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軟環境與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楊建春 朱紅英
[摘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軟環境對塑造兒童完美的人格和優秀的品德行為,提高其綜合素質起著積極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家庭教育軟環境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中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健康情緒生活的營造的影響,提出要從創設良好的思想道德環境、學習環境、和諧的心理環境等家庭教育軟環境,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家庭教育 軟環境 健康發展
家庭教育環境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指的是家庭中能夠對兒童的身心發展產生實際影響的全部條件,按其控制和作用的特點,可劃分為硬環境和軟環境兩大類。硬環境是指家庭中對兒童的身心發展產生實際影響的客觀條件,如家庭居室條件、物質條件、周邊環境等;與硬環境相對應的軟環境是指家庭中客觀存在的,主要由家長控制和把握的,經常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兒童的身心發展產生實際影響的各項條件,如家庭氣氛、親子關系、生活習慣等。良好的家庭教育軟環境對塑造兒童完美的人格和優秀的品德行為,提高其綜合素質起著積極的作用,應該引起我們的廣泛關注和探索。
一、家庭教育軟環境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影響
1.家庭教育軟環境影響兒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兒童的教育首先從家庭教育開始的,其健全的人格也是在良好的教育和引導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這一過程中由父母控制的家庭教育軟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對子女不僅有生育、撫養的義務,而且有教育成才的責任?,F代心理學研究證明,兒童從出生到三歲左右是認知和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而這個時期的培養、教育任務主要是通過家庭來完成的。如果兒童在這個時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軟環境的熏陶,對以后的成才將會發生重大影響,甚至影響整個一生。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幼稚期(初生到七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什么習慣、語言、技能、思想、態度、情緒都要在這個時期打下一個基礎,倘若基礎打得不穩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兒童的思想正處在發展階段,遠沒定型,有很大可塑性,極富模仿性。他們在生活上、心理上對家庭有很大依賴性,天天都在受家庭影響,處處受家庭感染,長輩的思想,信念,處世為人,興趣愛好,生活習慣,工作,情緒,言談以至一舉一動,對兒童都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這些將最終影響兒童良好個性、健全人格的形成。
2.家庭教育軟環境影響兒童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
人際關系和諧是身心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對身心健康的一種強有力的促進。家庭成員之間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兒童安心學習、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結構中核心家庭增多,使得兒童缺乏在多維人際關系中成長的機會,這不利于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兒童出現的各種不良行為習慣、心理問題以至于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很多都和家庭中不良的親子關系、不和諧的同伴關系密切相關,所以,幫助兒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父母是家庭中人際關系的核心,是家庭中各種人際關系的主要協調者,父母的人格特點、心理健康狀況、教育方法和手段,無不對兒童的各種人際關系產生深刻影響,加強家庭教育軟環境建設是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前提。
3.家庭教育軟環境影響兒童健康情緒生活的營造
健康是每一個人都渴求的,但并非人人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局限于沒有疾病就是健康,因而許多父母就只關心孩子是否吃飽穿暖,體格是否健壯,忽視了其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學認為,人的任何心理活動都伴有相應的情緒體驗,情緒是否健康,能比較明顯地反映出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聯合國衛生組織就提出過一個響亮的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軟環境的許多要素都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兒童的情緒,使兒童產生積極或消極的情緒反應,也就是說,在父母營造的心理氛圍和環境中,兒童既可能形成滿意、愉快、樂觀、開朗的良好情緒狀態,也可能產生壓抑、憂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反應。所以,父母應該關注與兒童的情緒生活息息相關的家庭教育軟環境,幫助兒童營造健康的情緒生活,讓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成為兒童社會生活的主導情緒。
二、創設家庭教育軟環境,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家庭是以婚姻、血緣關系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社會基本單位,是影響兒童發展的最初的也是重要的因素。在家庭教育環境中,父母的言傳身教、家庭的生活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等軟環境都會對兒童的思想道德、性格、行為舉止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有責任感的父母有必要認真研究家庭教育軟環境與兒童身心健康的知識,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軟環境以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1.創設良好的思想道德環境
兒童期不僅是人生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形成良好行為習慣、道德品質,樹立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確人生觀、世界觀的關鍵時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家庭教育中應創設良好的思想道德環境,培養兒童的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兒童是非觀念和善惡標準的形成,主要受父母是非觀念和善惡標準的“同化”。兒童在家庭生活中學習父母的是非觀念和善惡標準,父母也以自己價值觀、是非觀、道德觀去規范兒童的道德行為,從而形成兒童的價值觀,是非觀和道德觀。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社會、國家和每個家庭都有著共同的愿望,就是要把兒童培養成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這不僅是黨和國家對青少年一代的期望,也是對每個家庭的要求。為此,在家庭教育中要創設良好的思想道德環境,培養兒童的社會主義道德品質,使兒童從小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可以根據兒童年齡特點,經常介紹我國的名勝古跡、名川大山、豐富的地理資源、特產等,激發對祖國的熱愛;還可以從各個方面逐步使兒童懂得我國有悠久歷史文化,對世界的進步做出過卓越貢獻;帶領兒童到大自然中和有教育意義的場所,如美麗的田野山川和公園、動物園、博物館、科學宮、展覽館等,激發孩子的民族自尊心和熱愛勞動、富于愛心、保護環境、服務社會的思想感情。
2.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家庭中,父母要努力為兒童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勵孩子努力學習,掌握知識,激發兒童的求知欲望,促進兒童智力發展,使兒童形成快樂、好奇、專注、自信,積極而有創造的精神。
首先,家庭中應有存書豐富的書柜,父母要盡量為兒童選購各種書籍、訂閱各種報刊。一家人形成經常閱讀的風氣,堅持與兒童一起閱讀、欣賞和討論學習方面的問題,讓兒童好奇地聽家人談話,看大人做事,形成愛思考的習慣。
其次,給兒童設立一個智力活動的小天地。環境的美觀,能促使兒童文化情趣濃厚??煽紤]給予兒童“一桌三柜”和一個小園地,有條件的家庭可設置兒童專用的書房。保證兒童需用的文具齊全,并且學和玩基本上都在自己固定的桌子上進行。三柜:一是書柜(或書架),兒童的書都要整整齊齊地擺放,便于取用和存放。要讓兒童感到這是他的寶庫,不能弄得亂糟糟的,愛書的習慣就從這里培養起來。二是玩具柜,新、舊玩具都不準亂丟,一律整齊地擺入柜內,玩厭了的舊玩具,過段時間再玩,又會感到親切、新鮮。三是工具柜(工具箱),如適合兒童用的小剪刀、硬紙片、漿糊、電池等等,讓孩子使用時感到方便。設立一個小園地:就是在墻上掛一塊小黑板或設一個表揚欄,供兒童畫畫,認圖形,認字,學詞句,表揚欄可記載兒童的進步,也可掛日歷、或貼上偉人、英雄人物、科學家、學者的畫像。兒童有了自己活動小天地,他的精神生活、智力內容豐富,又有地盤,使兒童經常處于最佳精神狀態,玩得有意義,學得有興趣,這有利于兒童的文化熏陶和修養。
第三,建立良好的、有規律的生活秩序。有規律的生活,能成為一種穩定的行為方式,形成好的性格特征。如堅持早起習慣,家中最好有一人與兒童堅持鍛煉,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跑跑步,做做操。這不僅有利健康,更能培養勇敢意志、堅強性格和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動靜有序的生活習慣,與兒童一道分配動靜時間,教會孩子自己看鐘掌握學習、吃飯、看電視、睡覺時間,讓孩子動則活躍,靜則專注,能耐心、認真回答孩子的各種提問等等。
3.創設和諧的心理環境
家庭心理環境主要是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庭活動氛圍和生活方式所構成的心理系統。在家庭教育中,最顯著的相互作用發生在親子之間,溫馨的家庭氛圍有利于形成最佳的親子關系,并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創設和諧的心理環境,構建溫馨的家庭氛圍,從父母做起。
第一,建立恰當的父母角色。如形成和諧的夫妻關系,避免夫妻沖突;在兒童不同的發展階段上,注意角色內容的變化;父母之間確立互補、均衡、目標一致的角色關系.以確保對子女教育的一致性。
第二,注意親子溝通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如養成耐心傾聽兒童說活的習慣;堅持民主、平等地討論問題,不武斷,也不無原則地遷就兒童;真實、溫和、明確地說出對兒童的感受,但不貶損兒童;保持一點童心童趣。
第三,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圍和合理的家庭生活方式。這主要是指家庭成員性格開朗,有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家庭成員之間關系融洽,彼此心理相容、團結互助;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兒童具有安全感,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四,對兒童有合理的期望。父母的期望有強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激勵著兒童不斷向前發展。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對受教育者有重大影響。因此,父母對兒童的美好期望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家長的期望越高,對孩子的激勵越大,就越能強化他們接受教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有利于兒童意志品質的鍛煉,形成遠大的抱負。但是過高的期望不但起不到激勵作用,反而使兒童望而生畏,造成沉重的精神負擔,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成長。因而,這種期望必須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適合兒童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同時考慮社會的需要及目標實現的可能性,由低到高逐步升級以實現預期的目標。
家庭教育是一個值得永久研究的課題,家庭教育軟環境將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改善。父母應掌握科學的教育態度和方式,創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融洽氣氛,為兒童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軟環境,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戈登•德萊頓等著.顧瑞榮譯.學習的革命[M].上海三聯書店,1997.
[2]北京市東城區婦女聯合會編.創設家庭尊重環境[M].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3]詹萬生.當代家庭教育新理念[M].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
[4]盧勤.告訴孩子,你真棒![M].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011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