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于文以文育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散文教學正如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散的形怎樣做才能聚攏來,不散的神如何把握才能真正領會于胸,確實也是一個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教會學生應一直把散文當成自己心靈最好的讀者,一邊讀一邊感受,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學習,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會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學習中有心靈的觸動,才能感同身受,才能培養其情感的良性發展,讓學生在學習散文中受益!現就散文的教學方法,在此談幾點拙見,以和教學一線的老師們交流!
關鍵詞:散文;教學;情感
一、 聯系課文情景,采取有效教法
?。ㄒ唬?創設不同的導入方法
散文的分類,不外乎有敘事散文,有寫景散文,有哲理散文,也有抒情散文和詠物散文等,故而在導入課文時,一定要根據散文所描寫的內容合理、科學地安排導語。我們要根據散文教學的內容設計導語,有的聯系作者經歷和背景,有的緊緊抓住課文內容,有的用抒情性的語言,當然有的可以用圖景和警句、歌曲,凡是能攫取學生心靈的,拉近和學生距離的都可以為我們所用。使得學生能走進課文,走進作者內心深處的導語都可以嘗試。如教《荷塘月色》用課件來展示月色籠罩下的迷人畫面,以景先感染學生,在讓學生思維馳騁于那如詩如畫的美妙境界時,再把學生置身于那動亂不安的風雨如晦的時代,才能切身體會作者內心的煎熬,方能明白作者為什么在月夜難以安眠而外出,對文中所表達的“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我愛群居,也愛獨處”等來一個感同身受。入了情境,方能走進作者的生活,對作者表達的情感來一個零距離的接觸,同作者同呼吸,共命運!用情和景牢牢攫住學生的心靈!
?。ǘ?準確解析課文題目
俗話說得好,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這就道出了課文題目在整篇文章中的重要作用,題目理解準確,把握得當,散文的主題思想可以說就已經了然于胸了。但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往往會忽視了此點,不管題目,看到課文直接看正文,殊不知,這樣做恰恰漏掉了理解課文的重要一點。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注意課文題目,從課文題目中歸納必要而有益的信息。
?。ㄈ?理清散文的線索
散文的成文一定有著成文的思路,散文的線索梳理又是散文教學必不可少的內容,是作者的情感變化,還是作者的游蹤,抑或是時間、空間等,一定要理清。在這方面,《背影》堪稱經典,四個典型的畫面無不是與背影有著關聯,四次背影,四次流淚,四次不同的心理感受。背影就成為該文的線索,起到串聯故事情節的作用,真是匠心獨運!故而在散文的教學中,要教會學生找到這根“線”,再把其他看似散的內容一個個串聯起來,使之有神有形。
(四) 在文眼中理解主旨
能抓住散文的文眼,課文的理解就會是輕而易舉的一件事。文眼的位置出現,不外在三個主要地方:篇首、篇末和篇中。文眼是對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和歸納,結合課文題目,準確找到文眼,主旨就出來了,而其他的教學內容就不在話下,諸如結構的前后照應,還有人物形象的歸納等等。文眼在散文的教學中不容我們忽視,教給學生尋找、歸納的方法,比我們苦口婆心地去說教要好百倍。文眼抓住了,就能走進作者內心,就能提高閱讀能力。比如《背影》中理解了“背影”也就理解了一個父親對兒子那份至真至誠的愛。而古代的經典游記散文《醉翁亭記》又描寫的是一個醉心于自然,置世俗于腦后,視官場如草芥的士大夫形象,要頓悟歐陽修的內心,那就必須要抓住文眼“樂”,有眾人之樂,有太守之樂,有獨樂,準確地理解了這一個個“樂”,文章的主旨就大白于眼前。
二、 設計課文意境,感受別樣精彩
?。ㄒ唬?在反復誦讀中培養語感
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而作為情感教學的散文更要關注學生的“情”,在情感中體悟語文的魅力,體悟不同時代、不同作者的人生經歷和他們的別樣人生。散文美在語言,美在結構,也美在那不可言傳的情感。語文教學也重在朗讀,在朗讀中感受文字的力量,故散文的朗讀就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散文教學需要多樣的朗讀,聽讀、范讀、自讀、齊讀,各種朗讀一起上陣,在讀中拉近時空的距離,讀出優美,讀出情感,在讀中,感悟能力提高了,閱讀能力自然就上去了。我們堅信一個顛撲不破的語文教學原理,那就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洞骸返睦首x就能直接體會那種春天來了之后的明媚歡快和蓬勃活力,那種歡快是發自內心的,是能看見摸著的。
?。ǘ?在反復咀嚼中欣賞語言美
散文的理解萬不可以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大而化之的散文教學是我們不可取的,不深入文本、不咀嚼語言是難以欣賞到散文所具有的獨特美感的。散文教學要有咀嚼的勁頭,推敲的精神。對每句、每字都加以斟酌,美感方可體悟得到,方可徜徉于文字的美感中。比如《荷塘月色》這一課,其中的一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這段描寫荷塘月色,一個“符”字就把月色的輕柔漂浮情狀寫活了,一切顯得是那么朦朧縹緲,為何?結合寫作背景,不難理解出的是作者當時心境的矛盾和苦悶的結果,“一切景語皆情語”這段寫景是多么契合當時作者的心情!朦朧的意境,正是作者內心朦朧的結果!
?。ㄈ?抓住課文中的細節去品味情感
細節描寫是散文寫作的一大方法,尤其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每一個動作都會折射出人物的形象,凝結著人物的情感?!侗秤啊肪褪侨绱?。特別是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細節描寫,胖的身體,蹣跚的腳步,吃力地攀爬月臺,故作輕松的口吻,讀之思之,誰不為之動容?作者的四次流淚,雖然在不同的情景之下,在不同的四次背影之中,可是這四次流淚都是父愛在作者心靈深處撞擊的結果,尤其是這次月臺買橘的細節描寫,這一情境中,我們要把那一個個描寫父親的動詞找出來,讓學生細細品味,有可能的話進行一番情境的描摹,進行切身體會,父親的吃力艱難會深深印在學生腦海之中,永久地定格在心靈之中!
綜上所述,散文的教學定要做到以情以景來感染人,教育人,在一種美的享受中,感悟作者的情思,進入到課文中,為其哭,為其笑,學生定會徜徉在一個情感的世界,一個美麗的世界,情感、價值觀的培養也會在無形中定格!進而達到融情于文,以文育人的語文教學效果。如能做到以上幾點,散文教學定會大放異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