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R技術的廣播新業態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傳統媒體廣播業需要進行一次深入的改革,將傳統廣播技術更新,以現當代最新的數字化技術革新當代廣播行業的進展。該文從CDR廣播技術對廣播行業的業務形態改造方面進行相關的闡述,并著重從CDR技術對訪談類節目的業務影響來分析,從而能夠把握新廣播業態的特點以及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改造。
關鍵詞:CDR技術 廣播 業務形態 探索
中圖分類號:TN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b)-0014-02
在過去的20年里,我國影視業的數字化進程均處于穩步前進的過程中,相較于傳統影視行業,數字化的傳播有了重大的突破,但就廣播領域而言,前端傳輸的信號源和激勵器部分也實現了數字化,但覆蓋部分一直是模擬信號,究其原因可歸納為:立體聲廣播信號播出效果可以滿足受眾的需要;其次接收信號設備價格低廉,調頻信號相對覆蓋范圍小,頻譜資源可以滿足需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頻譜資源緊張問題凸顯,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對傳統媒體進行數字化的改造迫在眉睫。
在國家的支持下,中國廣電總局開始了對傳統廣播行業的改造之路。首先是針對傳統廣播行業數字技術的落后現狀,由廣電總局主導,其他各部門配合支持,而成立的數字聲音廣播技術小組。該小組成立的目的是研發適應中國國情的數字廣播技術,并為中國未來的廣播行業的數字化進程制定規范。近年來,數字廣播技術不斷推進和突破,數字廣播項目小組將在一些城市和地區進行實驗網的推行工作,高質量數字廣播節目即將登上舞臺。
1 CDR技術的特點和優勢
1.1 技術升級具有良好的對接性
基于我國中高頻段的廣播頻譜,CDR技術能夠在對現有頻率不產生影響的情況下插入數字信號。CDR技術借鑒了國外數字信號技術的成功經驗,使得其適應我國廣播頻段的特性上具有更加靈活多變的頻譜結構。CDR技術在正常工作運行中對節目的播送不會產生任何不良的影響,在模擬信號的保護間隔下,完成節目的數字化[1]。
1.2 高品質的音效
CDR的信源編碼與國家音頻編碼標準實現無縫對接,并且由于該標準同時兼容立體聲和環繞聲多聲道編解碼,保證了音頻信號的最優化、編碼的高速化和高效化。由于國家音頻編碼標準擁有高精度的采樣能力,在適宜情況下能夠提供遠超人耳分辨的高超音頻質量。不同的碼率分配出不同的音效層級,能夠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使得未來的廣播業務有著巨大的成長空間。
1.3 頻譜的配置有很大的靈活性
早些年的CDR信道傳輸標準的頒布,使得CDR信號的特性被明確地標示出來,其中CDR技術的靈活性無疑是最大的亮點。該標準定義了子帶的標準帶寬以及多子帶捆綁工作模式。并且在該標準中還規定了3種系統傳輸模式,為將來廣播數字化中節目內容的豐富化做了鋪墊。
1.4 覆蓋范圍廣、接收能力強
CDR技術對信號傳播的環境條件沒有太大的限制,這就使得CDR信號的傳播十分容易,并且在發射功率上,只需要達到傳統廣播信號發射功率的2%就可以達到相同的信號覆蓋效果。例如,在單頻網組網時,最大的發射塔間距可達到將近90km的距離,而且還具有極高的移動接收速度。
1.5 節目輔助信息豐富
CDR信號本身具有并攜帶大量豐富的信息內容,包括基礎頻道信息極易業務信息。整個信號內容中包括頻道基本信息以及節目的相關信息內容,除此之外,還附帶有海量的全媒體信息,例如主持人的照片和視頻,能夠讓廣播用戶全方位地接收信息,提高用戶體驗。
2 數字媒體影響下廣電業務形態的新特點
2.1 信息的展現形式高度綜合化
CDR技術給傳統廣播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廣播行業在進行數字化的改造之后,能夠在發送信息內容的豐富度上大大提高。不同以往的廣播只能夠發送音頻,運用了CDR技術的廣播節目可以帶給用戶音頻、圖像、視頻等全方位的信息體驗。數字化的推廣也使得媒體對于廣播的推廣變得更加完善起來,能夠針對用戶的需求制定更加個性化的傳播方式。
2.2 傳播渠道多樣化
當今媒體的發展趨勢是向全媒體的方向發展,即一個傳播媒體不再是單一的媒體傳播方式上發展,而是轉向更加全面化的媒體傳播方式發展。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里,傳播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媒體的發展前途,豐富傳播渠道是每一個新聞傳播媒體提高競爭力、取得更大用戶市場的關鍵策略之一[2]。
2.3 傳播角色地位的發生改變
在如今的信息社會中,傳統的信息傳播上下層級之間的界限已經變得十分模糊。CDR技術對于信息傳播行業的改變體現在信息傳播角色的位置改變之中,以往作為信息傳播者和信息接收者的媒體機構和受眾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作為信息受眾的消費者也可以進行信息的傳遞,使得媒體與大眾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
2.4 接收終端的智能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高,信息接收的終端也逐漸變得越來越智能化。傳統的信息終端只能接收單一形式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形式需要使用不同的終端進行接收。而如今的網絡技術和操作系統的升級換代,使得終端趨向與多功能化和智能化,能夠在不同的信息接收方式之間自由的轉化。 2.5 業務管理運營升級
信息化帶來的媒體新趨勢使得各個媒體機構需要改變以往傳統的媒體內部管理方式,目前在中央級媒體機構的號召和整合下,各個媒體行業之間的管理壁壘逐漸被打破,媒體行業之間的管理渠道正處于統一規劃中。
3 設計新型廣播媒體流程的有效策略
著眼于當下,以下將對廣播媒體的流程進行比較,分別介紹傳統類廣播流程的運作特點以及傳統流程與新型廣播類流程的比較和分析。
3.1 傳統廣播類流程
當下,多數的訪談類廣播節目中,信息的傳遞方式都以音頻信息為主。在這種信息單向傳遞和流動的情況下,節目缺乏與聽眾的互動,節目制作組也不能及時根據聽眾的反饋及時調整節目的制作形式,導致信息在這種單向流動的情況下無法被傳遞得更遠。即使最近幾年之內,廣播節目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平臺加強了與聽眾之間的聯系,但是受限于安全因素的影響,廣播平臺上仍然不能夠實時播放聽眾的聲音和意見,只能夠由主持人在經過節目組的篩選之后進行代讀,無法直接體現出聽眾的個性,使得節目與聽眾之間的關系仍然顯得生疏。
3.2 基于VDR技術的新型廣播類流程
對于傳統的廣播流程中出現的問題,經過VDR技術的改造之后,大幅度地改變原有的不足。首先,在原有的廣播系統之上添加了更多的數據系統應用器,這些應用器使得節目信息更加豐富,同時也能夠實時收集用戶的反饋并為媒體后臺服務器提供參考決策[3]。除此之外,還能夠將用戶實時的點評信息與語音盒視頻等信息進行打包整理,并在廣播平臺上進行滾動播放。其次,在原有的廣播平臺中還需要增加新的職位,例如數據導播員,負責管控實時數據輔助等。經過這些方面的整合與調整,可以將用戶的范圍不斷擴大,海外用戶的評論與意見都可以通過文字、語音等方式發送至平臺中,從而充分體現數字化媒體平臺的國際化特點。
4 結語
隨著社會網絡化、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傳統廣播行業需要加快自身的數字化腳步,適應時代的需求,充分利用VDR技術帶給廣播行業的機遇與改變,深化行業的改革并穩步促進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齊勇.基于CDR技術的廣播新業態探索[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5,42(5):100-104.
[2] 葛東.基于CDR技術的廣播新業態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6(10):50-51.
[3] 李一峰.數字廣播技術CDR的應用現狀與發展[J].西部廣播電視,2017(8):181.①作者簡介:田社新(1975—),女,漢族,河南鄭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無線覆蓋。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5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