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校本培訓淺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校本培訓是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是由學校發起、組織、規劃,自主確定培訓目標、內容和方式,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促進學校發展為目的的校內教師在職培訓。
一、校長是校本培訓的責任人和設計者
?。ㄒ唬┬iL要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掌握教師成長的規律,了解國家和社會對教師的要求,進而提出校本教師培訓的思路與設想。校本培訓不能是隨意的,必須依據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而開展,這樣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同時,校本培訓也不能是孤立的,它不僅是學校教師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整個國家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形式,因此,校本培訓必須與整個教師繼續教師培訓工作結合在一起。校長作為校本培訓的設計者,必須了解教師發展的理論和國家的中小學教師培訓要求與計劃,這樣才能使校本培訓成為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校長要正確把握學校發展及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以此作為制定校本教師培訓計劃的基礎。從教師發展的角度看,學校中的每個教師都需要培訓學習,但在校本培訓框架下,教師的培訓學習應該圍繞學校發展的整體目標而開展,不僅僅是教師個體的學習行為。因此,校本培訓的開展,必須在促進教師個體發展的基礎上,推動教師群體的發展,進而促進學校的發展。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必須開展系統的調查與研究,正確把握學校發展的遠景,在此基礎上制定校本教師培訓的系統計劃。這些都是校長義不容辭的職責。
二、教師在工作中學習是校本,以下是培訓的幾點顯著特征:
?。ㄒ唬┬1九嘤柕膬热莞鶕處煹脑谢A、工作現狀和實際需要而選擇,但就具體的學校和具體的教師而言,內容必須有具體的針對性。目前各學校之間的發展不平衡,教師之間的水平也不一致,所以,不同學校的校本培訓可以有不同的內容體系和重點。
?。ǘ┬1九嘤枒c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教師對自身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不斷剖析與探究,以及小組的研討、課堂教學觀摩等,都經歷著學習的過程,學習與工作是分不開的。校本培訓的內容、方式的選擇應緊密結合教師的工作實際、為解決具體問題而展開。
?。ㄈ┙處熢诠ぷ髦袑W習體現了校本培訓的靈活性。校本教師培訓,可以是集中的培訓學習,也可以是分散的培訓學習或者是個體的自我學習;培訓場所可以在教學課堂,也可以在課堂以外;可以有專門的培訓者、指導者,也可以是教師間的互相學習??傊處熢诠ぷ髦袑W習的靈活多樣性是校本培訓的顯著特征。
三、校本培訓要促進教師個人的主動學習
?。ㄒ唬┬1九嘤栆ぐl教師的學習動機,促進教師個人的主動學習。教師不僅需要學習,而且還必須想要學習。校本培訓要盡可能觸動教師“我要學”的學習動機,即使在實際的過程中存在“要我學”的情況,也必須通過培訓來改變這種思想。人們的學習行為有時緣于外在動因,但促使學習更有效的則是人的內在動機——獲得自尊、更多的認知、更好的生活質量、更強的自信和更大的成就感等。在校本培訓過程中,教師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活動很多,只要有了強烈的學習動機,這些自主學習活動就可能更容易進行和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校本培訓要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參與學習的理論強調學習者對自我學習的負責,這一點尤其適合校本培訓中教師的學習。教師是成人,成人喜歡“以問題為中心”進行學習、思考,以提高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校本培訓要切合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和教師專業實際,激發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促進教師個人的主動學習。
?。ㄈ┬1九嘤栔幸薪處焸€別化的培訓與學習計劃,以滿足每個教師培訓學習的需要。校本培訓在本質上就是學校中每個教師發展的學習計劃的統合,教師個人發展的根本動力來自于教師個人的內在努力,也就是主動的學習。因此,校本培訓的框架體系中必須包括適合教師個人的培訓、學習計劃,這樣,教師個人的主動學習才能產生實質性的意義和最大化的效果。
四、校本培訓要強調教師間的共同學習與研討
?。ㄒ唬┙處熼g的共同學習與研討是教師個人成長最直接的實踐資源之一。同事間的相互了解,有利于相互間的揚長避短和共同提高。全校教師在相同的教育環境下,面對同樣的受教育者,需要完成相同的教育任務,為實現相同的教育目標而工作,因此盡管教師個體間存在差異,但他們必然會遇到相似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群體中的共同學習與研討就具有了更大的意義和價值。這種學習與研討對于每個教師而言,不僅只是學到書本的或理論的知識,更在于學到其他教師的實踐經驗,這是個人自學無法實現的。任何經驗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圍,而同事間的相互了解,為實踐經驗的有效使用提供了基礎。
(二)共同學習與研討可以由教師個體提出問題出發,也可以由學校根據教育教學發展的總體需要而設定主題內容。校本培訓是有計劃、有系統的,其目標在于促進教師個體的發展、教師群體的發展和學校的整體發展。因此,作為校本培訓的重要形式,共同學習與研討的主題及其內容既要適合教師個體需要,也要適合學校整體需要。所以,教師的共同學習與研討,并不排除教師個體學習的需要,而是旨在將教師個體需要與學??傮w要求緊密結合在一起。共同學習與研討既要有原則性和規范性,也要有靈活性和可變性,包括主題內容的選擇、時間的確定等。
作者簡介
王清福(1973.5—),男,漢族,籍貫:河南潢川縣,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潢川縣黃寺崗鎮中學,研究方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及教師校本培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7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