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建構多元課程,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2016年9月北師大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提出了“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如何培養?筆者認為,關鍵是要聚焦“課程”與“課堂”。學校一切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活動都是課程,在大課程觀的理念指引下,近年來,我校以課程規劃制訂為抓手,堅持教師、專家、家長、社區共建課程,建構以“智慧教育”為核心的特色課程體系,這一體系,多元融合,體現了層次性、多元化、可選擇、能融通的特點,分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大類,綜合細分為基礎課程、特色課程、增值課程和實踐四種不同類型和10多種不同學習主題,豐富多樣的課程浸潤了師生成長,成就了學校的優質發展。
  【關鍵詞】 小學課程;智慧教育;多元融合;核心素養;優質品牌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自身的價值,教育應該發現和發展他們的潛能,激發他們的志趣,實現他們的個性發展,讓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學校教育就應以此為目標,為師生提供完整的教育生活。所謂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在教育目標上,既關注師生角色上的要求,又關注他們作為普通人身心發展的需要,體現差異發展;在教學內容上,根據學校特色、培養目標以及師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提供多樣化課程;在教育途徑與方法上,因循師生身心協調發展,培養出他們高雅的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在教育過程中,要基于生活,立足實踐,面向社會,讓師生主動參與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在教育評價上,要注重多元化、人性化和科學化,進行發展性評價,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與成功。因此,我們按“整合資源,立體構建,創智慧課程”的策略,建構智慧課程體系,實現課程多樣化,成全學生全面而個性發展的需要。
  一、規劃先導,提高課程領導力
  2015年,禪城區全面進入課程改革實驗,我校有幸成為首批課程改革實驗學校,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這一次的新課改給我們又帶來了新的機遇。學校以“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為引領,以“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睘楣ぷ魉悸罚谛乱惠喺n程改革的實踐中,以建構“ESD智慧課程”為抓手,塑智慧教師、建智慧課堂、育智慧學生、創智慧校園,經不斷努力探索,無論是教師、學生,還是家長,都收獲了成長和快樂,現已逐步形成了具有城南特色的課程文化。
  1. 依據多元智能理論,構建智慧課程體系
  本著“以人為本,承認差異,發展個性,著眼未來”的課改思想,依據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我們按課程的內容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按教育功能分為基礎課程、特色課程、增值課程和實踐課程四大板塊。以國家和地方課程為主導,強化學科基礎知識與技能,發揮核心價值作用,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以特色課程和增值課程為主體,結合學生的個性發展通過拓寬學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發展學生的優勢智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與人文修養,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以實踐課程為提升,提倡“活動即課程”的理念,把傳統教育和現代教育相融合,重在體驗,使學生感受本土文化的多樣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提升合作意識和競爭能力。
  2. 特色帶動,構建有學校文化特色的課程
 ?。?)核心文化:智慧教育理念下的“榕文化”
  隨著城南小學學校文化的不斷發展和積淀,“智慧” 教育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深化,猶如一棵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大榕樹”,以“智慧”教育為根,衍生出代表師生精神的“榕文化”系列,尤其是展現德育特色的“家文化”及教學特色的“陶文化”已逐漸成為我校的特色文化項目。
  (2)特色增值課程成就學生的自主發展
  我們以“全體必修+群體必選+個體任選”的組織形式開展以下精品課程活動。
  課程特色之一:自主增值課程——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
  我校自2013年9月始開設每周1小時的增值選修課程,就是要展示師生才華,挖掘師生潛能,搭建促進師生成長的平臺。我校的增值選修課程種類紛繁,分門別類,門門都是我們老師自主報名開發的,選修的內容有陶藝、廚藝、國畫、書法、剪紙、紙雕、國學誦讀、創意思維、科技創新、舞蹈、合唱、武術、足球、機器人等四十多門。
  課程特色之二:家校共育課程——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校與家庭、社區互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城南小學教育的一個亮點。每逢周末學校圖書館、游泳池、操場等體育活動設施等定期對外開放。同時學校少先隊也充分利用社區及家長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并得到社區及家長的支持。與區團委、區關愛青少年成長協會合作每逢周末組織學生開展野外求生、城市穿越等實踐活動等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課程特色之三:傳統文化課程——煥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2014年起,我們與北京育靈童教育研究所合作,引入了由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聯合編寫的《國學》實驗教材,嘗試分年級開展“城南國學”系列的國學經典實驗課程研究。低年級的孩子們在品讀《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笠翁對韻》等經典蒙學讀物中初步觸摸傳統文化的脈搏,高年級的孩子通過學習《大學》《中庸》,培養修身、齊家、治國的高尚情懷,在圣人的故事中結識慈祥的孔子、雄辯的孟子、智慧的老子、幽默的莊子,品味生活的美好莊嚴。
  二、課堂先試,提高學生學習力
  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在“戰略主題”一節明確提出“教育的重點是面向全體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边@樣的目標如何實現,這樣的學生怎樣培養?近年來,我們引導老師大膽地走出單一化的授課方式、把走向多元化的新課型作為我們建“智慧課堂”的關鍵。
  1. 課題引領,形成“激趣導學啟智”課堂教學結構模式
  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素質化》課題研究,開展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激趣導學啟智”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摸索出“導語激趣、導學法——關注情感體驗、導自主——評價激勵、導實踐創新”的課堂教學結構程序。   2. 改革創新,探索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下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
  “課改”首先從“改課”開始,2014年初,我校成為區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實驗學校,以“課前自主探究——課中合作探究——課后應用探究”的可持續教學模式為基礎,根據課型開始本學科的探索,既保留我校原有課堂模式的優勢,也取其適合的做法。求大同,存小異,關鍵重視可持續發展價值觀的滲透,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 百花齊放,課改實驗效應向各學科輻射
  各學科教研組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積極探索、創新課堂教學方法,積極做好科研課題開展工作與培訓工作,廣泛開展學科課題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課堂中的問題、學生中的問題,以課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開展具有我校特色的課堂教學研究。
  三、師資先行,提高課程執行力
  學校注重教師團隊的專業化發展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是“課題引領、自我反思、團隊共贏”的管理策略。通過集中學習、課題研究、分層指導、定向專修、青藍結對、自我反思、專家引領、校際交流等形式建設一支師德高尚、專業能力過硬的教師團隊。
  1. 研討主題上求新——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學校要求每個學期各學科要根據實際情況定好教研中心,分步實施。從學生的上課常規、作業格式、學習習慣到教師的導語的設計、課堂的評價、練習的設計、教學目標的設立等逐一突破,進行專題研究。
  2. 教研形式上創新——創設舞臺,促進教師多元發展
 ?。?) “行動培訓”,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為了整體推進教師水平的提高,邀請教育專家做行動研究的專題講座,我們以“行動學習、行動研究”為載體,引導科組教師直接參與課堂教學實踐與研究,在行動中捕捉、篩選、提煉、加工有效經驗與做法,促進群體的發展。
 ?。?)“走出去,請進來”,開闊教師教育視野
  百年教育,教師為本;教師發展,理念先行。走出去請進來,通過教學科研、名師引領,教學小分隊、團隊精神,與時俱進,取長補短,攜手合作等方式,讓教師成為學校專家學者型的教師,在提升了集體價值的前提下使每個人的價值得到體現。
  3. 課題研究上促新——共研共思,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為促進我校課改工作的深入發展,提升學術品位,基于“學校、教師、學生共同成長”的目標,我校先后參與區、市、省教育部門立項科研課題共15項。學校讓青年骨干教師擔任實驗工作,加強科研課題的研究與管理,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磨練科研型的教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市區名教師——名教師培養對象——學科帶頭人——學科骨干——教壇新秀組成的專業人才梯隊,為實現“創智慧校園、塑智慧教師、建智慧課堂、育智慧學生”的品牌發展目標打好了扎實的根基。
  通過構智慧課程,建智慧課堂,塑智慧教師、育智慧學生,學校的多元格局也在悄然改變著……
 ?。?)學校教育可喜變化
  ①課堂的結構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增強了,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初步懂得了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課堂是自己的課堂。
 ?、谏年P系變了。學生在自己的小組有了明確的競爭目標,一種強烈的合作與競爭的氛圍逐步形成。
  ③師生的關系變了。教師在靈動的課堂教學中調整、發展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知識儲備,學生不再是單純的教育對象,教學相長真正得到了實現。
 ?、芗议L的關注點變了。很多家長從以前多關注孩子成績到關注孩子的綜合能力和是否能認真參與小組學習。有的家長主動帶孩子到圖書館、書店看書,拓展知識面,有的家長積極鼓勵孩子與父母一起上網搜索資料,并打印下來,分享學習的快樂,家長與孩子的距離近了。
 ?。?)校園文化漸露特色
 ?、俚滤囯p馨,相得益彰。我們一直踐行“讀書為本、文化修德、活動育人、自信成長”這一德育理念,眼于人的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孩子們每天在濃郁的書香氛圍中品讀美文,以書養情,以藝養性。校內,組建管樂隊、合唱隊、舞蹈隊、課堂樂隊、陶藝組、水墨畫組等多種藝術社團。校外,與佛山青少宮聯手組建紅領巾藝術團,孩子們在藝術的舞臺上大膽展現自我。
  ②家校共育,帶動品牌。我們倡導“家校共育”的德育管理模式,成立禪城區第一個“家誼會”和禪城區首個警家校護暢隊,城南小學家誼會作為一個全新的家校聯動組織,在家校合作管理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應,多次應邀到兄弟校,三水、高明、珠海等地傳經送寶,是禪城區家長學校工作一張閃亮的名片。
  ③以“陶”為媒,豐實文化。城南小學是石灣鎮街道首批陶藝示范基地,廣東省陶藝特色教學與創作實驗基地校。學校以“陶文化”為引領,學校充分利用區域陶藝的優勢資源,指導學生開展陶藝課程實驗。
 ?、芏嘣l展,喜獲佳績?!拜p負高質,多元發展”的智慧教育戰略,推助了師生的共同發展,老師們積極參與課例研討活動,近5年來,一百多人次獲得廣東省教育學會頒發的優秀課例獎,多位老師獲市區、省、國家級獎勵,城南小學的辦學聲譽不斷提高,得到社會和家長的認同,多次受到各級教育部門的嘉獎。
  成功源于努力,努力源于信念:城南小學以課程改革,驅動學校前行;以多元課程體系,支撐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以優質的課程浸潤師生快樂成長,給孩子一個智慧的明天。
  【參考文獻】
  [1] 王楓. 面向2035的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內涵、特征與實踐[J]. 中國教育學刊,2018(9).
  [2] 湯春霞. 聚焦核心素養,打造高效課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J]. 新智慧,2018(19).
  [3]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 小學快樂活動日方案的編制與實施[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4] 史文爽. 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研究[J]. 數碼設計(上),2018(2).
  [5] 盧翠花. 暢通多元渠道加強人文教育[J]. 語文天地(小教版),2017(12).
  [6] 劉慧. 小學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M].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5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