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建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中階段化學知識的探究較為抽象,學生接觸化學的時間也較短,這個過程中學生面對化學的問題總是難以深層次的理解,不能掌握化學反應的本質,只能淺層面的理解化學的問題,為建構核心素養,教師應從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出發,引導學生探索化學的本質,描述化學的實驗現象,體現化學的多樣化。期間教師應關注到高中時期學生的課業壓力,促使學生緩解壓力,形成興趣,提高化學的思維意識,并在化學的求知過程中,熏陶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的重要性,并學以致用。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足夠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建構
引言:
高中化學是初中的知識銜接,同時也遞增了知識的難度,高中時期學生的化學能力表現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的化學意識始終較為淡薄,需要被動的等待教師的指引,才能夠初步的去記憶,很容易形成化學的思維定勢,化學的教學應通過理論實踐的方式,多層次的展開化學的思考,教師應將不同的化學教學形式整合起來,在核心素養的視域下,讓學生形成較為積極嚴謹的探究態度,通過大量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創新思考積極性,鼓勵學生表述自己的化學觀點,提高學生的認知與實踐能力。
一、目前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建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對學生缺少化學創新能力的培養化學的教學中學生較為容易形成思維定勢,教材中設定的概念、公式等,學生機械化的去記憶,只懂得去回答問題,但不懂得實際的應用價值,對于概念的形成因素與過程也模棱兩可,學生嚴重缺乏創新能力,他們將書本中的知識騰挪到習題的條件中,在理論的框架下,難以展開實踐的自我探索,生活中更難以使用的化學的思維看待問題,無法化解實際的生活疑問,化學記憶較為呆板,在遇到一些復雜性、新穎的問題時,學生就容易茫然無措,學習起來缺乏信心。
2.高中化學教學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化學的整體教學評價不夠完善,在評價上教師始終圍繞學生的書面成績進行分析,難以發現學生的思維優勢,其中部分學生成績較為落后,對化學就產生了畏難情緒,在評價中沒有及時的給予學生鼓勵,化學教學的內容較為單一,評價起來也無法展開全面化的測評,導致學生的素養不足,老師們都鉚勁努力提高成績,他們更無暇展開化學的創新。
3.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探索實踐能力不足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缺乏對學生化學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遇到問題不會運用學過的化學知識進行分析。從化學核心要素的視角來看,學生整體缺乏實踐探索能力,不能把靜態的化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當中,化學實踐動手能力嚴重不足。
二、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建構視角 。
1.夯實核心基礎知識
化學基礎知識是學科素養的根基所在,如果根基不扎實,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教師要關注化學核心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變換角度,充分利用實驗、模型等方法,幫助學生建構起完整的知識結構。一旦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了完整的知識模型,他們就可以在遇到未知物質的時候通過類別來推測不同物質的性質,再從性質出發,來對其用途進行分析。以“硫和氮的氧化物”一節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對SO2的化學性質進行講解的時候,除了SO2自身的漂白性、還原性和酸性氧化物性質以外,還要結合社會環境,就SO2對大氣的污染進行分析。SO2在大氣污染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在排放過程中會產生兩種污染:一是通過氧化生成SO3,和大氣中的CO2一起形成酸雨,對于建筑物造成嚴重的腐蝕;二是部分SO2會形成微粒污染大氣環境。如此一來,學生通過學習,不但掌握了SO2的相關基礎知識,而且了解了SO2排放所帶來的危害,這對于培養他們的綠色化學意識和社會責任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在幫助學生完成基礎知識的夯實,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結構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對化學現象進行動態的分析,進而洞悉化學變化的本質,掌握變化規律,為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2.重視化學探究實驗教學,培養學科核心素養
在設計高中化學實驗時,教師要充分整合與利用教學資源,選出具有探究意義的探究主題,通過規劃探究活動與學生們一起探究化學知識,使學生形成探究意識。比如在學習有關于有機化合物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從教學主題出發設計探究活動,利用實驗促進學生驗證個人想法。在課堂開始,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先吸引學生的探究注意力,提出像“已知有機物A的水溶液,怎么確定有機物A的結構呢?”的問題,促進學生互相討論,得出分離提純、鑒定結構、確定元素組成、確定相對分子質量等想法,營造探究的氛圍。在問題的調動下,教師細化問題,像“分離提純A的方法是什么?怎么分析有機物A的元素?怎么確定A的相對分子質量呢?”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實驗器材。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驗之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實驗想法,經分析確定安全后,方可讓學生實驗。比如,有的學生想用燃燒法去確定A的元素,通過燃燒確定其中是否會生成水與二氧化碳。教師要提醒學生實驗注意事項,鼓勵學生實驗。讓學生在探究實驗活動中成為主人。成為主人,才能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形成學科核心素養。
3.問題的設置
基于問題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教師的提問能夠啟發學生的思考,在課堂上根據不同的知識內容,通過發問、設問等手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開闊思維,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請學生猜測第一組圖片中的黃綠色氣體和第二組圖片中泄露的某液體是什么。揭曉答案后,請大家依據上述兩個事件分組討論,然后小組匯報發言,逐一分析從中得到的氯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總結并展示后,提出新的問題:對于消防官兵最后的處理方法,我們可以看出氯氣可以與堿和水發生反應,那么究竟是怎樣的反應呢?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思考氫元素、氧元素、氯元素的化合價,啟發學生的聯想思維,讓他們進行科學的推測,使學生感受到科學研究不是靠運氣盲目的進行,而是進行了嚴密的分析推理之后做出了假設,在假設的基礎上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引導學生根據假設設計實驗,也可在課下根據興趣查閱相關材料,想辦法驗證剛才的猜測,如何進行實驗探究,同時提醒學生根據剛才總結的氯氣的性質應該做哪些實驗前準備,防止吸入過多氯氣中毒。
結束語:
學生在高中化學課程的學習和實踐中形成化學核心素養,如果沒有科學、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教學的引導和幫助,化學核心素養也難以形成。學生要不斷的進行自我能力提升,提高主動學習意識,積極探索事物的結構及變化發展規律,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積累和掌握化學學科知識,培養自身的化學學科觀念,把所學到的化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很好解決學習和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問題,發揮化學學科的價值。同時,教師也要在學習方法上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和幫助,幫助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褚淑美.高中化學理解的基本視角[J].中國高新區,2018,(09):83.
[2]王亞男.高中生化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7.
[3]胡欣.三重表征在高中化學核心概念建構中的案例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4]周業虹.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國考試,2017,(02):47-51.
?。ㄎ浯h第一中學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17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