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學習核心素養提高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化學是學生不可懈怠的一門課程,高中化學學習對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當前課本知識脫離生活以及課堂學習模式過于單調的現狀,本文提出幾條學生提升化學學習核心素養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習核心素養;提高
一、 高中化學學習中存在的不足
?。ㄒ唬?課堂知識脫離生活
在對于高中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教師的授課內容通常只僅限于課本知識,而課本知識往往與學生們日常生活的聯系并不那么緊密,脫離實際情境。因此,這樣的學習現狀雖說在短時能提升學生對課本內容的了解,但無法將學到的化學知識真正做到融會貫通,用于實際生活場景中去。換句話說,這樣的學習模式使理論與實踐分離,對學生學習核心素養的提高并未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二) 課堂學習模式過于單調
在大部分學校的高中化學課堂里,為了更好地應對競爭激烈的高考,許多教師都采用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以教師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把控課堂的節奏,通過直接講授的方式將相應的化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能做的只是被動地接收來自教師的知識。在整個化學學習過程中,被動接收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性思維未得到明顯的培養和提升,其思維被局限于教師的思維框架中,過于依賴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思路,無法將習得的知識很好地貫通至自己的化學知識網絡框架中,這也不利于化學學習核心素養的提高。
二、 如何提升高中化學的學習核心素養
當前,許多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只僅限于課本內容知識的了解,而其學習核心素養并未得到有效提升和培養。簡單來說,核心素養除了知識信息外,還包括創新方法、探究精神、推理能力和價值觀念等等。因此,學生只通過課堂上接收來自教師的信息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通過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提出問題、結合理論和實踐以及積極聯系生活情境才能使自己的化學學習核心素養得到顯著的提升。
(一) 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
對于高中化學而言,具有一定情境性的問題更能吸引學生們的興趣,使其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為主動的知識探求者。學生們在發現、探究和解決問題的系列過程中不斷培養和提高自己的化學問題意識,進而促進學習核心素養的提升。而問題是貫穿這一過程的重要線索,帶有趣味性和情境性的問題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問題將一系列的知識點串聯在一起。高中化學的相關知識內容對于學生而言還是頗具難度的,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常常因基礎知識儲備不扎實以及探索性思維不足而難以發現隱藏其中的問題,教師應當通過適當的鋪墊和提示幫助學生進行相關的問題思考。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生動的真實的問題情境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一些相關的化學實驗、化學魔術、化學故事和新聞事件等,如:烷烴的課堂引入,老師將丁烷氣體注入含有洗衣液的水中,再用手撈出大量含丁烷的泡沫,再用點火槍點燃,形成火焰掌。此情此景令全班都非常震撼,這節課學生聽得格外的認真,課堂效果出奇的好。以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使其主動探尋問題中所蘊含的化學知識,改變學習的枯燥性,提高學習的效率。
?。ǘ?學會質疑,提出問題
提問代表著思考的發生,對于一個高中學生而言,學會提出問題有時候甚至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教育強調的是一種歸納類比思考,而非邏輯的演繹。人們往往會將前人的經驗作為模板照搬,而不去思考其背后的因果關系。雖說學生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能迅速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高效地解決問題、完成任務,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很少思考如何獨立地提出問題,可恰恰只有通過質疑和提問,學生才能更透徹地了解自己所學的知識內容。如:學生在學習元素周期表時,見參考用書將周期總結為“三短三長一不全”,但通過查資料發現第七周期元素已全部發現,因此可改為“三短四長”。因此在這個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時代下,學生與其追求更多的知識輸入,倒不如真正學會質疑,學著提出自己的疑問,通過提問也能進一步提高自己在化學學習中的核心學習素養。
(三)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學生對于高中化學知識的學習并不能僅僅局限于對課本內容的學習,化學的許多知識點都是融會在實驗之中的,是一門基于實驗不斷發展的自然科學。因此,若是學生遇到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將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結合起來,既能提高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也能進一步強化對課本知識信息的學習。通過有趣、生動的化學實驗,如:水果電池的制作,校園河流水質的檢測,利用網上購買的乙烯利與NaOH固體制乙烯來催熟柿子,讓學生對化學有更深的感性體驗,也能提高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激發其主動學習和探究問題的欲望,也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ㄋ模?積極聯系生活情境
高中化學課堂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學生若僅想通過課堂上的幾十分鐘就完全掌握課本的知識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如此短暫的學習也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核心素養。而生活中化學知識又無處不在,因此學生應當通過平時的細心觀察、實踐和思考,拓展對化學的學習時間,積極聯系課本內容和現實的生活情境。一方面學生能不斷培養自己自發思考、提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其也會學著自己動手實踐、動手驗證,通過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的實驗進一步鞏固相應的化學知識。比如,為什么電熱水壺用久了會出現水垢、鐵銹呢?這是因為當水被加熱煮沸時,碳酸氫鹽等受熱分解變成細小的CaCO3、Mg(OH)2等沉淀物而從水中析出,并附著在水壺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水垢。這個生活常識不僅包含初中的碳酸氫鹽的熱穩定性差會分解,而且還涉及Mg(OH)2比MgCO3的溶解度更小的知識,通過沉淀溶解平衡轉化為更難溶的Mg(OH)2。還有管道中的含鐵物質腐蝕所產生的Fe3+水解產生了Fe(OH)3,在電熱水壺中加熱后經過多步反應不斷累積后形成了鐵銹。宏觀的現象通過微觀去解析,通過平衡理論來解析實際問題,這也是學習化學核心素養的要求。至于怎么消除水垢、鐵銹,由于以上成分都會與酸發生反應,因此只需往水壺中加入適量白醋等物質浸泡即可。
三、 結語
高中化學是學生不可懈怠的一門課程,高中化學學習對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學生必須意識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認識到當前學習核心素養不足的現狀,并通過提出問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積極聯系生活情境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學習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黃成梅.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探究[J].科學咨詢,2017(24):73-73.
作者簡介:
孫璽評,浙江省溫嶺市,浙江省溫嶺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