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高中體育教學培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標準中,對高中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對于高中體育教學來說,教師要從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入手,借助于有效的教學改革措施,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幫助學生認識到終身體育意識對其未來發展的影響,從而增強學生滿足學生身心健康需要的積極性。
關鍵詞: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終身體育意識;思路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0-0251-02
作為我國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發展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因此,要搞好體育教學科研工作,確保教育的針對性,實現教育目標。但通過研究可以看出,現階段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著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問題,這樣也就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發展。
一、終身體育的概念分析
終身體育實際上是從生命的開始到結束,主動接受體育教育,終身接受體育鍛煉,通過運用已經掌握的體育知識,以此來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真正將體育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說要在終身體育意識的指導下,參與到不同的體育活動中去,在實踐中實現體系化與整體化的目標。隨著終身體育的不斷提出,要將體育貫穿到人的生命中去,避免受到時間與年齡等方面的限制。在終身體育的影響下,也可以促使人們主動進行體育鍛煉[1]。
二、高中體育中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現狀
1.對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認識不足。就現階段的高中體育教育而言,教師觀念的缺失降低了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也缺乏對體育學習與鍛煉的意義的深刻理解。使得在高中教學中雖然開展了體育教育,但是學生卻難以全面地掌握好體育知識與技能,難以滿足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目標。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教師過分關注學生的體育技術教育,并沒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運動能力出發,這也會減少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同時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2]。
2.體育鍛煉習慣的不足。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需要面對非常大的升學壓力才能進入理想的學校,這樣就必須縮短體育鍛煉的時間,甚至采取直接放棄體育鍛煉的方法。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可以看出,時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數相對較低,很多學生基本不進行鍛煉。所以從這一層面上來講,也就充分證明了學生體育鍛煉活動缺乏主動性,難以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3.課程內容的不足。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對高中體育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確保教學內容要從生活實際入手,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一些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依然以傳統的籃球教學或是田徑教學等為主,這樣也就使得體育教育的時代性嚴重不足,如在教學中教師并沒有融入網球以及跆拳道等內容,這樣也就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教學內容嚴重落后的影響,使得學生的體育知識與學習欲望不斷降低,從而對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產生出了不利的影響。其次,部分教師長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教學中仍然采用固定式教學模式。這樣也就使得教學組織與準備千篇一律。如在準備活動中教師習慣性要求學生采取慢跑或是體操等,這也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對體育學習產生心理沖突,從而降低訓練的效果。
4.設備的不足。體育教師開展教學的基本設施是體育器材,充分證明了體育器材在體育教學中的優勢。但在一些高中體育教學中,雖然投入了大量的設備,也能夠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但受教學場地等因素的限制,造成了教學效果與質量并不理想??梢哉f,學??臻g的范圍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一些學校缺少體育場地,獨立的體育場館也比較缺乏,這樣也就使得教學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難以培養好學生的體育習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
1.選擇合理教學內容。首先,我們必須做好理論指導工作。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堅持體育理論的指導,提高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識,保證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夠滿足他們的運動需求,幫助學生掌握好鍛煉的方法。所以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組織學生做好理論學習工作,確保理論教育能夠讓學生明確體育鍛煉對自身未來發展的影響與意義,從而主動地進行體育鍛煉,為實現終身體育提供支持。在開展理論教育時,還要確保教材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點與難點知識展示在學生的面前,以此來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好體育知識,延伸知識的視野。其次,要做好教材的選用工作,確保教材能夠滿足學生的認知規律。想要做好體育理論教育,要從教材的選用出發??梢哉f教材的安排能夠幫助學生明確體育鍛煉對自身的價值,所以教師要及時向學生傳授鍛煉的原則與方法,幫助學生臟我好運動損傷的預防與處理方法。此外,還要保證所選用的教學能夠滿足這一階段學生的年齡與性別特點。由于男女在生理與心理上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入手,以此來做好有針對性的教學工作。如對于男生來說可以選擇一些對抗性相對較強的內容,而對于女生來說,則可以從生理與心理特點出發,安排其開展柔韌性與協調性較強的內容。
2.利用競賽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老師的教學內容產生了濃厚興趣時,他們才能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去。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清楚認識到體育興趣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正處于心理與生理不斷完善的階段,但是受到青年初期的影響,在求知欲與求勝心上也相對較強,通過早期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體能水平,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游戲或競賽來學習。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在開展同于教學設計時,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出趣味性與競賽性相對較強的游戲,激發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借助競賽的影響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認識,產生出積極的情感,實現長遠發展的目標。在體育競賽意識的參與下,能夠確保學生可以全身心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同時也可以鍛煉好學生的體育意識,加深對體育知識的理解。學生只有在學習中獲取到成功的體驗,才能產生出學習的欲望,才能表現出濃郁的學習興趣。
3.實施有效教學方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清楚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體,因此,我們應該以終身體育教學為目標,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然而,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長期影響,現階段體育教學存在諸多問題,也影響了現代教育的發展。在現代教育興起的影響下,體育教育逐漸開始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方法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實現了與時俱進的目標,通過不斷地更新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4.應用合理評價方式。在傳統評定方法的基礎上要從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入手,運用好內差異評價方法。也就是說要將評價對象的過去與現在進行對比,或是可以從相關側面入手,做好比較判斷評價。在這種評價方法下,我們不僅可以調查學生的發展和變化,還可以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挖掘學生的潛力。通過實施這種差異化的教學策略,可以切實培養學生的能力素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在教育改革的影響下,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高中體育教育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好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習慣,同時還要借助目標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認知,為自身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實現長遠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宋雷.淺談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J].新課程:中,2015,(10):67-68.
[2]趙偉.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4,(07):55-5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6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