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生德育養成的意義及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小學階段的德育是一種影響著學生品格養成的終身教育。面對校園中形形色色的德育后進生,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學生德育養成的意義及養成策略的重要性。教師的德育形象、道德文化、轉化德育后進生、家校教育相結合和社會實踐等,都與小學生的德育養成教育密不可分。
【關鍵詞】德育養成;教師形象;道德文化;德育后進生;家校教育;社會實踐
我校地處偏遠的農村,學生的來源分布較廣。學生的思想品質、行為習慣欠佳,再加上學校留守兒童的人數較多,給我校的德育工作帶來較大的壓力。根據多年的德育工作實踐,筆者淺談小學生德育養成的意義及策略。
一、小學生德育養成的意義
“德育”,廣義地說,它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狹義地說,主要指道德品質教育。新課標明確要求使小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方面面都得到發展,才能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養成教育”指教育者達到不需要外力和內部意志的控制,就能自覺地表現出來的行為習慣。它的特點在于教育時間持久、訓練要求嚴格、情感體驗深刻、道德品質“內化”。同時“德育”和“養成教育”在客觀上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在小學階段,如果學生的德育培育得不好,就會影響其今后一生的行為習慣,所以,筆者十分重視這個黃金時期的道德教育,因為德育教育也是一項終身教育。
二、小學生德育養成的優化策略
1.教師的良好德育形象促進學生的德育養成
小學階段,學生受到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發展的限制,形象思維還處于支配地位。因此,教師的示范性十分重要。我校要求每一位教師必須承擔德育教師的責任,樹立良好德育的形象,做好學生的楷模,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外界的模仿能力很強,老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并會進行模仿。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言傳身教,為學生提供一個個可模仿的德育榜樣。也能促進學生的德育養成。
2.傳統道德文化滲透學生的德育養成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化精華,其中的道德文化更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教師教育學生的重要材料之一。中國歷史上古有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救人;今有雷鋒為人民服務、少年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現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些都是我們對學生及時進行德育教育的好題材。因此,我校大力宣揚傳統道德文化教育,并且常常舉行“頌國學”比賽,還評比出一大批“德育先進少年”。每天中午學生利用一些時間齊誦《弟子規》或《三字經》,同時還舉行手抄《弟子規》或《三字經》的書法比賽及歌詠比賽等,并把優秀的手抄報張貼在學校的板報欄和評出一批“道德經典歌詠大王”。小學生長期在傳統道德文化教育的渲染下,其德育的養成也得到了提升,達到內化的作用。
3.因材施教,靈活轉化德育后進生
對于后進生,筆者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惫P者對他們既嚴格要求,又寬宏大量;既批評指正,又適當表揚。多年來,先后成功轉化的后進生達60多人。例如,小晶同學,開學伊始,就打架斗毆、一言不合就頂撞老師等違紀行為,她樣樣都有份。筆者及時加強了對她的關注,發現她是個孤兒,平時很少有人關心她。于是筆者經常開導她、關心她,發現她思想反應快,在課堂上及時地表揚她,時常把課堂上開口發言的機會留給她,讓她體會成功的喜悅;并培養她上臺表演“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舞臺劇。經過筆者的努力,她不斷地轉變,思想更成熟了,待人也有禮貌了,學習更主動自覺了,小學畢業后還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她的進步令師生矚目,也令筆者倍感欣慰。又如小銘,他學習目的不明確,紀律較散漫,違反紀律后還責怪學校制度太嚴格,還被學校記了“大過”。筆者對他不歧視、不放棄,經常利用課余時間找他談心,并因勢利導,幫助他樹立學習的信心,對他加強理想前途的教育,最后小銘不負眾望,被同學們推薦為新會區優秀學生,而且以優異的成績推薦就讀新會葵城中學。
4.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睘檫M一步加強家校合作,共同監管教育子女,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良好行為習慣,我校以 “美德少年”評選活動為載體,引導更多的學生學習美德、弘揚美德,爭做有理想、品德高尚的一代新人。美德少年評選的形式主要是通過學校與家庭的合力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美德少年評選目的:通過美德少年評選活動,大力宣傳美德少年事跡,為學生樹立身邊的好榜樣,引導學生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培養良好道德行為習慣,進一步規范學生日常行為。
?。?)做法:我校特別設計了《美德少年評選》的表格,每位學生一本美德少年評價本,細化了學生平時在校及在家表現。學生每天一一對照自己行為進行自評,再分別由老師、家長進行評價,綜合評價分數作為學生當天的德育分數,每周班主任利用班會課進行小結,表揚先進,指出不足,并定好下一周的目標。
?。?)激勵機制:每學段學校專門召開家長會,邀請被評為學校美德少年的學生與家長分別介紹他們的育兒經驗與感想。讓他們成為全體家長和學生學習的典范。
通過活動,讓學生可以及時發現自己的優缺點,揚長避短,又給他們提供許多身邊學習的榜樣。同時促進家庭與學校形成教育合力,讓學生德育素質的養成進一步升華,使我校德育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積極開展社會德育實踐活動,力促學生的品德養成
僅依靠書本上的知識,我們只能讓學生停留在道德品質的認知上。我校還組織學生積極開展社會德育實踐活動。如,慰問孤寡老人、清潔街道、學雷鋒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并感覺到幫助別人的愉悅之情。又如,我校興辦了一個《開心農場》,并得到了新會教育界的認可。學生通過在“開心農場”里勞動,不僅增長了許多課外知識,又掌握了一些勞動技能,還懂得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道理;在勞動過程中,學生既明白了“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又從小養成了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通過社會德育實踐活動,力促使學生的品德養成。
德育養成教育工作永遠在路上,任務還很艱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睘樽寣W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筆者必將身體力行,采用適當的優化策略,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嘔心瀝血在所不辭。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