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的思考和政策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徐麗霞
摘要: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改革,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已由規模擴張的外延式發展,轉向以提高院校建設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內涵建設重心上來。在澄清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的本質,闡明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時,或許不難發現其中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外延發展;內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主要問題;政策建議
作者簡介:徐麗霞(1975-),山東省沂南縣人,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課教學部教師。
中圖分類號:G71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7518(2008)03-0016-03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以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頒布為標志,拉開了高職教育發展的序幕。1996年“三改一補”和1998年“三多一改”政策,使高等職業教育進入了大發展時期。此后,經過多年的改革與發展,特別是2002年國家確立了進一步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方針,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勵政策,使的高等職業教育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敖刂?004年底,我國有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院校1047所,占普通高??倲档?0.5%,此外,還有600多所本科院校設置了職業技術學院。在校生為595.654萬人,占全國高校在校生總數的44.7%,招生數達到237.43萬人,占普通高校招生總數的52.3%,辦學規模已占整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一個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已經初步形成。
但總體上來看,在當前高等職業教育辦學規模日益擴大的情況下,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未能及時跟上規模超常擴張的需要,質量已成為高等職業教育生存和發展的核心問題,高等職業教育必然從規模擴展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外延發展向內涵發展轉變。以2004年教育部頒發的《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為標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逐漸轉向更加注重質量提高、更加重視內涵發展?!笆濉逼陂g,高等職業教育在數量上有了很大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時期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把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放在提高質量和優化結構上。”這標志著作為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重心轉向提高教育質量上,2006年11月,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更加明確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重心轉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注重效益的內涵發展新時期。
一、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的本質
就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而言,內涵發展道路的思路早已有之。1996年“三改一補”方針的提出,就是從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實際出發,走內涵發展道路的典型體現。要把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的結構調整相結合,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主要通過現有職業大學、部分??茖W校、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改革辦學模式,調整專業方向和培養目標來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在仍不能滿足需要時,經批準可利用少數具備條件的重點中專學校改制等方式作為補充,這就是“三改一補”。1997年10月14日,國家教委副主任張天保同志在深圳《全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堅持“三改一補”的方針,走內涵發展的道路,現階段高等職業教育要以內涵發展為主,確定這樣的發展途徑,是從宏觀的發展戰略,整個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結構布局出發的。近幾年來,國家教委一直堅持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途徑就是“三改一補”。從“三改一補”政策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這一時期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主要是指利用現有教育資源,通過學校內部挖潛來擴張的發展模式。而1999年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以規模和數量擴張為主的外延式發展,特別是在“十五”期間高等職業教育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規模上,都已經占據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這一變化使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效益等問題凸顯出來,使高等職業教育迎來了新的內涵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內涵發展主要是指以質量提高為核心的發展模式。
可以看出,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的具體含義是隨著高等職業教育本身不同發展階段而變化的。高等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是相對于外延式發展而言的。與外延式發展一樣,新的內涵發展時期,高等職業教育也強調教育規模的發展、教育結構的合理調整、教育質量與效益的快速提高。但在實現方式上卻有所不同,它不是以興建新校為其主要特征,而是在現有高等職業學校數量不出現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通過挖掘現有高校的潛力,實施制度創新和結構調整,實現高等職業教育辦學規模的發展和提高教育質量與效益。
所以,就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現階段的發展而言,我國高職教育的總量規模將繼續擴大,各地區發展趨向理性,注重規模和效益的協調發展。一方面招生總數將進一步增加。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雖然有了較快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規模仍然不夠大,結構也不盡合理。在實用型人才的培養方面,無論在數量、質量和結構上都還不能適應和滿足現實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有技術工人約7000萬人,高級技工僅占技工總數的4%,這與發達國家高級技工30%至40%的比例相距甚遠。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許多重大而艱巨的任務。加快我國工業化進程、解決“三農”問題等,都離不開職業教育的發展。因此,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要把發展和辦好高等職業教育放在突出地位,高職院校的招生數量還會持續增加。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將注重適度辦學規模,提高競爭力,注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一是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合理確定辦學規?!?,二是要“根據當前高校實際情況,有必要適當控制招生增長幅度,相對穩定招生規模?!?
可以看出,今天強調以質量為主導的發展是對過去特別是1999年以來以數量為主導的發展選擇的糾正,但這并不意味著數量上停止增長,而是要以質量保證為前提的擴張,其實質就是反對盲目的數量擴張,反對把數量擴展作為絕對目標,要求在質量、規模、效益和速度之間實現均衡??梢哉f,新的內涵型發展本質上指的是一種均衡、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二、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面臨的困難和主要問題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無論是在數量、質量方面,還是在辦學模式、人才培養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突破;發展思路進一步明晰,社會認可度不斷提高,就業率逐年提升。以規??焖侔l展為標志的擴張式發展階段轉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注重效益的內涵式發展新時期。但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還面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到不及時有效的解決,就會影響高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有研究表明,“根據國際經驗和視野,內涵發展的核心是學科(課程)、師資與辦學體制、制度”。這正是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需要重點填補的關鍵缺陷。從學科(課程)、師資與辦學體制來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政策性支持仍然不夠,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國家高等職業教育財政經費投入不足,投入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雖然教育部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正在全面貫徹落實,但大部分學校主要靠學費辦學,與行業、企業互利共生的運行機制尚未真正形成。據發展中國家對教育成本的研究結果表明:高等職業教育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即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需要政府更大的投入。而有數據顯示,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從1996年的1654.2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4465.9億元,增長了1.7倍;預算內教育經費從1996年的 1211.9億元增長到2004年的4027.8億元,增長了2.3倍。但是教育經費的大幅度提高并不代表教育經費投向的公平、合理。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預算內財政撥款為1046.37億元,其中,普通本科預算內財政撥款為936.05億元,占89.46%,高職高專預算內財政撥款為110.32億元,僅占10.54%。
由于政府撥款有限,大多數高等職業院校除了學費沒有其他經費來源,因此,為了維持學校自身的日常運轉,不少高職院校都采取了“高成本、高學費”的辦法,以解決辦學經費不足的問題,從而形成高職院校學費收取標準明顯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學費收取標準的格局。經費投入的不足,使一些實驗實習設施無法到位,使得有的學校的實訓課只能是老師布置任務后讓學生自己課下去做,實際上成為學生脫離教師監管的自由活動課,實訓基本失去了實際的意義。有的學校為了解決經費問題,則不得不脫離高職培養目標,設置一些本科院校設置的熱門專業,以此擴大招生規模來增加學費收入,而實際上并無師資、設備培養這些學生,結果是培養出來的學生走出校門后與本科院校同類專業的畢業生相比缺乏競爭力,動手能力差,找工作難,嚴重影響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經費緊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質量。
?。ǘ熧Y隊伍不能滿足高職院校教學需要,尤其是具有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缺乏。盡管近年來高職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有很大進展,但總體上與“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中雙師素質教師比例要達到50%”的合格要求仍存在較大差距,獨立設置高職院校中這一比例低于15%的學校占了 41.1%,其中甚至有130所學校無“雙師型”教師?!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目前,高職院校普遍缺少“雙師型”教師,高職特色難以體現。
?。ㄈ└叩嚷殬I教育的育人模式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國50%以上的高職院校是近5年剛剛建立起來的,人才培養還處于摸索階段,其中“學科本位”的育人模式是創新高職教育的主要障礙。高職教育是就業教育,而非學術教育,它要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應用能力為主線,產學合作為途徑,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目前,一些高職院校在專業培養計劃中仍沿用學科本位課程體系和課程形式。在教學中,仍將傳授理論知識作為課程的核心,能力本位的課程模式基本還停留在概念層面;在課程設置上,脫離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忽視學習者未來崗位的實際需要,強調課程本身的嚴密、完整和系統性。
三、對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的政策建議
有研究表明,發達國家短期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原因,“除了有來源于廣泛的社會與個人需求所形成的強大動力之外,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即政府的扶持以及自身不可被替代的辦學特色”。這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有重要的啟迪意義。經濟發展與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是高職教育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政府的支持和干預是對高等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撐;辦出自身的特色,是高等職業教育能在高等教育結構中謀求自身的地位、體現自身存在價值的依托和基礎。
以解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主要問題為指向,以國外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主要原因為依據,本文擬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議,希望能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有所裨益。
(一)政府應加大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投資,建立政府投入的保障機制。從國外高等教育發展的經驗來看,政府財政撥款仍然是大學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我國政府應從教育公平的原則出發,提供公平的教育財政政策,按照學校的教育成本確定經費的配置比例,調整普通高等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公共教育經費的分配結構,提高政府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投入比例。逐步改變最頂尖的知名大學,它們得到的經費最多,而職業類院校得到的辦學經費最少的投入格局。在確保政府投入的情況下,應降低高等職業教育的收費標準,為高等職業教育的和諧發展創造公平的投入環境,從而構建科學合理的高職院校成本分擔體系。保障政府的合理投入是高等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基本物質基礎。
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達到相當規模的重要轉型時期,除了要依靠政府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投入以外,還應該拓寬資本來源渠道,盡快形成多渠道籌集經費的保障機制。建立吸收民間、企業資金投入的保障機制,動員民間、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以補充政府投入之不足
?。ǘ┙⒋龠M高等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配套政策體系。這一政策體系主要包括:1.教師的引進、培訓和考核體系。2.提供公平的競爭起點,建立起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類別溝通的終身教育體系。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還主要是“一次教育定終身”的教育制度,而高等職業教育的最后一批招生制度,容易在社會上造成高等職業教育是“次等教育”的印象。而目前高職教育只限制在專科層次以及相互銜接的終身教育體系的不完備等,阻塞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道路。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對高職教育的認可度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3.鼓勵高職院校從實際出發,辦出自身特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高等職業學校的特色主要體現在:培養目標、發展思路、培養途徑等方面的獨特性、學制和收費的靈活性以及開放性等。
參考文獻:
[1]段志堅,馬仲明,劉太剛,余紹軍,金瀟明.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理論的思考[J].職教論壇,2006,(8).
?。郏玻蓐惒F.高等學校內涵發展的四大策略[J].教育發展研究,2006,(7).
?。郏常萃鹾椴?論高等教育內涵發展[J].教育發展研究,2006,(7).
?。郏矗葜x仁業.中國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價值、問題及趨勢[J].教育發展研究,2006,(7).
?。郏担萃趺鱾?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錯位分析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7,(12).
?。郏叮蓐愥?,郭揚.我國高職教育十年發展的成就與經驗[J].教育發展研究,2006,(10).
[7]唐斌.國外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歷史經驗及啟示[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版),199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014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