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版初中英語教材詩歌閱讀教學設計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版“Go for it!” 英語九年級教材引入了詩歌作為閱讀文本。文章以九年級教材 Unit 7 Section A 的“Mom Knows Best”為例分析英語詩歌教學模式,從詩歌語境和語言意境入手,設計詩歌教學。在英語詩歌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精神品質,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素養。
  [關鍵詞]英語詩歌;教學設計;初中;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9)13-0030-02
  新版“Go for it!”初中英語教材增加了詩歌內容,為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學素養提供了材料。普通英語文章的閱讀策略和閱讀設計顯然不適用于英語詩歌閱讀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對詩歌進行解剖式的分析,“解”來“解”去,詩歌被肢解得七零八落,沒有了韻味,失去了美感,詩的完整性也遭到了破壞,而學生感覺枯燥乏味,興趣索然。英語詩歌教學要如何教,學生讀詩要怎么讀是本文要解決的問題。詩歌,以其簡練的語言深刻、細膩地傳達人們的思想情感,表現人們豐富的心理活動。對學生來說,閱讀英文詩歌是通過語言的藝術,喚醒內在的情感,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
  在新版“Go for it!” 初中英語教材詩歌閱讀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從如下方面著手(以九年級Unit 7 Section A 的“Mom knows Best”為例)。
  一、激趣設境,初讀詩歌有“畫面”
  1.熟悉話題,入景入情
  在導入環節,學生聽英文歌The Mom Song,從那些年媽媽的搖籃曲到沒完沒了的叮囑嘮叨,一一回憶從小到大媽媽立下的條條家規,感受母愛的偉大。教學片斷如下:
  Brain storm: speak out your family rules which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song as many as you can.同時把這首歌的歌詞顯示在屏幕上,方便學生學以致用,有效地正確地表達。
  這個環節下來,基本上每位學生都有話要說,且都能說會道。
  2.以情激情,如歌如詩
  在導入環節,讓學生觀看英語版的沙畫《時間都去哪兒了》MV,那樸實無華的歌詞直達人心底,將父母之愛表達得震撼人心,舒緩的旋律又讓這種愛慢慢地流淌,再配上英文字幕,學生情不自禁地跟著畫面深情地朗誦歌詞。這為后面的文本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朗誦之后,教師將沙畫停留在某個片斷,讓學生隨圖識詞,用語境和圖片幫助學生回答教師的提問:What did your mother do when you cried/fell/made mistakes/failed in the  exams?...引導學生學會表達:give me warm arms to sleep in, run through the field, keep me from danger, give me a hug,lift up, awful dreams, talk back loudly,shout back angrily...
  二、感知詩歌整體,賞讀詩歌有“空間”
  1.賞讀詩歌,細細領悟
  課前,播放詩歌朗誦的錄音,第一遍feel the poem by listening,要求學生合上書,閉上眼,靜靜地聽錄音。課文配樂朗誦如此深情,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
  第二遍,要求學生看著文本聽,看懂文意,體會文中的美好。
  第三遍,要求學生跟讀,不暫停,不打斷。課文讀到第三遍,奇跡出現。學生們情不自禁地深情朗誦,完全忘我。
  音樂停了,學生意猶未盡,筆者趁機設置問題:Why does your mom know you best?然后,深化主題,即原文答案提示句:“...for me she wanted only the best!”
  在這個反復誦讀過程中,通過先閉眼再睜眼,讓學生走進詩境,帶著好奇,慢慢地理解和感悟。不分析,不打斷,不打擾,使學生入景入情,通過模仿朗誦者的語音、語調、語氣,張開想象的翅膀,走進文本,產生心靈的共鳴,開啟尋找詩意和情懷之路,走進詩歌的殿堂。
  2.細品文本,深究細敲
  詩歌作為一種文學體裁,最大特點就是語言凝練、情感豐富。筆者在帶領學生欣賞詩歌時尤其注重情感的滲透,無論是在讀前活動還是在細讀文本階段,都設計了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情感認知的問題,讓學生“有話好說、有感可發”。
  比如,7個排比句的任務分別通過“我”成長過程中的哭哭鬧鬧、跌跌撞撞、忐忑不安、舉棋不定,引出母親的焦急與難過、安慰與陪伴,讓學生感受到母親才是最了解“我”的那個人。
  Finish the sentences below:
  When I was a tiny baby, my mother...
  When I was tired and hungry, my mother...
  When I was two, my mother...
  When I fell and hurt myself, my mother...
  When I was seven, my mother...
  When I was nine, my mother...   When I was a teen, my mother...
  有了前面朗讀的輸入,這個環節7個句式的輸出就非常的流暢。
  三、設計賞讀形式,品讀詩歌有“亮點”
  英語本身是一門飽含感情的語言,只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為了講解知識點而把文本肢解得支離破碎,讓美麗的英語失去了它原有的韻味。在學生體會到詩歌中豐富的情感之后,筆者引導學生在富有節奏的朗讀中,感受、發現這首詩歌的語言特色,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用合適的語言形式對詩歌進行翻譯。
  1.理解詩歌內涵,提煉翻譯標題
  標題的翻譯是全文翻譯的重中之重,標題是文章中心思想的高度凝練,而詩歌更是如此,標題既要譯得符合詩歌反映的情感,更要譯得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因此,筆者要求學生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翻譯標題。下面是學生翻譯的標題摘選:
  直譯版:媽媽最了解我
  文言版:知子莫若母
  深情版:她傾盡所有的最好
  文藝版:這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
  催淚版:最懂我的人
  2.讀寫結合,詩歌讀后有“贊點”
  詩歌與其他題材的一個明顯區別在于它往往會采用排比句展現某種語氣勢態。這首詩中作者用了大量的這個句型:“When I was..., my mom... But I...”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形式,相互探討,翻譯詩歌。摘選如下:
  當我嗷嗷待哺,整夜哭鬧,她陪伴身旁,偎我歌唱。
  當我饑腸轆轆,疲憊不堪,她喂我吃飯,擁我入眠。
  當我跌跌撞撞,穿梭麥田,她憂我危難,護我安康。
  當我摔倒受傷,哭泣失望,她給我擁抱,賜我力量。
  學生的翻譯內容準確、句式工整、通順明白、朗朗上口。學生的思維在碰撞,情感在泉涌。學生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在翻譯中詮釋了母愛,同時他們也看到了母親為自己能夠健康成長所付出的一切。
  筆者趁機提問,讓學生思考并寫下來:
  T:How did the writer feel when his mother didn’t allow him to do this or that?
  S1: Mum is wordy(嘮叨的).
  T: Mum is wordy, but she truly loves you. And, how do you think the writer feels about his mother now?
  S2: I think he feels sorry and regrets what he has done.
  T: I think so. He feels guilty. Do you agree he also thanks his mother?
  S3: Yes.
  T: So he feels grateful too.
  學生通過詩歌解讀、情感碰撞、心靈催化后進一步進行語言提煉、組織,深入感悟詩歌,了解作者另辟蹊徑的描寫角度,領悟詩歌中偉大的母愛。
  四、拓展賞讀廣度,閱讀詩歌有“經典”
  教師應給學生推薦教材以外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立足教材文本,閱讀課外優秀詩歌文本,加深對英語語言文化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身體驗,展開想象,啟發他們拓展運用所學語言,這樣不僅可以使詩歌內涵得到豐富,更可以使學生對詩歌文本的理解從平面走向立體,從而使學習活動從文本走向生活。
  拓展文本一:(《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語言輕盈柔和,形式精巧圓熟,詩人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墒沁@首詩的唯美英文版你讀過嗎?)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拓展文本二:
  Never give up,
  Never lose hope.
  Always have faith,
  It allows you to cope.
  Trying times will pass,
  As they always do.
  Just have patience,
  Your dreams will come true.
  So put on a smile,
  You’ll live through your pain.
  Know it will pass,
  And strength you will gain.
  綜上所述,詩歌閱讀的教學設計,要把學生引到詩歌里面,與美好心靈、美好自然對話。英語教師自己要愛讀詩,在詩歌領域廣泛涉獵,不斷充實自己。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化繁為簡,引導學生在詩歌的理解中與之情感交融,在鑒賞中遇見美好,要不斷挖掘和提煉詩歌中的育人價值。師生讀語言,讀文采,讀情感,讀出詩歌之美,讀出生活之美,享受課堂之美。
  [   參   考   文   獻   ]
  [1]  王薔. 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原則、目標與路徑[J]. 英語學習,2017(2):19-23.
  [2]  李佳穎.談英語教學中的英語詩歌教學[J].教育探索,2015(3):69-71.
 ?。ㄘ熑尉庉?nbsp;  周侯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98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