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教學資源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微課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新型網絡教學模式,它一般以5-10分鐘的時間來講述某個專題的內容。微課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打破了傳統教學手段中對學習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讓學生在學習起來更加的方便,能夠充分發揮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應用新穎的教學模式對課堂進行創新,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本文對微課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 學科教學 微課資源 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107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載體,將教學目標融入進去,并圍繞教學內容,展開豐富的教學,通過直觀的圖像,有效增強教學的感染力,能夠達到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所達不到的效果。微課將教學中的重難點用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呈現出來,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學習體驗。讓課堂學習的氛圍更加活潑,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吸引到課堂之上,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利用微課,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語文課文內容是豐富多彩的,但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閱歷和認識水平有限,導致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存在不少疑難。微課以它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學性,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提高教學的質量。學習不僅僅是單純的教與學的活動,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表明,學生的情感和感受也同樣重要。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對情境的創設,充分考慮學生的真實感受,為學生創設出與自己實際生活相關的情境,從而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尤其是對于一些相對來說角色較為復雜、理解有困難的課程,進行形象化的情景教學非常有效。
如教學《白楊禮贊》一文時,文中有一句重點句“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边@句話點出了白楊樹的精神,是作者禮贊它的原因,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象征。但是對于我們南方的學生來說,平時所見的都是低矮茂密的闊葉樹,較難理解這句話。那么,語文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白楊禮贊》的微課程,就可以比較直觀形象地向學生展示出白楊樹的外形,同步插入教師的解說詞,即是下文對白楊樹的描述語句。經過這些分析,學生終于體會到白楊樹的精神,逐步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二、利用微課設計教學情境
設計教學情境是語文教學中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通過合適的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致能夠得到有效的激發,從而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微課可以將抽象的語文知識具體化,并且教學內容短小精悍,可以為學生創設出十分豐富的教學情境。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對教學目標和教學手段有明確的認知,然后利用微課的形式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思考。
比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階段為學生播放春天的景色的圖片,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投入到課文內容的學習當中。在帶領學生朗讀課文時,可以播放一首歡快的背景音樂,為學生渲染一種歡樂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有更好的課堂體驗,并對課文內容和中心思想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水平。
三、利用微課進行形象化的情景教學
學習不僅僅是單純的教與學的活動,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表明,學生的情感和感受也同樣重要。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對情境的創設,充分考慮學生的真實感受,為學生創設出與自己實際生活相關的情境,從而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尤其是對于一些相對來說角色較為復雜、理解有困難的課程,進行形象化的情景教學非常有效。利用微課的教學模式,能夠將抽象的語文知識以更加直觀和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再加上微課本身時間短、容量小,能夠有效的將教學活動融合進去,從而充分的模擬出相關教學情境,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望江南》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網絡技術,合理地進行情景規劃,通過相關視頻進行導入,并配合相應的背景樂,在教學開始之前為學生進行播放,學生能夠感受到畫面中主人公的形象和營造出來的情緒,從而讓學生深入理解詩中的內容,體會主人公復雜的感情。
四、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是直接影響學生能否取得理想的語文成績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學生獲取大部分知識和技能的主要場所,因此教師群體對于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問題頗為重視。微課的核心理念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用視頻的形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基礎上緊湊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層次分明、有的放矢的視頻播放來提高教學效率。對此教師可設計相應的課堂教學視頻,將提前收集的學生預習情況和教材內容相結合,以此作為設計視頻內容的主要依據并在課堂上進行播放,而后根據學生的當堂反饋情況進行補充教學,將零散的知識點整合起來,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深入理解。
如在《桃花源記》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已提前通過課前預習視頻對該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有大致了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微課視頻內容主要是根據預習視頻細化重難知識點。對此教師在該課時的課堂視頻中,片頭先為學生展開一幅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美景,配以悠揚舒緩的音樂,將景色與文章內容一一對應,令學生真實感受“落英繽紛”“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美妙,緊接著視頻中對重難點詞語、句子、典故進行詳解,最后教師利用剩余課堂時間為學生解疑答惑。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微課視頻為學生創造合適的場景引導學生學習,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缺乏情景再現的缺點,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五、結語
通過微課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學生能夠對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有更好的把握,從而提升學習效果。微課的教學方式雖然還在探索階段,但是微課的教學優勢相較于傳統已經十分明顯。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各環節中合理地應用微課教學,能減輕教師的部分教學壓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為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做出有效貢獻。教師必須從教學方式和思想上改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馬峰.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6,(4):59-59,45.
[2]姚永勝.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有效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A5):78.
[3]張佳茗.初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及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49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