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對策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驗結合、并以實驗為基礎的實踐性學科,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實驗探究能力。這就對教師在提高學生實驗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要求。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教學理念,通過對實驗課程內容有策略地展開,在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其實驗探究能力,使學生通過動手實驗來提升觀察力,并加強實驗思維能力的訓練。本文結合當前化學教學現狀,就初中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作簡要分析并提出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教學策略
  
  初中是學生開始接觸化學的最初階段,也是培養其動手能力和探究性思維的關鍵時期。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黑板上畫實驗圖來講述實驗現象和實驗原理,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這種教學方式既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也不能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欲望,已不符合新時代課程目標的要求。針對這個問題,現階段的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驗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要增加學生做實驗的機會,利用對實驗過程的分析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一、 創建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化學許多理論知識都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包括宏觀的反應現象、微觀的分子運動和原子反應等知識,對學生來講,其既復雜又抽象,加上在上課時教師只講解理論知識,不僅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且在課堂上也沒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首先,在上課時教師要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里消除對未知事物的拒絕心理。然后教師可先利用簡易物理實驗顯示出的物理現象和趣味性的題目來提高學生注意力,如無色酚酞遇堿變紅、紫色石蕊遇堿變藍等。通過這些簡易實驗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這時教師再結合教學內容利用有趣的提示語去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使學生內在的求知欲被放大,進而使其主動地去學習知識。其次,教師要根據課本知識精心制作課堂內容,針對不同的知識點用不同的材料來豐富教學內容,如化學反應過程可利用動畫模型在PPT上給學生展示;對于反應細節可利用反應過程中的一些圖片來幫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等。并通過自身講解和播放的視頻逐步培養學生對化學反應中的影響因素和反映結果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并試著引導學生計算其反應速率和原料的消耗比。另外,為使學生主動思考問題,教師可把理論知識和實驗內容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在問題和實驗中建立聯系,如空氣中氧含量的測量、電解水實驗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建教學情景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顯著提升課堂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
  二、 明確實驗目的,指導學生認真實驗
  化學知識的建立是以實驗現象為基礎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地安排化學課程,要盡量安排學生多做實驗,在提高其動手能力的同時使其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首先,在上課時教師可先提出和實驗相關的問題,然后以問題為出發點引導學生進行理論上的計算思考,并結合答案引導學生探究該問題的實驗過程和實驗步驟以及最后應出現的實驗現象。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方案后,教師還要幫學生梳理整個過程。其次,在進行實驗前,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和實驗流程,還要讓其知曉實驗室的相關規則,以避免出現實驗事故。同時在進行分組實驗時,要注意把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和能力較弱的學生相互搭配,使學生在同一組內能互相分工、互換角色,最終能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在實驗結果出來后,教師還可讓不同實驗組的學生互相交流,以分享實驗經驗。如在“空氣中氧含量的測定”實驗教學時,教師可先講解實驗目的和實驗的基本特點,并引導學生用理論知識進行初步驗證。在學生得出結果后,教師再給學生分組使其進行實驗,必要的時候可給學生一些提示語。學生在做實驗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規劃和調整,使學生加深理解實驗方法和步驟。最后教師要對實驗進行總結,并給學生展示正確的、完整的實驗過程,讓學生比對兩次實驗流程,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完成實驗,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能達到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
  三、 聯系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新時代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實驗課程要有創新意識。對此教師在實驗教學時要聯系理論知識,在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要培養其創新意識。在理論課上教師可針對某一教學難點,在給學生講解一定的基礎知識后,幫助其建立大致的思維框架,然后再在班里成立學習小組,教師從旁指引和規劃,引導學生深入地研究問題本質,以解決好問題以及發現新的問題。在實驗課上教師給學生講清楚理論基礎以及實驗目標和實驗注意事項后,可指導學生自主地完成從分析、計算、設計再到實驗的整個過程,全方位地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創新意識。另外,教師要能把生活中的實例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講解出來,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課本知識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另一方面使學生提升感知力和科學素養,能以更敏銳的目光去認識這個世界。如在“高錳酸鉀制氧氣”實驗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學習實驗的基本步驟,結合理論知識將其可歸為查、裝、定、收、離、熄六個步驟,然后給學生解釋每個步驟的原因和結果。為有效培養學生的實驗創新意識,教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成立實驗小組,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使其在合作中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給其一個自由交流思想的空間。教師通過聯系理論知識進行實驗教學,在達到培養學生實驗創新意識的同時還有利于挖掘他們的創造潛力。
  四、 結語
  初中化學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對于學生來說,適當的理論教學加上大量的實驗探究始終是提高其學習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可加強實驗教學,結合理論知識嘗試從多角度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科學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梁錫超.淺談初中科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優化對策[J].科技資訊,2017(1):204.
  [2]李素軍.淺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相應對策[J].學周刊,2016(26):173-174.
  [3]王義堂.初中化學實驗研究教學方法的改進措施[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7):1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27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