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問題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問題教學法是現代初中語文教學使用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它從語文知識實踐角度進行教學,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問題教學法從問題直接切入,能讓學生快速掌握語文知識。因為問題教學法的多變性,不僅能鍛煉學生思維,還能引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 問題教學法 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077
問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克服的困難,也是學生語文學習的一種考核方式。問題教學法將對學生學習會產生消極影響的問題,轉變成為能夠產生積極影響的教學方式。在問題教學法中,問題是教學中心,教學內容不僅研究如何解決問題,還利用問題促進學生思考,從問題中舉一反三等等,多樣化內容展開多樣性教學,開發學生學習系統,提高教學效率。
一、利用問題教學法解決學生語文學習問題
問題教學法是教師利用問題,進行教學引導培養學生徹底掌控問題的能力。許多學生在初中學習語文時都會遇到問題,這些問題給學生學習制造了困難,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進步。問題教學法針對學生學習情況,將問題引導到教學中,將問題變成對學生學習有積極作用的教學方法。有的時候,教學為學生解決了學習問題,但是只是解決了表面上的問題,問題根源并沒有消除。就拿語文閱讀來說,學生常被語文分析問題困擾。語文材料的各種分析角度都在教學中被一一列舉過,但是學生依舊在語文閱讀分析上存在問題。這就是因為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問題沒有被消除,所以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留下了問題隱患。問題教學法并不是簡單的解決學生語文問題的教學方法,而是用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培養學生解決閱讀問題的能力。在采用問題教學法進行語文閱讀時,教師先用問題做“魚餌”,引起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同時再調動起學生的思維,對語文閱讀問題進行思考。教師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不是以教學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為目的,而是以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最終教學目標。問題教學法具有針對性,學生哪方面的語文知識掌握得較差,便能用同類型的問題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力。最終語文教學中的各種問題,都被教學解決并轉化成極具有效的知識掌握方法,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二、利用問題教學提升學生思維
每個學科都有它獨特的思維方式,學生只有形成相應的語文思維,才能跟上語文教師教學的腳步。這就好比學習古詩詞時,要用古詩詞的理解思維;進行語文寫作時,要馬上調動寫作思維教學;遇見考察語文字詞時,要換成語文字詞的學習思維。針對性思維方式,開展針對學習。教師用提問的方法進行教學,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上將思維打開,還讓語文教學更加流暢,教學內容銜接更加緊密。語文字詞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學生如果字詞量足夠,不僅可以游刃有余地解決考試中的語文字詞問題,還能有效提高語文閱讀、語文寫作、語文古詩詞等學習。在問題教學中,學生思維逐漸趨于獨立,有助于學生自主思維成長。學生經過問題教學,對每個字詞的運用都熟練于心。學生思維的成長帶動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以往學生學習語文是為了考試,而在問題教學中,考試對學生來說只是反省自身學習的途徑。從考試中尋找學習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問題教學增加學生的思維內容,思維有更多發散空間,幫助學生繞開呆板化的學習模式,幫助學生創建靈活的語文學習模式。
三、圍繞問題展開多樣語文教學
問題的多變性帶來了語文教學的多樣性,多樣性的語文教學為學生增加多種學習體驗,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問題教學法與其他的教學方法共用,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問題教學法與自主教學結合。初中學生正處在快速成長的階段,教師選擇獨立性較強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尋找問題,既提高了學生應對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課前預習是學生必做的語文學習工作,教師在之前給學生留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加深學生的預習印象。學生在預習完過后,將自己的預習理解與教師的提問結合,提出新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既落實了學生的語文預習工作,也為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進一步探討做足了準備。教師將語文問題作為課堂探討的主題,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關系。就拿語文字詞教學來說,在一般的教學方法之下,學生的語文字詞學習總是反反復復。一些??甲衷~,經過多次教學,學生依然會出錯。教師無法時刻關注學生的字詞學習情況,為了打破限制,讓學生的字詞學習取得突破性提升,教師利用問題教學促使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監督,相互提高。初中語文教學圍繞問題還能展開各種知識辯論活動,積極促進學生學習活力,提高教學效率。
四、問題教學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力是新時代學生學習必須具備的能力,它不僅能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更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問題是學生學習創新的來源,學生從問題中對自己的學習產生更加清晰的認識,然后再創新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問題在學生創新時起推力作用因為學生自身知識與能力的不足,當遇見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他們會突破自我,創新新的方法解決問題。創新是學生優化語文學習的途徑,當學生累積的語文知識,掌握的語文學習方法,不能解決遇到的新問題時,學生便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尋找新的方法。學生在開始學習語文時,教師便開始有意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讓學生利用問題舉一反三。創新能力是支持初中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從一點點的創新到大的學習創新,每次創新都伴隨著一個問題被解決。除了學習創新之外,一些教學創新的任務也可以交給學生。因為語文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教學的受眾,有些時候他們創新出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更為顯著。像是語文課堂通常以講解語文知識為主,但是學生在這種講解教學方式下的學習效果并不好。那么,教師就可以邀請學生一起參與教學創新,創新出以知識講解和知識實踐并行的語文教學課堂。創新需要學生有強烈的學習需要。當學生遇見問題時,他們想要解決問題的心理便是一種需要,他們想學習、想掌握、想會運用更多的語文知識,這種想法便促使著他們去創新。學生學習方法存在問題時,學生用創新的方法優化學習,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問題教學法以多樣、多變、新奇的教學效果,為初中語文教學貢獻了很大一份力量。教師將問題教學與多種語文教學方式結合,能提升學生學習思維,引導學生學會獨立學習,創新學習。問題并不是壓垮學生學習的最后一根稻草,問題也并不可怕,只要教師運用正確的問題教學方式,問題便會變成不斷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