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一股巨大的力量,也就是潛能。如果能把潛能引發到化學實驗的創新上,那么還怕學生學不好化學嗎?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所做實驗的設備、儀器、藥品等要具備,實驗室的各項設施要完備;創造一種創新的氛圍,要讓學生動起來,特別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認識到實驗創新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化學實驗的創新潛能。下面就如何激發學生化學實驗的創新潛能談點體會。
一、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1.重視思想教育,要讓學生樹立化學實驗創新意識
要讓學生明白自己擁有無限的潛能。這些潛能如果能夠激發出來,化學實驗創新肯定動力十足。
我們知道,改變的力量來源于決定,要想改變學生,就必須讓他們對自己動手能力感到不滿,特別是在化學實驗創新上不太滿意,要有未來一定是在化學實驗的創新上成為佼佼者的決心,一旦下定決心,就要堅持不懈,就必定會成功。
2.要讓學生了解到化學實驗不創新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而學會了創新是非常快樂的事
我們想要逃離痛苦的力量,遠遠大于想要得到快樂的需求。所以要讓學生了解到如果堅持現在的行為――不創新化學實驗是要付出代價的,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例如,不會創新,化學學科成績不會很好,會影響其他的科目成績的提高、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后會影響自己在老師、家長、同學們心中的地位,會讓他們對自己失望,自己也為自己的不爭氣而悔恨,會讓別人認為自己很笨,沒有能力。教師要盡量多舉例子讓學生明白,當今的社會是一個創新的社會,不創新前途不會光明,化學實驗是培養創新能力的一種方式,化學實驗會創新,其他事情逐漸也會創新,因為道理都是相同的。這樣,學生才會有想逃離這個痛苦的愿望,才會采取行動讓自己在創新實驗上多下工夫。
有了痛苦,學生才有逃避痛苦的力量,這好像有人在后面推自己。為了加速學生前進的步伐,還需要有人在前面拉,這個人就是追求快樂的力量。所以,教師還需要讓學生知道化學實驗創新是多么快樂的事情。這樣,有人推,有人拉,學生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3.要不斷強化痛苦和快樂的兩股力量
直至讓他們感到化學實驗不創新是痛苦的,化學實驗創新是快樂的,要讓這種行為成為習慣,這樣才能達到永久的效果。
二、教師的做法要創新
1.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訓練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力首先要求具有思維的創造性,思維的創造性就要勇于質疑,只有在質疑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創新。在實驗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思考,敢于提出問題,還應注意理論基礎和技能培養,因為實驗試題的設計有不少內容都來自于基礎,但學生真正要把每一步操作做得科學規范,那就必須具有較扎實的化學實驗操作能力。在實驗中特別是演示實驗中適當提出擴散性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觀察、辨別、領悟能力。因為演示實驗,最能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教師要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規范、實驗現象明顯、分析表述準確簡練。對部分演示實驗裝置或實驗操作還要適當的補充和改進,以增強實驗效果。
2.注重實驗改革創新,激發學生創新潛力
教師在實驗中應鼓勵學生對實驗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這樣既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又能促進學生對化學理論、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且通過對學生有步驟、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3.關注家庭小實驗,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化學與家庭生活等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系,家庭小實驗的引入使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它對激發學習興趣、鞏固知識技能、培養能力、開發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在布置家庭小實驗的時候可以要求每一位學生準備一個家庭小實驗記錄本,把所完成的實驗項目、日期、觀察到的現象、得出的結論與所學知識的聯系等詳細記錄下來,并適當檢查,既可以發現問題,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比如,向學生布置緒言課的家庭小實驗――觀察蠟燭色態、構造及點燃時的現象。在講完空氣這一節布置學生作家庭小實驗――用玻璃杯、飯碗和小蠟燭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使學生開始產生興趣,提出問題。又如,在我們講完分子和原子后向學生布置在一杯水中加入糖塊――到糖溶化的前后體積的測試的家庭小實驗可加深學生對分子間有間隔的理解。又如在講完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的知識后可布置一個用木炭來做吸附冰箱、柜子里的異味的家庭小實驗加深學生對碳單質的性質的理解。家庭小實驗的開發,不僅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使學生擴大了視野,培養了學生對化學的興趣,鍛煉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還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且由于它們與課堂教學內容同步,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起到促進作用。
4.注重交流和合作,發展學生創新能力
實行合作學習,可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設置的探究實驗,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促進學習的遷移。如,我們在氧氣的制法的實驗中可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組讓他們自主選擇藥品儀器組裝制取氧氣,并讓他們來評價一下誰的更好。讓同學們在探索中、比較中得到提高。如在學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二氧化碳的不能燃燒、也不支燃燒的性質后??煞纸M讓學生利用家中的物品來設計一個實驗來讓證明這幾點性質,比賽看看哪一組的設計得更好。然后通過教師的評價和學生的反思成果與不足,這樣慢慢會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促進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發展。
實踐證明,教師注重實驗的創新與探索,給學生留出了思維的空間,增加學生獨立設計、獨立操作實驗的機會,是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提高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我們要努力營造寬松的環境,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各環節,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創新教育,激發學生創新潛力,用創新教育的觀念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人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