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意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奠基石。教育是每個人健康成長的關鍵和基石,它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程。而家庭,作為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也是永久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承擔著孩子的“搖籃教育”。也是孩子的終生老師,關系著孩子的終生教育。而小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到孩子全面成長。了解這個階段的家庭教育的意義有助于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重視家庭教育、重視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
  一般來說,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家長自覺地有意識地按照一定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通過家庭生活和言傳身教。對子女實施教育。它對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對于家庭的興衰、社會的安定、民族的振興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品德培養的意義
  家庭是品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家庭品德教育是小學生、也是一個人形成品德規范的重要途徑。父母的道德品質直接影響著孩子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小學階段的孩子由于身心發展的特點,由于經驗的局限性。還不能自覺形成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進而實現道德行為,所以此階段尤其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精心培養,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素養。
  我們都知道學校教育孩子以知識為主,品德教育的責任更多地落在家庭教育上。品德教育必須在點點滴滴中培養。家庭教育提供了品德教育必要的時間和空間,對孩子在品德上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家庭與學校由于在結構、功能上的不同,在實施教育上是有根本區別的。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家庭而言,要著重抓好孩子文明禮儀和健康思想觀念的教育,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礎。
  二、家庭教育對小學生習慣養成的意義
  習慣是在一定情境下完成某種動作的傾向。習慣具有社會意義,有好壞之分,常常是在無意中養成,也可以通過有意養成。養成教育是指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渠道、全方位地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良好的習慣.對人的成長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針對養成習慣教育,國內外許多心理學家都提出過少年兒童個體發展中的所謂“最佳期”理論,認為在這一時期少年兒童個體處在一種最積極的準備和接受狀態.正是人的潛能開發和社會性行為發展的最好階段。少年兒童自我意識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強。小學階段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所謂關鍵期是指人生學習的最佳時期。如果在關鍵期對孩子實行某種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錯過,則有可能效果很差,甚至終身難以彌補。國內近半個世紀的研究表明:3―12歲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習慣的最關鍵時期。這一階段正好包括了小學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大量的行為都會在這一階段固化為習慣,因此,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是最容易見效的。
  根據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兒童是從榜樣中學習的。而家庭父母的榜樣模范作用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規范。這種影響可能是無意識的,也可以是有意識的。所以在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小學階段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之后,作為家庭教育的主力――父母,應積極地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首先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對孩子起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習慣是兒童成才的基礎.有好的習慣才有成功的可能。良好的習慣應從點點滴滴做起。如何整理書包、如何有禮貌、如何自覺吃飯等,都是家庭教育中需要重視的。
  三、家庭教育對小學生人格養成的意義
  有研究發現父母給予子女的情感溫暖越多,兒童易于形成外向性、情緒更加穩定的人格特征。這證明好的家庭教育能使兒童形成積極的人格特征。父母采用拒絕等消極的教育方式與兒童形成焦慮、抑郁、沖動等不健康的心理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因而倡導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多給予溫情與慈愛,充分地接受孩子,對孩子表達關懷和愛,給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對孩子的需要做出積極的反應,多溝通引導,就有利于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特征。
  同時.家庭教育對少年兒童自尊發展也具有顯著的影響。父母對少年兒童采取“溫暖與理解”的方式會促進孩子自尊的發展,提高孩子自尊的水平。相反,父母對少年兒童采取“嚴厲與懲罰”、“過分干涉”、“拒絕與否認”、“過度保護”等家庭教育方式都會不同程度地阻礙兒童自尊的發展。降低兒童自尊水平。此外,父母教育方式對兒童自我效能感和良好的情緒培養起著一定的作用。
  總之.家庭教育對于未成年人個體健康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各個方面都處于發展關鍵期的小學階段,家庭教育不但不能弱化,相反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促進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品德、人格等的形成。孩子的教育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也不是一個人能夠承擔的責任。那么,孩子的成長,就根本不是只靠教學制度的約束、老師的管理和學生的自覺,作為家庭的環境和家長的教育,也同樣是不可忽略的要素。應該說,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和成長氛圍,是國家、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義不容辭的責任。家庭文化是傳統文化的堡壘,也是文化沖突的避風港,是未成年人個體健康成長的必要保障。家庭教育,意義深遠!
  (作者單位江蘇南京市沿江工業開發區教師進修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0125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