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課堂實驗教學的延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突顯科學探究、訓練科學方法的有效途徑,是培養科學態度的必由之路。課堂教學中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在時間、空間及儀器和藥品選擇上都十分有限。鑒于此,我倡導并引導小學生把科學課堂實驗延伸到家庭生活中去做進一步的探索,保證了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開展科學實驗,從而彌補常規科學課堂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足,實現人人參與、人人發展、人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小學科學 培養能力 科學創新
家庭小實驗是學生在家中,從日常生活用品中,尋找一些易得藥品和儀器,進行簡易的實驗。家庭小實驗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內容多變、方法靈活等特點,每個學生都可以動手操作,深受學生喜歡。所以我們應充分發揮家庭小實驗的這一功能,組織學生做好家庭小實驗,這樣既彌補了傳統的實驗教學的不足,又培養了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
一、家庭小實驗取材方便,設計簡單。
“壇壇罐罐當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奔彝バ嶒灡M可能的采用簡單直觀的儀器,用較少的實驗步驟并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家庭小實驗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實驗場所的選擇:
在選擇實驗場所時,應根據所要開展的實驗活動,如進行種養殖活動,可以把實驗室放在陽臺上或平臺上;可能存在著一定危險性的,實驗時會產生異味,實驗過程可能產生副作用的,則可以放在儲藏室或閣樓里;而一些簡單的制作活動,則可以放在自己小房間里??傊?,家庭實驗室的創建,要做到因“內容”而宜,因“家庭”而宜。[1]
2.實驗材料的準備
在家庭實驗中,沒有現成的儀器和藥品,這就需要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尋求性能相似的代用品,無疑會讓學生動手、動腦。首先,引導學生準備有關儀器,解決實驗儀器問題。例如: 用小日光燈管封底或筒狀玻璃藥瓶作試管,將飲料瓶從距口2/3處截斷,上半部分作漏斗,下半部分作燒杯。其次,引導學生準備"化學藥品"。例如,家中可以利用的食鹽、食醋、淀粉、小蘇打、石蠟、木炭等,還可以利用小食品包裝袋中的干燥劑制石灰水。從藥店或商店買些藥品,如碘酒、化肥、膽礬、稀鹽酸等。
3.實驗環境的布置:
實驗室的布置要強調個性化、實用化,做到科學性、可行性,小到可以一個實驗箱,大到一個房間。其實一張工作臺,加上一條椅子和一個架子,則是比較理想的一種布置方式。此外,還要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理想,給小實驗室起個雅趣的名稱,這非常需要,也別有趣味。
4.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開展家庭小實驗并堅持下去,教師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教師應做好家庭小實驗的指導工作:
?。?)適當推薦一些小實驗,打開學生實驗思路。
家庭小實驗是學生自主選擇課題,自主尋找材料,自主實施研究的活動。但這并不是說,不要教師的指導,教師無須指導,事實證明,反而更需教師的指導,更顯指導的藝術性,特別是家庭小實驗剛實施的階段,尤其需要得到教師悉心的指導。這不但可以打開學生的實驗思路,而且能給學生以借鑒之用,讓學生在類推中學會提煉研究課題。
?。?)鼓勵設計一些小實驗,提高學生實驗能力
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設計出適合家庭開展的小實驗,只不過因學生平時不善于觀察,觀察到了不善于提煉罷了。如果教師能鼓勵學生勤于觀察,培養學生善于提煉,那學生一定能設計出適合自己研究的課題。
?。?)組織交流一些小實驗,發展學生實驗素養
對于一些學生難以預想的影響實驗效果的因素要提前向學生說明。學生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 因此,每次實驗后教師都應及時安排時間答疑,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共同分析,耐心解答;教師應正確處理好課堂實驗和家庭實驗的關系,注重實驗基本操作的教授,認真做好每次課堂實驗,以確保家庭小實驗知識的來源。
二、家庭小實驗的教學意義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科學過程中,對實驗具有濃厚的興趣。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就可以極大地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做好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做好家庭小實驗,或適時地布置一個家庭小實驗,可保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長久不衰。這樣,對教和學都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
開展家庭小實驗既是對所學知識的一種鞏固,又是對所學知識的一種延伸。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家庭小實驗,一是可以驗證自己對所學知識掌握鞏固情況,二是可以發現更多的疑問,促進自己進一步的學習。例如在講完“懸濁液、乳濁液、溶液”后,指導學生自己完成課后的家庭小實驗,學生通過自己動手,驗證并鞏固了所學知識,同時也發現了新的問題:為什么植物油能溶于汽油而不能溶于水?這些問題為以后的學習埋下了伏筆,既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對于演示實驗,學生只看不做,沒有動手的機會;對于分組實驗,因為條件所限,大部分學生也得不到動手的機會,這對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是一個很大的缺陷。家庭小實驗完全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學生可以在家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獨立設計,獨立操作,獨立完成實驗,使自己動手操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因此,家庭小實驗是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所不能代替的,是對課本知識和其他兩種實驗的有效補充。
開展家庭小實驗,在學生中開設家庭科學小實驗,極大地拓寬了科學教學的視野, 在學生的腦海中科學從神秘舞臺走進了現實的生活,提升了科學的親和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種前提和背景下,認真準備和做好每一個家庭小實驗就是一次極好的課堂教學的延伸;因為它需要深入的學習學科的知識,然后自主的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尋找實驗用品,自行解決所碰上的問題,自行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然后再從中升華所學的知識,培養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方勇.家庭小實驗科學大作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3):26-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8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