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態下高校系列化精品教材的策劃出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互聯網+”的新業態下,大學出版社應該積極順應數字化立體教材發展的新趨勢,始終把出版精品教材放在首位。文章以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醫學分社的探索實踐為例,從市場分析、團隊建設、數字化建設及精準營銷4個方面,分析總結了大學出版社在精品教材出版過程中的一些經驗,為教材選題策劃出版提供借鑒。
關鍵詞 新業態;精品教材;出版;實踐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5-0165-02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醫學分社從2009年開始緊跟教學發展形勢,以精品教材建設為主線,深入調研高校教學需求,積極順應“互聯網+”的新業態下數字化立體教材發展的新趨勢,在教育部高等學校教指委及行業專家的精心指導下,陸續策劃了300余種中高職及近100種本科醫學精品教材,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1 注重市場調研,自上而下進行頂層設計
1.1 細致分析市場容量,調研院校需求
精品教材的出版,離不開前期細致的市場調研工作。我們組織策劃編輯利用每年參加全國書市、全國圖書博覽會、大學出版社訂貨會以及各種教學研討會等機會,對醫學教材出版情況做了詳細的調研。通過調研,我們發現設有醫學及相關專業的高職高專院校近300所,年招生量突破30萬人,在校生突破150萬人;設有醫學及相關專業的本科院校160余所,年招生量約10萬人,在校生約50萬人;醫學教材的出版主要集中在中央級大社、大學出版社以及地方科技出版社,近幾年共計出版了100多套、1 000多種教材。
在初步調研獲得市場容量的基礎數據后,策劃編輯兵分幾路,實地拜訪了廣東、河南、山東、湖南、江蘇、浙江、重慶等地的多所醫學院校,我們了解到目前醫學中高職教材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不符合醫學高等職業教育特色、教材內容落后于教學改革的要求、與專業教材配套的實訓類教材質量不高、教材內容與相關執業資格認證考試內容缺乏銜接等。同時,我們還發現醫學本科教材存在重醫學專業輕人文科學、重教師傳授輕學生參與、重技術能力輕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教學理論嚴重脫離臨床實際等問題。
1.2 聯系教指委和行業專家,精準教材定位
與教育部原高等學校醫學類相關教指委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部分委員保持密切聯系,定期拜訪這些專家,密切關注行業和教學改革的動態,有針對性地進行精準選題策劃。
根據我們的調研和長期跟蹤回訪,醫學高職教材應該定位為:1)緊扣新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科學、規范,具有鮮明的高職高專特色;2)緊扣精品課程建設目標,體現教學改革方向;3)突出針對性、適用性和實用性;以“必需、夠用”為原則,簡化基礎理論,側重臨床實踐與應用;4)緊密圍繞后續課程、執業資格標準和工作崗位需求。醫學本科教材定位為:1)以強化醫學生職業道德、醫學人文素養教育為核心,在保證基本課時的前提下,推進醫學人文課程、職業道德素質教育與臨床課程相結合;2)PBL與臨床案例進行結合,通過案例與提問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學生為中心,利于學生主動學習;3)教材內容應緊密聯系最新的教學大綱、醫師執業資格考試的要求,整合和優化課程體系和內容,貼近崗位的實際需要。
1.3 敏銳感知市場潛力,迅速推出系列化產品
在“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間,國家高度重視我國高等教育(包括本科和中高職層次)的發展,陸續出臺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等系列重要文件,在這種大趨勢的引導下,我國高等教育蓬勃發展,正是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關鍵契機,醫學分社乘勢組織并出版了全國高職高專醫藥院校護理、臨床醫學、藥學、醫學檢驗技術、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工學結合”“十二五”規劃教材等300余種中高職醫學教材。在穩固發展中高職醫學教材市場同時,積極向醫學本科專業延伸,陸續策劃了本科基礎醫學課程、基礎醫學實驗實訓、本科護理、本科檢驗等近100種本科醫學教材。以上教材有來自全國各地300余所高職和本科層次醫藥類相關院校的近3 000位老師參與編寫,除了參編院校充分用書外,很多未參編院校也廣泛選用,任課老師們覺得這些教材創新了編寫體例,引入“項目教學”,強調“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現代醫學理念,突出技能,引導就業,因而備受關注和好評。
2 打造競合型有戰斗力的策劃編輯團隊
新業態下大學出版社要建設高校精品教材不僅需要策劃編輯個人的選題策劃能力,更需要打造具有凝聚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競合型編輯團隊。
2.1 搭團隊,聚人心
醫學分社自建社之初就非常重視人才的引進及培養工作,通過多年努力,醫學分社建成了一支年輕有活力、高素質、專業化的卓越團隊,策劃編輯均為“985”“211”重點醫藥院校醫學及相關專業碩士及以上學歷,編輯所學專業覆蓋面廣,涵蓋了臨床醫學、護理學、中醫學、公共衛生、藥學等醫學專業,并延伸到了生命科學、化學等專業。專業面如此整齊的醫學編輯隊伍在全國從事醫學出版的出版社中也不多見。
不僅要有一支優秀的策劃編輯隊伍,同時要有集合人才的凝聚力,才能組成團結和諧的編輯團隊,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樹立共同的志向:只有分社和項目的成功,編輯個人才有了事業成功的基礎。2)建立利益共同體:將每個成員的利益與分社利益有機結合,充分調動編輯們的積極性,變“要我做”為“我要做”。3)工作中融入人文關懷:對團隊人員的工作亮點要及時地給予肯定,要關注每個成員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并及時給予幫助。
2.2 建機制,重考核
要使這種競爭兼合作型策劃編輯團隊保持活力并具有長期發展的動力,建立良好的運行機制及合理的考核激勵機制是核心。1)目標管理機制:醫學分社以項目為單位,建立了項目負責人負責制度,項目負責人通過分社內公開競聘產生,分社與其簽訂項目責任書,劃定項目完成時間、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考核目標,而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各項具體決策由項目團隊獨立完成。2)資源共享機制:打破過去資源隨人走,把資源看成個人資本的陋習,建立資源集體開發和共享機制,依靠團隊化合作,進行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充分利用,使資源效益最大化。3)分配考核機制:分配考核機制合理是調動團隊積極性的決定因素,不合理的考核分配機制是破壞團隊和諧的致命武器。醫學分社對項目團隊采取“整體考核”,即分社僅考核項目團隊所負責項目的完成程度,并據此給予項目團隊獎勵。而具體團隊成員的分配則由項目負責人向分社提出分配方案,先民主再集中,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2.3 明細則,強保障
要打造一支具有執行力、競爭力的策劃編輯團隊,還需要建立明確的管理細則及強有力的保障制度。1)明確的管理細則:醫學分社對選題立項、選題論證、項目運作方法、作者資源開發、召開教材研討會的具體操作等多項對內和對外聯系的工作均制定了明確的管理細則,將細則轉化為真正的執行力。2)強有力的保障制度:首先,要讓編輯們看到分社的發展空間,幫助他們明晰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并提供發展平臺,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其次,醫學分社從人、財、物等方面為團隊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讓編輯們無后顧之憂,最大限度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3 數字化教材建設初探
華中出版積極順應數字化教學發展的趨勢,在2016年就開發了教材配套數字資源支撐在線平臺。醫學分社充分利用這一平臺,綜合各種教學資源,包括在線答題、電子課件、操作視頻、微課等,對教學形成了有效的輔助與支撐,同時打破傳統紙質圖書的局限,實現了線上線下的互動閱讀體驗。醫學分社2018年數字化教材的普及率達到90%以上,秋季出版的教材基本全部配套數字資源。《人體發育學》就是其中的代表。《人體發育學》依托醫學分社湖北省數字項目,實現康復專業數字化教材的精品打造,2017年以來陸續在湖北、貴州、福建、遼寧、重慶等地拍攝專業視頻100多個,與湖北、湖南、陜西、遼寧等省的多所院校開展數字化合作,協助院系搭建資源庫。該教材配套應用了AR增強現實技術、視頻、文字、圖片、在線答題、在線測評等多種形式的數字資源,并為了保證教材的獨立唯一性,在書后增設學習碼。一方面杜絕盜版,另一方面通過對每本書實現獨立管理,達到教材銷售的可追溯以及管控數字化教材實施的步驟,出版不到半年就實現重印,得到了行業專家和院校老師的一直好評。
4 精準營銷
4.1 編發聯動,推動教材建設和全方位營銷
1)在教材策劃階段,策劃編輯提出策劃方案,發行人員提供市場容量信息和相關改進建議;2)在教材加工階段,關于教材的封面設計、裝幀方式、開本選擇,策劃編輯都提前和發行人員溝通,尊重發行人員的意見;3)在教材進入市場后,根據教材使用情況和反饋情況,策劃編輯進一步明確教材的定位、適用院校和推廣區域,并向發行人員提供準確的信息,拓展和推廣未參編院校選用。
4.2 采用多種靈活的形式,集中宣傳已有教材
1)與專業教指委密切合作。在選題策劃階段就得到教育部教指委專家的指導和支持。教材出版后,積極參加相關教指委全體委員會議,在會議上宣傳我社已經出版的相關系列化教材。我社在教指委專家指導下策劃出版的教材60余種作為階段性成果,被寫入了相關教指委“十一五”期間的五年工作總結,具有極佳的宣傳效果,也為后期教材組織和推廣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與核心院校合作,組織相關專業教育教學高峰論壇。在長期合作中我們與一批核心院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本著協作、互助、共贏的原則,在高峰論壇上我們集中展示已出版的相關系列化教材,并與多所核心院校簽署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在高峰論壇上評選出了一批優秀教材和先進院校,并對獲獎者頒發獎勵,極大地激發了參會作者的編寫熱情。
4.3 與教材推廣商深度合作,填補空白區域
加強與教材推廣商的合作與溝通,定期召開我社的A級教材經銷商高峰論壇,會前各專業分社策劃編輯會對各自的經典教材產品和最新精品教材的編寫理念和教材特色進行梳理并整理成PPT,在會上向各位經銷商代表宣傳講解,各地經銷商代表結合當地市場情況也在選題策劃和教材營銷等方面給予了很好的建議。教材經銷商高峰論壇是我社在上下游資源整合、通力合作方面做出地很好的嘗試,有利于雙方拓展資源、加深合作,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參考文獻
[1]王連弟.高校專業教材組織的團隊化運作[J].科技與出版,2011(10).
[2]汪浪濤.大學理工科特色教材選題策劃及精準營銷方法探索——基于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土木工程概論》教材的出版實踐[J].中國出版,2018(19).
[3]譚曉萍.大學出版社競合型編輯團隊的建設[J].科技與出版,2011(7).
[4]黃樂.“互聯網+”背景下教材編輯的角色轉換與素質要求[J].出版廣角,2016(4).
[5]馬艷茹.中小型出版社醫學教材策劃的新思路[J].科技與出版,201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5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