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面向產出教育理念的教學管理機制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提升工程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基于面向產出的教育理念,圍繞課程教學目標評價、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專業培養目標評價、課程體系修訂、畢業生跟蹤反饋辦法、行業與企業專家參與等關鍵問題,設計出相應的教學管理制度。由相關責任人定期負責實施,并將結果反饋給教學環節,構建出閉環的教學質量持續改進體系。
  關鍵詞:工程教育;面向產出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1-0007-02
   一、引言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持續改進,是三大核心理念[1]。其中,面向產出的教育理念在20世紀90年代先后興起于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在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中,教育目標被分為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2]。在基于產出的教育理念中,專業必須對學生畢業時應達到的能力及水平有清楚的構想,并設計合適的機制保證學生達到預期目的[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網絡工程專業采用“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方法開展面向產出的教學。它根據學校和專業的辦學定位、社會人才需求等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而確定學生畢業時應達到的能力要求。通過對畢業要求進行指標點分解,將一個個細分的指標點落實到各門必修課程中。據此,核心課程組負責人或課程負責教師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的各環節進行設計,以支撐該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課程考核環節的設計與實施,須保證對學生的學習產出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性評價。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評價,一方面是教師課程教學質量持續改進的依據,另一方面,也構成對學生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的基礎。通過對畢業生畢業要求達成情況的評價,綜合校友、用人單位反饋等,對專業的畢業要求進行改進;同時,定期對專業培養目標進行完善與改進。利用這種方式,定期反饋,持續完善,形成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改進回路。
  二、面向產出的教學評價
  課程教學目標評價方法中,指出專業需要定期對培養方案中設置并開設的課程目標達成情況進行評價。評價方法包括修課學生調查問卷法、課程考核過程分析法、課程成績分析法、尺規分析法四種。任課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性質、內容等采用其中一種進行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調查問卷法的核心思想為,針對每個課程目標進行六級等級評價,并分別賦予5—0分的分值;統計內容包括:課程目標、等級、加權平均成績(GPA)等。根據調查結果統計加權平均成績。所有課程目標的GPA歸一化為0—1,其平均值作為本課程的達成度結果。課程考核過程分析法的核心思想為,根據教學大綱,以各教學環節的考核材料、成績單為基本依據,逐一計算課程目標達成度。各考核材料是否可以作為課程評價依據由學院教學工作委員會判定,并給出明確結論。課程成績分析法為核心思想,課程考核結束后,采用課程總評成績平均值經過歸一化處理,作為本門課程的目標達成度。尺規分析法主要針對實踐類教學課程,由教師按照尺規標準,設計針對各種實踐教學環節的尺規評價表,對學生的能力達成度進行評價。學期末,課程授課結束后,各專業根據計劃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方法對課程目標達成度進行評價,并制定各課程的改進建議;各專業根據課程目標達成結果,形成專業課程目標達成結果分析報告。
  在課程體系修訂方法中,修訂的依據主要來源于第三方評價、在校生評價、畢業生座談和專家意見反饋。評價結果由學院教學工作委員會進行分析,制訂課程體系修訂方案。第三方評價中,采用以麥可思等為代表的第三方評價機構發布的報告等,收集對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反饋。在校生訪談中,主要由在校生對當前的課程和課程質量實施評價,重點評價課程設置,包括理論和實驗的搭配比例、課程教學內容意見等。畢業生座談主要由畢業生從自身學習經歷出發,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課程體系內容進行評價,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專家意見反饋主要是聘請本行業資深教育專家和知名企業工程師等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分析,提出修訂建議。
  在專業畢業要求評價方法中,主要采用課程目標達成支持法和應屆畢業生調查問卷法。課程目標達成支持法,是在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的基礎上,根據畢業要求指標點支撐矩陣及權值,計算畢業要求的達成度。應屆畢業生調查問卷法,是通過調查問卷法自我評價畢業要求達成情況,得出專業畢業要求整體達成情況。評價對象為應屆本科畢業生,評價周期是每年一次。在每學年第二個學期,由學院統一組織各專業開展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各專業制定本專業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方案,報學院教學工作委員會審核;各專業根據評價方案組織開展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專業形成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匯總報告,提交學院教學工作委員會審核。各專業結合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報告,制定畢業要求修訂意見或建議。
  專業培養目標評價主要包括合理性評價和達成度評價。合理性評價依據包括培養目標與社會發展和變化需求的吻合度、培養目標與工程技術發展需求的吻合度、培養目標與學校定位之間的吻合度、培養目標與專業定位之間的吻合程度。通常采用往屆畢業生反饋和用人單位反饋法對培養目標的合理性進行評價。培養目標達成度評價的主要目的在于評價專業學生畢業5年左右,經過實際工作的訓練和自我學習,是否達到專業預設的培養目標。評價方法與合理性評價方法類似。
  三、畢業生跟蹤反饋
  畢業生跟蹤反饋主要是為全面、準確地了解畢業生的工作現狀和發展情況,了解畢業生對就業工作的總體評價以及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的滿意程度,提高就業服務水平,改進我院各專業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設置,促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緊密結合。調查主要通過網絡問卷調查及實地訪談的方式進行,輔之以畢業生座談會、校友座談會、優秀校友報告會等,每年11月啟動,覆蓋所有專業的畢業生。它要求參與率不得低于80%,有效樣本率不得低于40%。
  四、校外人員參與人才培養
  為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貫徹“以學生為中心”、面向產出的教育理念,吸引具有豐富工程實踐及管理經驗的企業人員參與計算機學院專業人才培養,充分發揮企業在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方面的作用,依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特制定“積極引入行業、企業專家參與專業人才培養的實施辦法”。遵循按需聘請、動態管理的原則,所聘請專家熱愛教育事業,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符合學校師德規范要求,原則上應具備國家評審的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或從事相關專業技術與管理工作五年以上。聘請專家主要參與培養方案修訂、課程建設與教學、企業實踐、畢業設計等環節。
  五、結論
  本文論述了面向產出教育理念的教學管理機制設計。它遵循“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原則,針對課程教學目標評價、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專業培養目標評價、課程體系修訂、畢業生跟蹤反饋辦法、行業與企業專家參與六個關鍵問題,設計并制定了相應的制度。通過明確責任人和實施周期,定期開展相關工作,對教學過程各環節進行質量監控、反饋,并持續改進,從而促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林建.工程教育認證與工程教育改革和發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2]朱琳.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J].文化學刊,2008,(1):115-121.
  [3]顧佩華,胡文龍,林鵬,等.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頭大學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626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