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培養及優化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作為首批獲準實施“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的院校,上海電機學院培養能勝任電氣工程及風電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新技術應用的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首先總結近年來的培養經驗和取得的成績,然后針對研究生課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出優化課程設置與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案,最后分析研究生在校外企業實踐中存在的不足,并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課程設置;企業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3;TM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5-009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5.044
Research on Training and Optimizing Strategie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WEN Chuan-bo
?。⊿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As the first batch of institutions approved to implement the “Training Program for Personnel with Special Needs to Serve the Country”,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trains graduate students who are qualified for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wind power. Firstly, it summarizes the training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 in recent years. Then,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graduate course learning, it puts forward the scheme of optimizing curriculum setting and improving classroom teaching.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practice of off-campus enterprises, and gives th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Key words】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Curriculum provision; Companies practice
0 引言
我國的碩士研究生劃分為學術性碩士和專業性碩士,在專業碩士中,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覆蓋領域最廣、培養規模最大,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且規模日益增大,積極發展符合我國特點的專業學位,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以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特需專業研究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而設立[1]。作為無公害的清潔能源,我國風電產業發展迅速,企業除了需要掌握風電核心技術的高端人才,也需要大批量能夠從事風機整機制造、設備安裝、現場調試及維護的高級現場工程師[2]。中國工程院“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的研究報告指出風電產業中每萬千瓦需要相關從業人員約37人。產業發展規劃表明2020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億千瓦,風電從業人員達74萬人;從上???,到2020年,上海風電裝機容量將達190萬千瓦,風電從業人員將超過7000人。同時隨著西門子風電等產業巨頭落戶上海臨港產業園區,可以預見,未來上海風電產業高端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將大大增加。
上海電機學院面向先進制造業及現代服務業,致力于建設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體系,長期以來大力發展風電的研究和人才培養。2011年8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召開第28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開展“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根據我國現階段有關行業、領域特殊需求,安排少數在本科辦學方面水平較高、特色較為鮮明的學士學位授予高校,招收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上海電機學院獲批招收電氣工程專業學位(風力發電方向)碩士研究生。在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課程學習和校外企業實踐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研究生起著關鍵作用[3]。在7年多的培養研究生過程中積累了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認識到在一些方面的不足,存在一些問題,因此,需要在培養的基礎上繼續探索,找出一條適合特需型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新途徑,本文將總結經驗和不足,并給出相應的優化培養方法。
1 現階段培養成果
作為首批獲準實施“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的院校,上海電機學院自2012年開始招收電氣工程專業學位(風力發電方向)碩士研究生,截止目前已培養5屆共300余名畢業生。在培養過程中,充分發揮學校背靠行業的天然優勢,與相關企業開展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與上海電氣風電集團有限公司共建上海市風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生針對風力發電并網及電能質量控制、風電機組狀態檢測及故障診斷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上海電機學院與瑞典哈姆斯坦德大學、德國凱撒斯勞滕應用技術大學等國外高校開展合作,每年派30名左右的研究生到國外訪學交流,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學校在注重基礎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更加重視應用水平的提高,這與培養工程類專業研究生的初衷一致。另外,學校在多個企業建立實踐基地,在為期1年的實踐中校內導師與企業導師一道負責學生的科學研究。 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學校每年資助一定數量的研究生科創項目,鼓勵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開展研究,利用學校和企業的實驗室資源,讓研究生有較多的機會使用相關實驗設備,完成科創項目,這極大地促進了研究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上海電機學院為電氣工程行業及相關工程部門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通過2.5年的學習,畢業生掌握電氣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知識和系統的電氣工程及風電技術專門知識,能勝任電氣工程及風電新技術的研究開發、新成果轉化、新技術應用等工作,具有承擔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夠獨立運用本領域的先進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問題。近年來,面向企業需求開展研究,取得多項創新的研究成果,在取得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獲得“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銅獎、兆易創新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三等獎等一系列獎項,發表SCI/EI檢索論文2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50余項。
2 課程設置及課堂教學優化
上海電機學院電氣工程研究生培養已走過了7年多的時間,招生規模逐漸擴大,在取得一定經驗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隨著新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企業也對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首先優化課程設置,目前我校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課程由學位課(包括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非學位課和企業實踐環節組成。在以前的培養過程中,專業基礎課為必修課,每位研究生都必須學習相同的專業基礎課。然而,正如前面所述,研究生期間每位同學的研究方向并不相同,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研究方向的增多,這一現象更加突出。我們對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課程進行了優化設計,課程類型更加豐富靈活,根據不同的研究方向及行業需求,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了智能機器人技術等三門專業基礎課,和原來的課程一道供學生選擇,學生在與導師溝通后,根據自己將來的研究方向靈活選擇合適的課程。在完成學位課的學習之后,研究生在第二學期開展非學位課的學習,與以前的培養方式相比,大大增加了非學位課課程分布的廣度,例如增加了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機器學習等課程,以及電機節能技術與節能型電機等特色課程、在開拓學生視野的同時也保留培養特色。
在增加學生選課自由度的基礎上,對課堂教學同樣進行優化。電氣工程專業碩士是以培養有關工況企業和工程部門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為目標,與學術型碩士有明顯的區別,然而目前部分教學內容存在偏理論現象,與工程實踐有一定距離。另外,存在教學方式單一,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過程,缺乏主動思考的機會和動力等問題。對此,加強專業課課程教學團隊建設,在原有任課教師的基礎上引入更多具有主持企業課題經驗的教師加入教學團隊,學校提供經費開展課程建設和教學方法改革的研究。鼓勵任課教師結合本身課題研究與書本知識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選擇合適的企業課題供學生研究,提高課程趣味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改善教學質量。在學習基礎理論的同時,積極探索電氣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校與企業聯動,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學校設置套專項經費為企業專家進課堂搭建了有效的實施平臺。近年來,《風電設備故障診斷》、《風力發電機組控制與并網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等課程邀請企業專家進課堂,從企業聘請專家講授與企業課題相關的案例,有時根據實際情況,直接在企業現場開展教學,與企業直接對接。
3 完善校外企業實習
企業實踐是全日制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校外企業實踐,研究生可以零距離了解行業動態與發展,在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同時,還可以根據自身的知識、興趣及企業實際更好的規劃自己的未來[4]。上海電機學院自2012年以來不斷探索電氣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校外企業實踐方式,目前已在上海電氣風電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振華重工等企業建立了實習基地,通過多年的努力,學生在企業實踐環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學生參與度不高、校內導師對實踐缺乏指導、企業導師較忙等突出問題。提高學生參與熱情是做好實踐環節的前提,我們在做好實習前期準備工作的同時,從制度上加強管理和監督,加強后續實踐過程的跟蹤,掌握學生實習的狀況,對實踐環節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例如成立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實習檢查工作小組,定期了解學生的實習現狀和遇到的困難,與企業溝通協調。
校內導師缺乏對研究生實習的指導是另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造成這一現象的以下幾個原因:仍然重視學術研究,未充分認識專業實踐環節的重要性;部分企業距離學校較遠,學生居住在企業附近,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學校和校內導師,減少了交流的機會;校內導師日常教學科任務繁重,無法抽出實踐到企業具體指導學生的實踐。企業導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由于在企業的工作很忙,再加上對學生指導的動力不足,指導學生的時間也較少。為了改善這一問題,鼓勵校內導師與相關企業合作,根據具體需求共同開發企業項目,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參與課題研究。事實上,科研合作作為載體,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有更多的機會交流,進而促進校內、校外導師對學生專業實踐的有效協同指導,提高學生的企業實踐質量則水到渠成。同時提高對校外導師的激勵力度,除了完成企業的橫向課題之外,企業導師共享所指導學生取得的研究成果,例如所發表論文和申請專利的署名,另外,邀請企業導師參加學生的中期檢查和畢業答辯,跟蹤學生的科研進程。學校定期深入專業實踐單位,注重聽取學生的反饋,在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的共同努力下保證每一個研究生在專業實踐環節培養中得到有效指導、幫助和管理,學院與企業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未來雙方也將共同探索精準化聯合培養的新道路,在科技研發、人才培養、團隊建設等多方面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4 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上海電機學院電氣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情況,總結了培養過程中取得的成果和目前遇到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重點分析了研究生課程學習以及企業實習中有效性不足的原因,根據實際情況逐一給出優化策略,為后續的研究生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天羽.電氣工程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體系研究—以上海電機學院電氣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6:196-197,2016.
[2]李傳常,陳薦,鄢曉忠,何建軍,石陽春,周鵬展,廖力達.基于風電人才供側改革的校外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風能,2:58-59,2017.
[3]李振華,田斌,邱立,李振興.電氣工程學科研究生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J].學科探索,34:42-43,62,2017.
[4]閔富紅,呂晏旻,田恩剛.校企協同培養電氣工程研究生人才的創新與實踐,實驗技術與管理[J].35(8):16-18,26,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9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