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常言道“環境造就人”,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它能夠從各個方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在環境的熏陶下,可以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環境能夠成就一個人,而不良的環境也會對一個人的成長產生巨大的負面作用。環境不僅指家庭環境,也包括學校環境、班級環境。班級文化是班級環境在思想精神層面的體現,是班級建設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小學是孩子接受啟蒙教育的關鍵時期,小學階段的學生可塑性較高,是否能夠構建良好的班級文化,直接關系到能否將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綜合人才。但是,當前小學教學中,班級文化建設狀況不容客觀,仍舊存在很多問題,還有很多有待進一步改進完善的地方?;诖?,本文對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并對相應的解決策略展開探究。
  關鍵詞: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問題;對策
  所謂的班級文化就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班級文化的形式包括多個方面物質文化、班級制度和班級精神文化都是班級文化的內容表現。豐富有趣的班級文化,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怎樣才能使一個班集體團結起來靠的就是班級的文化,班級的文化應該是一個班級正確的輿論導向。班級黑板報的設計、教室的布置、班級的文化活動、教師的言行舉止等都是班級文化的縮影,學生在自己的班級中受到班級文化的熏陶逐漸形成自己的處事風格,進而形成積極的道德情感的修養,逐漸形成一定的道德習慣。
  一、 班級文化的概述
  班級文化是由多種形式組成的共同體。比如班級成員之間的理想、信念、價值觀以及對待班集體的態度等。班級成員之間的交流方式,班級的人文環境、班級的風氣的養成都是班級文化的形成的一種標志,班級的文化墻的設計、黑板報的設計、課桌的擺放位置都是班級文化的一種表現的形式。小學班級文化建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突出“童心”“童趣”,要具有班級特色,建設學習氛圍濃厚、環境優美整潔、富有激勵性的班級文化,關注小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及長遠發展。
  二、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問題
   (一) 班主任思想觀念落后,對班級文化建設不夠重視
  在一個班集體中班主任的工作非常重要,負責整個班級所有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的發展,班主任在班級中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更是一個班級的授課教師教育工作者。班主任主要負責的工作就是按照有關的教育教學的要求組織班級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心智的發展全面地進行教育指導,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但是,目前很多班主任專業素養不足,思想觀念落后,仍沿襲以往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以成績為導向展開教學,沒有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下素質教育的方針,對班級文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意識到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或者認識比較片面,認為班級文化建設僅僅是一個板報的設計,把班級文化建設作為學校要求的一項任務來應付,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理解其內涵。
 ?。ǘ?班級文化建設缺乏個性與創新
  很多班主任在進行班級文化建設時,會從具體的設計主題出發,其形式主要是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進行板報設計,或者在教師四周的墻壁上粘貼名言警句等,板報設計的內容主要是一些勵志詩歌、故事等。無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形式還是內容,均平淡無奇,缺乏創意,班級文化建設只是為了響應貫徹學校的要求,絲毫沒有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對學生基本沒有任何吸引力,反而會因為板報設計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和人力,導致其成為學生和教師的負擔。
 ?。ㄈ?班級文化建設獨斷專行,缺乏民主
  民主制度的確立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民主的氛圍下,每個學生都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參與到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有助于班級成員團結一致,增強每位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班級凝聚力。但是,很多班主任不重視班級中的民主制度的確立,認為小學生心智尚不成熟,忽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及時聽取并尊重每位學生的意見,導致小學生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參與度不夠。
  三、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對策
   (一) 班級硬文化的建設
  班級的硬文化的建設主要指的是學生主要的學習場所——教室的布置。學生在學校主要在教室待的時間比較長,一個陽光明媚的學習環境,學生學習起來更加有勁頭。教室不光是學生學習的場所也是教師授課的場所,教師主要工作的地點也在這間教室中。富有設計感的教室讓人心情舒暢,舒緩性情,置身這樣的教室給人以教育的作用。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環境布置,要注意細節,還要隨時留心,及時調整。例如,可以讓學生自己在抽屜里放個塑料袋或盒子,把垃圾放進去,提高學生的環境衛生意識。班級物質文化建設還要與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相符,以不同的風格吸引學生的注意,低段年級,可以用卡通形象、紙藝、涂鴉作品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中高年級學生具備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低學段的布置方法是與其發展不相符的。
 ?。ǘ?班級軟文化的建設
  班級軟文化的建設指的是班級精神文化的建設,精神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陶冶學生的性情、養成學生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班級的文化就是班級的一種凝聚的力量,把不同性格的學生緊緊凝聚在一起,激發大家的探索和求知欲。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班級精神,并與班級個性相結合而形成一種班級主導意識,例如可以設計“班名、班歌、班徽”,創作特色班歌,增強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再者可以多多開展班級活動,如班會、辯論會、演講會,通過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活動,寓教于樂,激發每個同學的學習和工作熱情,增強班級凝聚力。
 ?。ㄈ?班級規章制度的建設
  一個良好的班級需要一定的規章制度的支持,規章制度是保證班級健康運行的有效保證,在規章制度的規范下,學生的行為規范有了可以依據的標準,處事行為方式更加符合一個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在規章制度的制約下學生朝著符合班級群體利益,符合教育培養目標的方向發展。班規的制定和完善要激勵每一位學生參與,廣泛聽取每一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再通過民主表決確定,這樣可獲得學生的心理認同。例如,實施“班級干部輪流制”,既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提高了學生的遵守班級制度的自覺性。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有意識地利用班級文化潛移默化的強大影響,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把教育思想貫穿于整個文化環境中,充分發揮班級文化的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史海英.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問題與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6(42).
  [2]高建蕊.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J].廣西教育,2016(26).
  [3]楊柳英.農村小學高年級班級文化現狀及對策研究[J].延邊大學,2016(59).
  作者簡介:
   劉楊慧子,陜西省西安市,西安雁塔區藝林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17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