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途”優先OR“興趣優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這是一例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學生如何選科的咨詢。來訪者在選科問題上與父母發生了分歧,繼而求助心理老師。心理老師運用霍蘭德職業興趣測驗、MBTI職業性格測驗和職業價值觀測驗,并輔以訪談,使來訪者進一步明晰了自己的興趣、性格、職業價值觀等。在此基礎上,心理老師建議來訪者對欲從事的職業對應的生涯人物進行訪談,并見習體驗自己希望從事的職業,深入了解了未來職業的真實情況及其需要的條件。據此,來訪者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在心理老師的幫助下,他的父母也最終同意了來訪者的選擇。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興趣;性格;價值觀;生涯訪談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15-0048-04
2018年秋,重慶市正式宣布加入新高考。在這樣的背景下,高2021級的高一學生就面臨選科的問題。按照新高考的模式,選科對于高考填報大學、選擇專業意義重大。然而要做到科學理性地選科,只有通過對學生開展系統的生涯規劃教育,使其了解自己的興趣、氣質、性格、價值觀等,然后再了解專業、大學和職業的相關知識,才可能真正地做好屬于自己的選擇。然而,在選科的過程中,不少家長會對學生的選科進行干涉甚至控制,從而影響學生做出客觀理性的選擇。本文就是一則學生與家長選科意見有分歧的咨詢案例,心理老師通過努力,最終幫助學生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科目。
一、案例的基本情況和分析
1.基本資料
阿華(化名),男,16歲,高一,獨生子。長相清秀,個子較高,身體素質較好。通過了解得知,他的學習成績比較好,處在同年級的中等偏上水平。他的性格處于內向和外向的中間,在班上的人際關系一般,雖然不喜歡主動與同學交往,但是也有幾個知心朋友。一直以來,他對文科興趣比較濃厚,特別喜歡讀歷史和考古類的書籍,對歷史厚重的旅游景點情有獨鐘,游遍全國比較知名的歷史博物館,歷史學科成績不錯,希望報考考古學專業。他的職業理想是當一名優秀的考古學家,希望一輩子和文物打交道。
2.咨詢主題
阿華第一次到咨詢室求助的時候,主要原因是他為自己究竟選擇哪幾門選考科目發愁。其實,他比較喜歡去做考古學家,認為這個職業既是他的夢想,也和他的優勢學科和性格比較符合,因此,他打算選擇政史地這種傳統的大文科作為自己的選考科目。但是,他的父母強烈建議他學習理科,報考醫學專業,將來從事醫生這個職業,因為他的父親就是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母親也是一位出色的婦產科醫生。父母都認為孩子做一名醫生比較不錯,而且是男孩子。雖然醫生這個職業壓力大,但是社會地位較高,收入也不錯。此外,救死扶傷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阿華心里十分矛盾,在選科方面與父母分歧太大,為此煩惱不已,主動前來求助。
二、咨詢方法和過程
根據阿華的基本情況,我利用霍蘭德職業興趣量表、MBTI、職業價值觀等理論知識,結合我校生涯規劃的相關活動,制定了咨詢計劃和各階段目標。
1.第一次咨詢
阿華恰恰是我上生涯規劃課的學生,我們之間關系良好,所以,在簡單的寒暄之后,便開始了咨詢。
咨詢師:有什么我可以幫助你的嗎?
阿華:下學期開學后不久可能就要確定選考科目了,我心里很矛盾,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咨詢師:你因何矛盾?
阿華:就是在選考哪些科目上和父母發生了沖突。其實,我的成績一直都不錯,只要保持目前的學習狀態,以后考一個重點大學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填報專業上,我想學考古學。然而,我爸媽堅決反對。他們的理由是,學考古學這種冷門的專業,對于一個男生來說沒什么意思,尤其是收入很不理想,沒有“錢途”。而且,我的性格也不太適合,因為考古嘛,需要一個團隊才可以搞定,性格不外向肯定不行,等等。所以,他們堅持讓我去學醫,說他們也是醫生,聽他們的話,絕對不會吃虧。還說,天底下的父母誰會害自己的孩子呢?
咨詢師:聽你這么說,我覺得你是在選擇專業上和父母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阿華:嗯,是的。
咨詢師:目前在新高考制度下,填報專業和選考科目密切相關。比如,如果你要學考古學,需要選擇比較偏文科的選考科目;而如果你要學醫,則需要選擇偏理科的選考科目。
阿華:對呀,所以我特別矛盾。在他們的堅持下,我甚至有點動搖自己的選擇。我開始懷疑自己,我究竟適不適合填報考古學專業呢?
咨詢師:我可以幫你做進一步的自我了解,幫助你在認識自己和專業、職業的基礎上,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考古學專業,并選擇對應的學科組合。
阿華:太好了,老師。我正需要您的幫助,因為我目前暫時無法說服父母同意我的選擇,因為我拿不出明確的理由。
隨后,我向阿華介紹了職業規劃的程序、過程、目的、所用技術和規則,并共同協商制定咨詢方案,確定咨詢目標:
?。?)進行標準化的評估,對結果進行解釋,引導阿華進行全面的自我探索;
?。?)阿華實地進行職業生涯人物訪談和職業體驗,之后再度進行自我評估,初步確定自己的選擇;
?。?)進一步和家長溝通,表明自己的選擇,在心理老師的幫助下,雙方達成一致的意見。
2.第二次咨詢
本次咨詢中,我對阿華進行了標準化評估,讓他做了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和MBTI性格測試、職業價值觀測試,在此基礎上,再輔以訪談,以此來幫助他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性格和職業價值觀等。
?。?)職業興趣。阿華的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得分最高的三個類型分別為IRC,即研究型、操作型、常規型,此外,藝術型得分相對較高。交流發現,阿華是一個喜歡思考問題的人,對于古文物、古建筑、考古等都表現出了很濃厚的興趣,并開展了一些小研究。此外,他的動手能力較強,在學校組織的乒乓球比賽中曾獲得過不錯的成績。 ?。?)性格。阿華的性格為內向、感覺、思考、判斷。從測評結果看,他喜歡獨立思考,做事專注,關注細節,嚴謹,有計劃;能夠比較客觀地看待身邊的人和事物,有原則,比較理性;做事情喜歡有計劃,有安排。就性格而言,他適合在傳統的穩定的環境中工作,開展對事物的研究,獨立地思考一些問題。
?。?)職業價值觀。咨詢師對阿華進行職業價值觀的測試以及訪談,發現他對于內在價值十分看重創造性,希望能夠在探索過去的事物中找到新的東西,而對于外在報酬維度方面,聲望是他比較看重的,其次是生活方式。簡單地說,他對物質的追求不是很強烈,對自己做這件事是否有意義和感興趣,表現得很強烈。
通過以上分析,阿華對自我的認識更加客觀全面。但是,要實現理性選科,還需要進一步認識專業、認識職業。
于是,我給他布置了兩個任務:
第一個任務是上網進一步搜索考古學專業的開設狀況。這個在相關大學的網站上就有,如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都有這個專業??赏ㄟ^登錄大學網站,詳細了解專業的報考要求以及學習的主要課程和就業去向等信息。
第二個任務是讓他利用假期去當地的博物館或者考古所進行生涯人物訪談,并見習體驗考古工作者的具體工作。因為對于職業的認識,只是停留在信息層面顯然不夠,最佳的認識職業的方式莫過于親自去體驗和感受。依據人職匹配理論,通過零距離地感受對應的職業,有助于個體“感知”自己以后是不是適合這個工作。畢竟,只是開展相關的心理測驗,并不能完全說明適合從事該職業。
我們約定,當他把這兩個任務完成后,再繼續進行選科方面的交流。
3.第三次咨詢
首先,阿華講述了自己從大學官網上查找到的考古學專業的培養目標、主干課程以及就業方向,對于考古學有了更充分的認識,并認為這些都是他感興趣和可以接受的。
接著,他講述了自己假期去博物館和考古所見習體驗的幾點感悟:
一是博物館的工作主要是日常管理、藏品管理、研究利用和展示宣傳,并不是經常到處去購買文物。
二是在考古所開展的考古工作比較辛苦,尤其是田野考古工作可能會讓你深刻地體會到遠離城市的不便利,體會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體會到考古工作的繁瑣冗雜,并非是以前想象得那樣輕松,當然也不是完全枯燥乏味。
三是在這兩種地方上班,不管是博物館,還是考古所,工資水平都不是太高,肯定不是一個賺錢的職業,相比醫生的收入,差距十分大。
四是對學歷要求比較高,如果要去考古所的話,至少需要研究生學歷,且偏向于男性。
通過搜尋高校關于考古學專業的要求,以及他零距離對博物館和考古所的工作人員的采訪和對相關工作的親身體驗,再結合自己的特點,他覺得自己的確適合報考考古學專業。最后,我建議他下次帶上父母到咨詢室來進行最后一次咨詢。
4.第四次咨詢
在咨詢室中,阿華和他的父母如約前來??吹贸鰜?,他的父母很重視孩子的選擇。阿華的父母率先說出了自己的疑慮,覺得考古學專業屬于冷門,就業情況不是很好,待遇也不是很理想。對于他們的擔心,我表達了理解。與此同時,我也向他們詳細講解了高中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知識,讓他們明白: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找到最適合他的選擇,而不是讓孩子遵從我們覺得不錯的選擇。就如他們讓孩子選擇學醫,但是孩子根本不喜歡,那么,即使孩子在父母的高壓下選擇了學醫,我相信,孩子這一生未必能過得幸??鞓?,也難說他能做一名優秀的醫生。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溝通,阿華的父母轉變了自己的觀念,表示愿意尊重孩子的選擇,前提是這個選擇的確適合孩子,且孩子喜歡。
緊接著,我讓阿華向他的父母展示了他做的各種測試的結果、他搜集的考古學專業的相關知識以及他去博物館和考古所親身體驗所獲得的信息。綜合這些信息,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阿華比較適合學習考古學,他可以按照考古學對應的選科要求選擇合適的學科組合。
阿華的父母表示同意,并在我面前表態,愿意無條件地支持孩子去學習自己想學的專業。這一刻,阿華心花怒放。
三、咨詢的反思與感悟
生涯規劃咨詢是對來訪者在規劃自我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運用咨詢技術和方法,協助來訪者進行自我探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心理和行為上更好地實現積極轉變的過程。綜觀本咨詢案例的始末,我有以下幾點感悟和啟發:
一是本案例的來訪者因為自己的選擇和父母有分歧而前來咨詢。來訪者的問題不是簡單的選科,背后其實還有一個職業價值觀的問題。阿華看重的是興趣和理想的實現,所以想讀考古學,雖然對應的職業收入不理想;但是他的父母看重的是職業的薪酬,所以建議孩子學醫,收入高。類似這樣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不是少數。這表明,在對高中生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的過程中,不單是要針對學生,還需要針對家長開展相關的教育。作為心理教師或者生涯規劃師,當學生和家長在選科選專業上發生分歧時,更應該幫助學生和家長一起來協調。在協調中,強調最終的決策要依據學生的個人特質,比如性格、氣質、價值觀、能力等因素,也要了解所選科對應的專業和職業。讓家長和學生都知情的情況下,再來做出理性的選擇。個別家長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選科,或者讓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心愿,這些都是需要我們關注的。
二是在對學生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的過程中,相關的各種測驗只能作為參考。對學生的評價,還需要綜合采取多種方式和手段,比如可以詢問學生的任課老師、家長、同學和朋友對他的描述和評價;對專業和職業的認識,不能僅僅停留在網絡信息或者自我感覺上,更應該創造機會,零距離了解和體驗,這樣才能做到全面客觀。最后,綜合所有的信息,幫助學生做出一個科學理性的決策。
三是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一方面,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實踐和探索。生涯規劃的個體咨詢是對團體生涯教育的一個重要補充,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個別學生在選科選專業方面的困惑和煩惱,從而幫助學生做出更理性的選擇。另一方面,這項工作還需要得到有關教育部門、學校、家長乃至社會的大力支持,從而使得生涯規劃教育能夠真正地幫助學生選擇一條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路。
?。ㄗ髡邌挝唬褐貞c市銅梁中學校,重慶,402560)
編輯/于 洪 終校/梅 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7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