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創造是人類進步的源泉,沒有創造,人類就不會進步?!吨行W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明確指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而創新的關鍵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主體積極性,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思考,促進思維發展,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競爭,學會創造,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而創新的關鍵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學校作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潛能,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這里,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粗淺見解:
一、創建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誘發學生創新意識
心理學研究和實踐證明:自由、寬松、安全的氣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創設民主、寬松、友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心理放松的情況下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敢于標新立異。
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潛藏的積極因素,包括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創造性的品質。比如,在教學二年級“觀察物體”一課時,在每小組的學生中安排一個神秘的學習小伙伴(用布蒙住的迷你熊貓玩具),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感到新鮮,從而產生好奇心,集中精力進入學習。
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有一種積極、主動地進行自學和自我教育的動機。在教學中,教師應在課堂上巧設疑問,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例如,在教學“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時,我創設了同學們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小紅想買一個書包和一支鋼筆送給希望小學,書包的單價是28元,鋼筆的單價是5元,幫小紅算算要付多少錢?”同學們很快被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所吸引,得出28+5的算式。接著,他們積極思考、討論、擺小棒,得出幾種算法:⑴28+2+3=33(元);⑵25+5+3=33(元);⑶8+5+20=33(元);⑷28+1+1+1+1+1=33(元)。同學們都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課堂氣氛活躍,效果很好。
二、創設教學情境,注重學生求異思維
求異思維是創新思維形成的主要形式。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創設能激活學生思維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發表與眾不同的看法。例如,教學《分一分》這一課時,出示例題圖,讓學生自己來說一說如何來把這些物體分類,學生看著各種各樣的東西,有的說按照形狀來分,把它們分成不同的部分,還有學生看著五顏六色的圖案想到了按照不同的顏色來分,他們紛紛自己動腦筋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完成了分類,思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最后在這基礎上,我讓學生來分一分自己的教室,好多學生為了表現自己,紛紛做出了自己的分類,有的按照男生女生來分類,有的按照衣服顏色來分類,還有好多小朋友想出了很多不同的分類,我都沒有打斷他們,并表揚了他們,對他們大膽積極的設想都給予了肯定。
三、強化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動力,創新精神的基石。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起點。高度肯定和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為中外教育家所共識。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學生“每事問”,他高度評價問題的價值及意義,認為“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國外的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愛因斯坦也強調:“發現問題和系統闡述問題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為重要。解答可能僅僅是數學或實驗技能問題,而提出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則要求創造性的想象,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因此,教師要以問題為中心,巧妙地設疑、布疑、激疑和質疑,科學地釋疑、解疑,以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發展,最終實現創新精神的培養。
四、培養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1.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
逆向思維是從已有習慣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問題。它是擺脫思維定式、突破舊有的思維框架,產生新思路、發現新知識的重要思維方式。逆向思維作為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強訓練與培養。
例如:在學生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創設問題情境“春雨小學387名學生去參觀博物館。租9輛車夠嗎?”并給予一輛標示“準乘45人”的大客車,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由于剛學習筆算除法,大部分學生采用387÷9=43(人)43<45,從而得出結論,這時,有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用45×9=405(人)405>387,說明租9輛車夠了。教師適時引導、分析、比較了兩種解決問題的方案,使學生的思維更靈活,更敏捷。
2.求異思維的培養
創新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問題。通過對這一能力的培養,可以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沿著不同的解題思路,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在求異思維的培養過程中,要重在新和異,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用不同的解法來解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打破思維定式,更利于學生全面考慮問題。
3.動手能力的培養
培養創新能力的最重要環節是動手操作實踐,通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不僅學會應用已有的知識,而且通過動手、動腦領會更多的知識。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想一想、畫一畫、說一說等,盡可能給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讓學生經歷知識技能的形成過程。教師可在關鍵處、重點處設計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的環節,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啟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主體積極性,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思考,促進思維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探究習慣,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競爭,學會創造,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作者單位:昆山大市中心小學 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