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實驗是科學研究的基礎,也是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更是激發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精神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提高科學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方法。
  一、精心做好課前準備是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1.備教材
  教材在課堂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因人而異,因為不同的老師、不同的學生對教材的利用情況都不盡相同,所獲得的結果也有所區別。教師在處理教材時,往往受到個人教學風格、學生特點以及教材本身特色等因素的影響,最終得出不同的教學效果。那么,備教材就是要鉆研教材,分析課標,找出教材留給教師的空間。
  2.備材料
  實驗課上課之前,必須做好材料準備工作,因為實驗器材以及實驗用品是一次實驗能否順利完成的基礎,此外,對于小學生而言,能否激起他們的實驗探究欲望,往往依靠的就是優質的實驗材料。所以,教師在上實驗課之前,必須要做好備材料工作,打好實驗課基礎。
  此外,教師還應當注意的是,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不可以忽略實驗材料的搜集工作。組織學生進行課前材料搜集,不僅能夠獲得更為豐富的材料,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實驗探究積極性,提升課堂效率,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搜集材料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深刻地體會科學探究的嚴謹性與趣味性,并且對實驗過程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
  3.備實驗
  實驗過程需要按照一定的實驗步驟來進行,但實驗的動態性也比較強,實驗現象的產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若是教師事先便能夠察覺到教材編寫的不合理之處,并在展開實驗教學過程中將其改進,課前先操作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在面對學生展開教學實驗時,也就能更加得心應手,實驗教學的效果也會有很大提升。
  以《熱是怎樣傳遞的》這個章節為例,其為向學生展示熱傳遞,開展的實驗中有一個是在鐵架臺上固定一根分段粘上火柴的鐵絲(火柴頭朝下),然后用酒精燈加熱鐵絲。學生需在加熱過程中觀察先滑落的火柴是哪一根。這個實驗里,粘火柴的材料,教材里寫的是蠟,但在實際操練過程中可以發現,蠟無法將火柴固定,鐵絲上粘上的火柴也是搖搖欲墜,學生并沒有成功展示實驗成果。而這其中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
  原來,要想蠟凝固并粘住火柴,需要先加熱蠟,將融化的蠟油滴在鐵絲上,才能夠粘住火柴。但實驗課程開展期時值冬日,蠟油凝固需要耗費很長時間,且沒有那么大的粘力,難以固定火柴。此外,實驗過程中,火柴頭朝下,上面又有硝,極易燃燒?;诖?,本人在課后換蠟為自行車軸潤滑油,即黃油,換火柴為牙簽,最終實驗非常成功,實驗結果一目了然。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我又嘗試著使用油墨,油墨的顏色會根據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實驗的效果更加明顯。
  二、轉變實驗教學學習方式是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1.把握好材料的呈現方式和時機,分層、適時、有序地呈現
  通過實際課堂可以得知,探究材料的使用與學生探究性學習息息相關,有些時候,如果一股腦兒地把全部的探究材料發放給學生,學生會有一種不勞而獲的感覺,不假思索地進行實驗,這就違背了實驗課程的目的。教學實驗課《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生動地體現了學生探究學習的目的性,此次實驗課所需材料有木塊、塑料泡沫、別針、牙簽、木塊、橡皮泥、蠟燭和胡蘿卜,但不同的是,老師針對這些物體的大小、重量分三組提供給學生進行實驗。第一次實驗就是普通的不同規格的物品,學生發現物體的沉浮好像跟大小、重量沒有什么關系;老師又提供了一批大小相同的實驗材料,實驗過后,學生得出結論說,重量小的物品容易浮,重量大的物品容易沉;接下來,老師第三次提供材料,是一批重量相同的物品,學生驚訝地發現,大的物體浮上水面,而小的物品沉沒了。這三次不同的實驗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一定的轉變,用實驗材料引導學生的創新性。
  2.提高實驗操作的規范性,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實驗安全
  在眾多實驗器具中,針對小學教學,所需器具不是那么復雜,一般會有溫度計、天平、杯子、砝碼、鑷子等。應該注意的是,老師在示范的時候,應該使用正確的方法讀取溫度計數據,具體要求有:讀數時不能拿出測量器具;讀取數據時,眼睛要與液體平面平齊。另外,在天平使用中應該注意,要用鑷子來放置砝碼。諸如此類的操作注意事項,老師應該以身作則,不能出現低級錯誤。
  3.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驗教學的重要保障
  如果學生對實驗課毫無興趣,從一開始就缺乏積極性,實驗課又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整個學習過程他能夠得到的幫助很有限,種種因素組合起來,會讓不感興趣的學生對實驗產生厭倦和抵觸,這樣不僅自己不能順利進行實驗,還會對其他學生產生消極影響。這時就需要老師出面積極勸導,鼓勵學生,向他展示實驗的趣味性。如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那么,這樣的實驗教學就事半功倍了。
  三、補充延伸,拓展實驗是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盡管學校開始設置了相應的實驗課程,在學校的實驗性學習時間是有限的,一節課只有四十分鐘,而學生的學習不是四十分鐘就能夠完成的。例如一個《種子萌發》的課程,種子的種植、生長、發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遠不是一節課能夠完成的,這時候實驗教學就與現實情況有了時間上的沖突,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積極發展家庭實驗教學,要將實驗帶出課堂。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都能夠加以注視,慢慢發現事物的變化。從各種變化中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后會萌發出一系列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需要學生自己不斷去發現和解決,這是課堂無法成就的。
  在小學教育中,老師和學校應該加強素質教育的意識,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個人興趣,以創新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吸引學生投入,有意識開展一些實踐性的活動和實驗課程。這需要老師的引導和學生的配合,兩者缺一不可。有些時候雖然按照要求開展了相應的實驗課程,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老師要從自身和環境中尋找原因,努力達到理想的實驗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蘇州市新莊小學  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08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