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大綱從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出發,面向大多數學校和大多數學生,著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在教學內容方面,新大綱適當降低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較大幅度降低化學計算的要求,在適當拓寬元素化合物知識面的同時,加強了化學實驗,把演示實驗列入教學大綱的教學內容。
  關鍵詞:實驗教學;化學科學素質;創新能力
  充分認識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實采取措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一、目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反思
  中學化學實驗中大部分為演示實驗,約占實驗總數的9%以上。演示實驗又以驗證性實驗為主。這種實驗教學的常用模式是:實驗前教師明確講清有關的知識點,將實驗方案和步驟以及注意事項明確地教給學生,再進行演示實驗。然后再把實驗現象、結果與所講授的新知識作對應比較,最后由教師或學生做概括總結。
  從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角度看,長期、單一地選用這種實驗教學模式顯然是極不妥當的。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這樣的教學模式是與人的實際思維過程相悖的,它不能使人的創造得到發展,而只能使人的頭腦成為倉庫。而且這種情形與我國目前大力推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思路背道而馳,更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瘜W新課標在教育目標中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分列出來,強調教育的目的是多元的,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不是只重結果,也不只是進行單一智力的培養。這個根本性的變化,對培養新時期具有良好素質和競爭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培養實驗教學中的化學科學素質
  基礎教育中化學科學知識是學生認識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發展不可缺少的知識,這些知識涉及面廣,但難度適中或傾向簡單,化學實驗教學即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化學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獲得比較熟悉的實驗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在實驗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在選擇演示實驗時,應以突出教學重、難點為前提,以符合直觀、簡單、安全、可靠為基本條件,以規范操作為保障,以幫助學生實驗技能和科學態度及獲取化學知識為目的。如在利用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圖分析提示原子這一概念之前,如果演示一下氧化汞受熱分解的實驗,有利于學生以直觀事實為依據分析問題,從而形成原子這一概念。
  其次,學生實驗和簡單實驗設計及實驗習題是學生實驗技能形成很好的途徑。如學完氧氣有關知識后,可以讓學生總結鑒別氧氣的方法,學生可以列出以下方法:1、帶火星的木條;2、燃著的木條;3、點燃的硫等。此時,可引導學生分析方法3不可用,因為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氣體,污染空氣,對人體有害。1、2理論上都可以用,但1比2更簡單、方便。因此方法1為最佳。可以提醒學生,如果同時鑒別幾種氣體,通常用方法2。
  最后,學生實驗規范化也很重要。對學生操作不正確,應給予及時糾正,以防止學生形成錯誤操作習慣。因此,對學生的規范操作必須嚴格要求,特別是學生學習實驗基本操作時,應鼓勵學生按規范操作多練習幾次,相互監督,相互糾錯。教師要善于分析學生發生錯誤的根源,以便“對癥下藥”。
  三、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學生好奇心強,學習化學的動機往往是以滿足好奇心和感興趣為主的?;瘜W實驗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如何激發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并使這種“短暫”的興趣能夠穩定地保持并得以發展,從而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強化演示實驗教學
  課堂教學中的演示實驗,最能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在各章節中共安排了85個課堂演示實驗。這些實驗有的是對化學概念、原理的闡述,有的是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分析、驗證,有的則屬于實驗基本操作技能。
  例如在§1-4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教學中,對白磷的燃燒演示實驗進行改進,用球膽向燒杯的熱水中緩緩通入O2,可看到熱水中的白磷與O2接觸后,也開始燃燒產生火光。演示結束后,我請學生思考3個問題:①為什么銅片上的白磷能燃燒,紅磷不能燃燒? ②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條件才能燃燒? ③紅磷能不能燃燒?接著再補充演示紅磷燃燒的實驗,將少量紅磷放在鐵紗網上,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請學生觀察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最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歸納總結出燃燒的條件。學生反映這樣學既能理解,又記得牢。
  2、開發家庭小實驗
  新教材配合教學內容共設置了13個家庭小實驗。家庭小實驗的引入使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它對激發學習興趣、鞏固知識技能、培養能力、開發智力起到一定作用。當我第一次向學生布置緒言課的家庭小實驗--觀察蠟燭色態、構造及點燃時的現象,并與課本第5頁習題3配合作為家庭作業時,學生感到很新奇。而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實驗——用玻璃杯、飯碗和小蠟燭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第7頁演示實驗1-1的改進),學生開始產生興趣,大多數學生在家里動手做了這個實驗,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到課堂上七嘴八舌詢問老師,經過簡要解釋和指導后,有的同學回家又重復做了這個實驗,一旦做成功了,其興奮之情自不必說,學習化學的興趣也隨之激發出來。
  3、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實驗活動
  組織化學興趣小組是開展課外活動的很好方式,興趣小組活動除了舉辦擴展課內所學過的知識內容的專題講座外,還以做化學趣味實驗,制作實驗教具、組織參觀、進行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展開。在小組活動中盡量發揮學生的特長,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多實驗。結合教學實際,指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如學習§3-1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時,要求學生調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嗎?請問你們父母,在他們當學生時,這條河是不是像現在這樣臟?”學習§1-4燃燒和緩慢氧化時,課后布置學生到汽車加油站、倉庫觀察“嚴禁煙火”標志,到車站了解哪些物品嚴禁帶上火車。還開辟了“廚房中的化學”實驗課題,讓學生利用家庭廚房里現有的物品進行實驗、觀察,如觀察沒擦干凈的鐵鍋、菜刀表面留下的銹;用久的熱水瓶膽和燒水壺內沉積的水垢;比較食鹽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將雞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觀察蛋殼表面產生的氣泡以及限用廚房內的用品來鑒別精鹽和堿面(NaHCO3)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感到化學就在自己身邊,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他們關心自然、關心社會的情感。
  總之,化學畢竟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形成基本操作技能和樹立、培養科學態度的過程,教學中應重視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丁健琦:新課程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之我見[J].考試周刊,2007(13).
  [2]黃圖倫:多媒體設備推動化學教學更形象化與生動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7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