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高中語文課程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國不僅地大物博,而且有幾千年的文化傳統。雖然傳統文化對提升學生文學素養有著深遠的意義,但由于外國文化近年來迅速在網絡上傳播,高中生的三觀和傳統文化素養受到了影響。如何將傳統文化運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中,是目前整個教育界關注的焦點。語文教學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借助語文課程進行傳統文化教學,讓學生從對歷史文化懵懂厭棄,轉變為熱愛甚至是癡迷。
   一、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素質
  高中語文教學中古詩文是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學習古詩文的時候困難重重,脫離了參考書和工具書,無法進行獨立思考。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加入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教學輔助,有助于學生對文言文和古詩詞形成更深刻的理解,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精髓。
  首先,教師不能單純地將講解基礎知識做為教學的唯一內容,雖然教材中的課文多是節選部分,但是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課文中沒有涉及到的歷史背景、事件和人物補充出來,這樣不僅能夠讓課文內容更加豐富飽滿,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深切感受歷史文化帶來的震撼。
  其次,語文教師除了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外,還要不斷進行自我素質的提升,使教學內容多元化,在對基礎知識進行鞏固的同時,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脫離參考資料,身臨其境地感受傳統文化的內在智慧。例如,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一課中,教師除了讓學生標記出廉頗在知道自己有錯后主動負荊請罪的品質,以及藺相如不計前嫌、顧全大局的胸懷的句子外,還可以邀請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人物。通過情境創設詳細分析兩個人的性格特點及故事背景,能夠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學生通過表演對傳統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豐富課外生活,與教材多面結合
  探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學生除了學習教材內容外,還可以參加實踐活動。古詩詞雖然篇幅較短,但是想要讓學生順暢地理解其內涵,并且背誦下來,并不容易。古詩詞蘊含的不僅有道德倫理,還有民俗文化,學習古詩詞不僅能夠觸碰到古人的三觀,而且能夠感受到文人墨客的高尚品格。如學?;蛘甙嘟M定期舉辦該文化有關活動,小到古詩詞朗誦,大到參觀文化展覽甚至表演,活動結束后由學生以小組的方式來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的課外生活豐富多彩,而且還能夠結合課本,讓學生增加對于該文化的認知及學習。在高中語文課本中,古詩詞是展現該文化的途徑之一。所以,想要體會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化,不僅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發現詞句中作者的思想,還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發現其內涵。
   三、活躍課堂氣氛,感受文化氣息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教師不再單純依靠板書和教材,多媒體對語文教學有巨大幫助。雖然基礎知識的積累有利于語文知識的學習,但有個愉快的課堂氛圍也是學好語文的關鍵。語文雖然教材多選用經典文章,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辦法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價值和含義進行擴展和延伸,導致學生對傳統文化無法理解透徹,也限制了學生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的提高。教師在課堂上通過音頻、視頻、圖片等方式引導學生置身于課文的意境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而且對理解傳統文化也有很大的幫助。在《林黛玉進賈府》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影視劇《紅樓夢》片段,讓學生通過影視演員塑造的人物了解“身量苗條、體格風騷、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掛眉梢”的王熙鳳到底是什么樣子。有了影視劇人物的對比,學生體會到清代章回體小說的美學和文化,再延伸到當代的“紅學”研究,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聯系經典傳說,深化課堂教學
  雖然新課改一直提倡以學生為本,摒棄傳統教學方式,但是在高考升學的壓力下,高中語文基礎知識依然是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傳統文化的教學上,教師一味地對文言字詞和句子進行講解,忽略了文言文中包含的傳統文化知識,學生除了死記硬背以外,根本不會對其產生任何興趣。傳統節日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幾乎每一個節日的背后都有一個典故或傳說。由于高中語文教材的篇幅限制,文言文多節選自名著的經典部分,學生沒有太多時間查閱大量的國學名著,只能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進行學習。教師可以根據節選文章進行知識的擴展,使學生在缺失對原著的閱讀下,能夠有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例如,在學《離騷》一課時,教師可以用投了汨羅江的屈原為鋪墊講述端午節的由來,然后再對其創作的歷史背景和所學內容進行講解。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其他節日的來歷進行搜集,并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而且能夠起到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的作用。
  綜上所述,語文和傳統文化一樣有一層神秘色彩。想要在語文教學中融會貫通傳統文化,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活動中,還要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輕松氛圍下,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在與教師的默契配合下,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永昌縣第一高級中學(7372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884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