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中的鋼琴音樂藝術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托納托雷(意大利著名導演)執導、埃尼奧·莫利康(意大利著名作曲家)作曲的一部極具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的音樂影片,堪稱時代經典之作。《海上鋼琴師》一片中將爵士鋼琴音樂的藝術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鋼琴音樂貫穿整部影片,對劇情的推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謂功不可沒。本文旨在探析《海上鋼琴師》中的鋼琴音樂運用及藝術價值,以期推動我國鋼琴藝術的發展。
關鍵詞:鋼琴音樂;《海上鋼琴師》;電影音樂;主題
中圖分類號:J61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9)04-0081-03
電影是不同時代的記憶,隨著思想觀念的演變,人們對于電影的好壞評判也不斷發生變化[1]。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除了選擇具有時代特征、能引起共鳴的題材內容外,還應給觀眾帶來足夠的視覺、聽覺感官沖擊體驗,關注細節致力打造完美的綜合效果[2]。音樂的使用正是為了從聽覺上感染觀眾。《海上鋼琴師》作為一部經典的鋼琴音樂影片,其配樂完美融入了人物特征及故事情節中,增強了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強化了電影的主題和思想。
一、經典影片《海上鋼琴師》的創作背景與劇情簡介
?。ㄒ唬﹦撟鞅尘?
電影《海上鋼琴師》與《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并稱為“回鄉三部曲”[3],創作于1998年,改編于亞歷山德羅·巴里科(意大利作家)的同名小說,在我國也被譯作《聲光伴我飛》或《傳奇的1900》。導演托納托雷與電影配樂大師莫利康在先前的《天堂電影院》和《命運之力》中就有過密切合作,且作品受到觀眾認可和好評,這兩部影片中背景配樂都具有極為深厚的內涵和強烈的感染力。兩位天才創作大師在電影《海上鋼琴師》中再一次密切合作,為觀眾呈現了一部電影界的傳奇作品,完成了意大利電影史上的藝術三部曲。影片以兩次世界大戰作為時代背景,電影配樂選用的都是當時極其流行的爵士樂。爵士鋼琴音樂歡快奔放,表達著戰亂年代人們內心深處對自由的渴望,深受人們喜愛。
?。ǘ﹦∏楹喗?
《海上鋼琴師》以倒敘的方式,從麥克斯的回憶視角切入,借第三人稱講述了一位從未登上陸地的天才鋼琴師孤獨傳奇的一生。麥克斯是一位倫敦青年小號演奏家,迫于生計將自己的樂器典當,臨走前請求樂器店老板讓他最后演奏一次。演奏期間老板被音樂感染,播放了一張破損的唱片,而唱片恰巧是麥克斯的好友、主人公天才鋼琴師唯一留存下來的鋼琴音樂記錄,回憶順理成章展開。弗吉尼亞號是行駛于倫敦至美國的一艘巨大的郵輪,輪船燒爐工人丹尼在1900年的第一天撿到一個棄嬰,取名1900。由于出生后被棄于郵輪,1900注定是個沒有國籍的孩子。故事開頭就說明1900對于人們而言是不存在的,他沒有合法的身份,因此不斷受到質疑和蔑視。8歲那年,1900的養父丹尼意外去世,隨著1900一天天長大,他驚人的鋼琴天賦逐漸顯露。1900的鋼琴演奏無師自通,且具有即興性,感染力十分強烈。杰尼是當時的爵士樂始祖,自認為無人可比,聽說1900的傳聞后特地前來挑戰,以鋼琴對決,但以失敗告終,1900的故事便更具傳奇色彩了。1900從未離開過郵輪,也始終不肯下船,在錄制第一張也是唯一一張唱片時被窗外一位女孩吸引,即興彈奏了一首溫婉動人的鋼琴曲,卻沒能將唱片送給她,也沒能和女孩一同下船。1900也曾有過下船的想法,在一一告別站在旋梯上時,他卻停下了腳步,他情愿與被炸毀的郵輪一同沉沒海底。麥克斯離開了弗吉尼亞號,在戰爭結束后得知郵輪即將被炸毀,他不顧阻攔瘋狂地尋找1900,因為他堅信1900還在船上。最后,隱藏在角落的1900現身,與麥克斯進行了最后一次交談。1900一生都在弗吉尼亞號上度過,他認為只有郵輪才是他該生活的地方,只有鋼琴才能表達他內心的情感。1900拒絕了麥克斯下船的請求,與郵輪一起毀滅,而這一切也成為麥克斯永遠的秘密。
二、《海上鋼琴師》的鋼琴音樂藝術探析
?。ㄒ唬╀撉僖魳诽赜械拿缹W因素
音樂的藝術價值在于它對情感的豐富表達,任何有價值的音樂都是演奏者情感的寄托,若只剩下單調、空洞的音符和聲響,那么音樂將不是音樂[4]。鋼琴音樂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它以情感人,追求演奏者與聽眾的情感共鳴。例如貝多芬的《悲愴》鋼琴奏鳴曲滲透著理性,旋律優美而不悲傷,更多表達的是英雄氣概;肖邦的鋼琴獨奏《夜曲》清緩中透漏出一些沉思,有恬淡、平和、寂靜、幽瀾的特點;而我國賀綠汀先生創作的鋼琴曲《牧童短笛》,則具有鮮明的中國田園風格,旋律積極、激烈又舒緩,表達出革命樂觀主義情懷??梢?,鋼琴音樂強調演奏者的個人情感及藝術魅力,同時也重視忽視環境、氛圍的作用。從鋼琴音樂發展史來看,鋼琴演奏范圍廣泛,可以用于表達情感,也可以用于描述現實,印象派鋼琴音樂的創始人德彪西(法國)就認為,鋼琴是喚起人們對似真非真美好事物想象最好的樂器。鋼琴音樂更能激發演奏者的音樂創作意圖、激發欣賞者的藝術想象能力[5],是表達個人感情極為重要的手段之一。正因如此,鋼琴音樂才被廣泛應用于電影之中,起著表達電影主人公的內心情感、烘托氣氛、感染觀眾的獨特作用。
(二)鋼琴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
1.對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刻畫
電影中不同的角色都有不同的生存環境,對1900來說,大海上的郵輪和鋼琴即是其全部。故事發生在20世紀,爵士樂是當時的主流音樂,因此1900的演奏也深受爵士樂影響。主人公1900的成長環境和接觸的人和事導致了他無拘無束而又孤獨的性格,他的演奏多是即興發揮,與自我風格一致。一個深夜,郵輪上的人們都被還是孩子的1900的鋼琴演奏吸引,船長雖也被音樂震驚、打動,但還是訓斥他沒有規矩。1900則大聲回應:“去他媽的規矩!”顯然與他的音樂一樣,他不喜歡被標準和規則約束。
2.對故事背景和氣氛的烘托
背景音樂在電影中使用很廣,主要用于烘托氣氛、渲染情感。背景音樂的選擇因電影的題材、風格而定,它在整部影片中不占主導地位,通常不會超過主體而存在,也不會刻意為觀眾所知,而是在故事發生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觀眾的思想和情緒,可以說是是電影中的“配角”。電影配樂大師莫利康喜歡用色彩性、交響性的背景音樂[6],使影片畫面感和音樂旋律恰到好處地結合,在細微之處顯示出優雅風情,把觀眾帶入劇情。例如《海上鋼琴師》里郵輪上的人們看到自由女神像時采用了雄壯的管弦音樂,結合大海、人群仰視的場面,表達了人們對自由女神的崇拜以及終于到達目的地——美國難以掩飾的激動興奮之情。1900想要將唱片送給心愛的女孩,反復練習要說的話時背景是柔情的鋼琴音樂,猶如1900的內心;1900面對女孩猶豫不決,聽聞她和朋友的對話后得知她是一位友人的女兒,音樂由慢到快,以襯托1900心情的變化。 3.對電影主題思想的深化
研究電影的發展史上不難發現,優秀的電影音樂往往比電影流傳更廣,更能深入人心,因為音樂的傳播比影片容易得多[7]。電影角色的塑造需要不同元素的配合,如語言特色、標志動作、著裝風格等,鋼琴音樂也是其中的一個元素。主人公1900缺乏與人交流的能力,不會用語言表達內心的情感,因而電影中沉默的大海、沒有生命的鋼琴就成了他的標志。影片中,1900凝視著窗外無邊的大海演奏鋼琴,雖無語言出現,但鋼琴音樂足以展示他的內心世界。1900能準確地猜測出周圍形形色色人的經歷、想法、情感等,他一邊猜測,一邊彈奏鋼琴,演奏出符合對方情感、能打動對方的音樂,這是用音樂與人交流。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音樂在深化《海上鋼琴師》主題上發揮著獨特作用。
(三)《海上鋼琴師》中鋼琴音樂的藝術特點
《海上鋼琴師》中的鋼琴音樂為爵士音樂,包容性、自由性、抒情性是其最顯著的藝術特點。
首先,莫利康在電影配樂中并沒有單純使用爵士鋼琴音樂,以使主人公1900的無師自通、沒有經受過專業指導的傳奇性更具可信度。1900演奏的鋼琴音樂既古典又通俗,顯示出《海上鋼琴師》配樂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大量使用爵士鋼琴音樂,因爵士鋼琴音樂特有的音階與和弦,使其更加優美動聽,直抵人的心底。莫利康巧妙地將爵士鋼琴音樂與古典音樂交織在一起[8],為主題音樂注入了恰到好處的現代元素,用以描繪主人公充滿傳奇的人生經歷和豐富的內心世界,完美詮釋了1900的一生。在那個年代,爵士音樂雖是主打音樂,但風格更加多樣化。麥克斯暈船時,1900隨海浪起伏演奏的鋼琴音樂、與爵士樂始祖杰尼鋼琴決斗時的演奏以及唱片中純真初戀的音樂,風格各異,特色鮮明。
其次,爵士鋼琴音樂的精髓在于即興演奏,即興演奏被認為是演奏者必備技能[9],在影片中,1900的鋼琴演奏就說明了這一點。1900的一生都是在弗吉尼亞號上度過的,終日與大海相伴,自由自在,不受規則約束。他對音樂有著獨特的感受和理解,有著自成一體的創作和彈奏方式。以插曲《Magic Waltz》為例,從一開始1900由降E大調主和弦引出平靜優美的旋律,而后隨著船身劇烈晃動不斷旋轉,音樂旋律也隨之變化,形成豐富的層次,節奏明快,給人們以激動和振奮的審美體驗。
第三,縱觀整部影片,鋼琴音樂都是來自主人公純真內心世界,因此不論是演奏還是背景音樂都具有強烈的抒情性。在音樂電影中,故事情節離不開音樂的渲染和鋪設[10],每段音樂都表達著相應的人物情感或主題。影片中主人公1900隔著窗戶注視心愛女孩的插曲采用《Playing Love》,少年單純的心靈首次出現悸動,這種情愫隨著女孩的活動若隱若現,時而溫柔時而激動,旋律也溫情動人,隨著主人公內心的變化而變化。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是一首溫柔的、質樸的關于初戀的“愛的旋律”。
?。ㄋ模╀撉僖魳返乃囆g應用價值
鋼琴音樂是各類音樂中觀眾最為熟悉的,鋼琴演奏旋律豐富,節奏變化莫測,因此用于展現人物內心更貼切、更精準。一部影片一旦被注入了鋼琴音樂,整體品質都會得到顯著提高。從音樂器來看,音樂電影中鋼琴使用最多[11],類似影片還有《想飛的鋼琴少年》《鋼琴課》《布達佩斯之戀》等。鋼琴音樂能夠給人一種高雅的藝術享受,應用于電影,對其品味和審美價值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覷。音樂是電影藝術構成的一個重要方面,鋼琴音樂在《海上鋼琴師》中的應用征服了觀眾,影片感染力極強,也是其成為經典之作的有力支撐。
電影《海上鋼琴師》中幾乎每一個場景和情感表達都有鋼琴音樂參與,不論是環境創設,還是人物塑造,或者對主題思想的傳達,鋼琴音樂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2]。鋼琴音樂既是獨立的藝術形式,又是一部成功的音樂電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逗I箱撉賻煛肥且徊繉撉僖魳烦晒\用其中的音樂影片,稱之為“傳世經典”當之無愧。
參考文獻:
〔1〕任淑婧.《海上鋼琴師》:論音樂欣賞中的情感體驗[J].芒種,2017,(04):88-89.
〔2〕江博.電影《海上鋼琴師》的音樂特色研究[J].芒種,2015,(20):101-102.
〔3〕馮安君.淺析音樂在電影中的敘事功能——《海上鋼琴師》電影音樂分析[J].作家,2012,(12):207-208.
〔4〕李楊,宋辰.電影《海上鋼琴師》中的鋼琴即興藝術淺析[J].北方音樂,2013,(12):40.
〔5〕劉立立.《海上鋼琴師》電影音樂賞析[J].戲劇之家,2017,(06):149.
〔6〕侯可心.電影《海上鋼琴師》中鋼琴音樂的特點及分析[J].戲劇之家,2017,(18):128.
〔7〕安國棟.聲音的詩情——《海上鋼琴師》電影聲音解讀[J].藝術科技,2017,(11):160.
〔8〕竇悅文.電影中鋼琴音樂的藝術詮釋功效探究[J].音樂時空,2016,(04):73-74.
〔9〕王敏.音樂中的精靈:爵士鋼琴——《海上鋼琴師》中的鋼琴音樂[J].電影文學,2012,554(05):143-144.
〔10〕周雪.《海上鋼琴師》中鋼琴音樂藝術價值賞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4):119-120.
〔11〕楊曉霞,陳肯.音樂在電影《海上鋼琴師》中的匠心獨用[J].藝術研究,2016,(01):82-83.
〔12〕焦奕博.從《海上鋼琴師》看爵士音樂在電影配樂中的應用[J].藝術評鑒,2017,(07):143-145.
(責任編輯 徐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9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