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應用型地方高校新手教師校本培訓模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本文分析應用型地方高校新手教師的教學能力培訓問題,為提高應用型地方高校新手教師的教學技能培訓效率,提出了相應的校本培訓模式。
  關鍵詞 應用型 新手教師 校本培訓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1應用型地方高校新手教師教學技能培訓現狀
  我國應用型地方高校新手教師教學技能培訓形式極為豐富,以統一培訓與校本培訓兩種培訓方式比較引人注目。統一培訓方式指教育局制定培養計劃與方案,對于新進入職教師進行的入職培訓。主要針對教育心理學、教育規律等,以集中培訓的方式進行,大概持續兩周,這種培訓注重對于新進教師的教學基本理論的普及與強化。
  校本培訓則是指以學校為單位,面向教師的學習方式,內容以學校的需求和教學方針為中心,目的是提升教師的文化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這種方式由于其方式靈活、效果明顯而被廣泛采用。但是,目前很多應用型地方高校對于新入職專任教師的校本培訓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能力標準不明確。應用型地方高校在安排新手教師校本培訓時,并未指明應具備怎樣的教學能力才能算合格的教師、考核新手教師教學能力的指標是什么,而體現出來的相反是一定程度宏觀的能力標準,如教學策劃能力、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課堂口頭言語表達能力等。這樣,不但不利于參訓的新手教師設定發展目標,也削弱了其對校本培訓的學習積極性。
 ?。?)缺乏個性化指導。通過調研梳理出,我國影響領域較大的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是有關新手教師特定群體發起的集中培訓,當中提到的“大學教學技能”課程以教學理論解說為主,未曾結合新手教師進入常態課具體的實踐與思考。青年教師實施的是“一對一”的導師指導,但就目前執行的狀況來說,有些高校的青年教師導師制并沒有處理好“導什么”和“如何導”這兩個重點要素,這使得青年教師導師制流于形式,教研室活動以高校各院系教研室為單位,自主聯合新手教師參與教學能力培訓活動,應變性比較差,不能順利地反映新手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效果。
 ?。?)培訓模式可操作性低。盲目照搬國外較為成熟的校本培訓模式,而忽略我國高校實際環境,造成被培訓人員“被迫”參與培訓。國內多數高校從組織者的角度,按照某種校本培訓模式開展相符合的培訓,比較注重選擇培訓模式,特別是隨意采用國外較為完善的校本培訓模式,沒有考慮本校新手教師的自身需求和長久發展,從而忽視了培訓的真正目的。同時也降低了高校新手教師對校本培訓參訓積極主動性,一味聽從組織的安排而未有效從教師個人專業化發展的角度來看培訓。
 ?。?)缺少教師同伴間的交流。應用型地方高校通常重視經過新手教師校本培訓(特別是傳統式校本培訓行為)加強自身教學能力,往往忽視了新手教師要進行十分必要的同伴間的溝通。從教師專業的角度來解讀教學能力的提高是長期實踐積累的過程,雖然一些高校為新手教師搭建了面對面溝通交流平臺,然而因高校教師工作方式的獨特性難以安排大家一起討論。
  2應用型地方高校新手教師培訓模式研究
  按照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伯林納(D.C. Berl i ner ,1988)所提出的教師教學專長發展五階段理論,新手教師大概要用3-5年的時間才可以成為一名勝任型教師。所以怎樣有效地提高應用型地方高校新手教師的教學能力,減少其工作適應期,是迫切應該解決的突出問題。
 ?。?)模式的提出。針對當前校本培訓高校新手教師培訓當中的問題,比如標準不明確、國外培訓模式水土不服、重形式輕效果等問題,我們提出了“五位一體”行動研究模式。該模式是指“統一培訓+分學科學徒模式+網絡協同+督導考核+反思”的“五位一體”,以三年為期培養出合格的高校教師。
  在該模式中擴“統一培訓”是指安排新入職教師統一參加每年暑期進行的統一培訓,統一培訓的形式已經進行了多年在教育學、心理學等基礎理論的普及方面,尤其是對于非師范院校的畢業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新進教師只有通過了統一培訓的考試,獲得了高校教師資格證之后才可以上崗助課,參加后續的其他培訓環節。
  為新進教師開發網絡學習交流平臺,為每位新進教師分配一個帳號。以該平臺為基礎結束統一培訓后,新進教師將按照所屬二級學院、三級系進行分學科師徒互選,為每位新進教師都安排有經驗的老教師作為導師,指導新進教師的備課、助課等工作;同時定期安排新進教師在該網站內進行網絡學習與交流,在每學期末安排督導組對于新進教師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反饋給相關教師,然后相關教師進行反饋,網絡上提交反思報告然后開始下一輪的培訓過程。
 ?。?)標準的建立。網絡交流平臺搭建依據、導師指導依據、督導組評價緯度確定的依據都基于IBSTPI組織制定的教師能力標準的基礎上而制定,全校范圍內聘請教師專業發展專家、教育學專家和有經驗的教師,采用德爾菲方法對教師能力標準及其績效指標進行重要性等級的評價,并根據我校參訓的新手教師的特點解析,接著建立符合我校新手教師校本培訓目標體系。參考教師知識分類的研究成果,同時構建新手教師的知識分類及知識來源促進并判斷與教師教學能力相關聯的教師知識體系,經由對具體教師知識分類的概括,繼而獲得校本培訓內容體系。
 ?。?)模式的實施。在標準體系建立完成之后開始模式的平臺搭建與培訓的實施。目前,網絡學習平臺已經搭建完成族平臺由個人中心、網上評價等功能模塊構成,基于該平臺,在各學科有經驗的“師傅”指導下和督導組的監督下,對校內青年教師進行培訓。
  3結論
  “五位一體”高校新手教師校本培訓模式研究是我們在問卷調查、文獻查閱的基礎上提出的,在研究實施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得到了廣大青年教師的好評。在培訓之前,對于接受培訓的青年教師進行了前測,經過培訓后,對接受培訓的青年教師進行階段性考核,考核結果顯示,青年教師對教學設計等方面的理解都有很大的提高。
   基金項目:項目背景:黑龍江省省屬本科高??蒲谢?,“基于云平臺的開放式教育模式研究”,項目標號2018YDL-21.東北石油大學教改項目,“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信息技術類人才培養范式轉變的研究與探索”。
  作者簡介:朱曉敬(1984.8-),女,遼寧省葫蘆島市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育。
  參考文獻
  [1] 孫麗娜.提升高校新手教師教學能力的校本培訓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20) :117-119.
  [2] 朱曉敬.“五位一體”高校新手教師校本培訓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31-3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580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