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匯藏于胸 據事以類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高考作文的選材一般有三條標準。一是材料要準確、典型。對議論文而言,材料要真實典型、確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證明論點,使論點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對記敘文而言,材料就是能突出人物個性、表現作者情感、制造情節波瀾的事件。二是材料要生動、鮮活。就是指作文材料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或是作者獨到的生活感觸,或表現深刻的歷史文化積淀。三是材料要充實、有力。要廣泛地占有材料,根據表達需要加以甄別、選擇。如議論文中,要證明某一觀點,一口氣鋪陳若干事例,構成排比句式,既有廣度又有力度,簡潔雄辯,增強藝術性。如何恰當選材呢?筆者建議不妨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從真實生活和個性體驗中選材
寫作高考作文時,從自己親歷的生活中選材,反映真實的生活,極易引起閱卷老師的共鳴。在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人和事猶如天上的點點繁星,數也數不清。這當中,有喜聞樂見的趣事、黯然掉淚的傷感,也有那些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心結訇然洞開的豁朗,這些都是打動人心的材料。高考作文越發需要考生書寫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將生活中曾震撼過自己心靈的人或事寫入文章,感情越樸實,生活的氣息越濃厚;描摹越細膩,引發的共鳴越深刻。憑借這樣樸實厚重的情懷就可以使讀者由文章看到作者,由作者看到自己,由自己看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心靈受到震撼和感動。
二、從社會生活和時下熱點中選材
高考作文命題往往不回避社會熱點問題,因此,寫作時只要善于從現實生活中選取具有濃厚生活氣息和時代感的新鮮材料,文章就具有了針對性和新鮮感。其實,社會發展、時代前進,生活一天一個樣,人們的觀念在變化,新生事物不斷涌現,且時時處處都在發生著變化,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培養觀察思考的習慣,從現象里抓住生活,了解生活,找到足以表現生活本質的材料。那些折射社會的某些光點,反映時代的某種特征,體現人們的某種精神狀態的熱點事件、焦點事件和重大新聞,就是一個豐富的材料庫。寫作時,就要運用富有時代特征和生活氣息的材料,從現象看本質,品味人生苦樂,領悟生活哲理。
三、從閱讀積累和課內文本中選材
高考作文,可從古今中外的文、史、哲文獻中選取閃耀著真理之光的名人名言、名人軼事,用來豐富文章的內涵,拓展文章的視野。特別是名人名言,可以稱得上是思想的精華、語言的典范,倘能用得準確,恰到好處,無疑會給文章增色添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還有,我們不能忽視課內材料的選擇,課內材料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可以說包羅萬象。調動課內材料,也照樣能把作文寫得意蘊深刻、文采斐然。
[作者簡介]
尤立增,任教于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中學,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全國人大代表,曾獲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文學教育名師”等榮譽稱號,是教育部“國培計劃”培訓師、教育部“領航工程”成員、河北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先后有200余篇論文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等教育期刊發表;出版《尤立增講語文》《高中作文教與學》等學術專著;執教公開課獲得國家級一等獎四次,多次在全國語文教學課堂大賽中擔任評委,多次參加河北省高考語文閱卷并擔任作文閱卷組組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3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