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反思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教與學的實際需求,想要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更為順利的突進,就必須要不斷的進行教學改革。而反思教學法能使初中語文的教學改革更加深入,能更好的提升初中語文教與學的質量。為此,本文先對反思教學法的內涵、特點、重要性進行了探討,然后對反思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實踐舉措進行了探討,旨在探尋出最佳的反思教學途徑,為學生們的全面性發展奠基。
  【關鍵詞】反思教學法;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11-01
  傳統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只會阻礙教學改革的步伐,而反思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能夠推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可以讓教師從以往的“經驗型”教師向“學者型”教師轉變,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進行更為有效的指導,能更好的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為此,深入分析與研究反思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
  一、反思教學法內涵、特點
  1.內涵。
  大量教學經驗表明教師的成長,其實就是經驗+反思,缺乏反思的經驗,只能讓教師擁有越來越多的膚淺知識,而經過反思的經驗,能使得教師的教學得到不斷升華,提高教學水平,這對于教師日后教學活動的順利推進是極為有益的。反思教學法是指教育者不斷對自身整個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不斷反思,能將“學會教學”與學生“學會學習”的有機結合,能逐漸使教學實踐越來越合理化,使教師成為學者型教師。
  2.特點。
  反思教學法有三個比較顯著的特點:第一,積極反思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并將問題作為教學反思的出發點;第二,除了反思教師自身的行為外,還需要對師生間的對話及合作進行全面反思,這樣才能夠為學生營造最為和諧的人文學習環境。第三,教學反思的周期較長,絕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總是呈現出螺旋上升以及循環往復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從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著手,做好長期的觀察與監控工作,并不斷輔以教學反思,以此來不斷優化教學過程,進而不斷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及質量。
  二、反思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改革中運用的重要性分析
  教學反思是每位教師教學中必須要具備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有效的反思,能夠使得教師發現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其教學熱情會不斷提升,并且能夠更大程度的激發教師各教學活動的內部動力,這勢必會提升教學的質量及效率。由此,將“反思教學法”運用到初中語文教學改革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實際意義,以下是具體分析:
  1.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專業發展。
  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較多教師都將時間與精力放到了課堂講解方面,忽視了自身教學反思的重要性,這就會使得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處于停滯不前狀態,更不用提自身的專業發展了。而優秀的教師普遍都具有較強的反思教學能力,會及時對自身的教學活動進行全面的觀察、分析與研究,以此來提升教學理解,積累更為豐富的實踐性知識,能夠及時優化自身的教學過程,并且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了極強的自我批判及自我超越特點,自然教學質量會得以不斷的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及專業能力會得以持續性發展。
  2.改善語文教學現狀內在需求。
  就以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現狀來看,較多教師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常采取的還是“以教師講解為中心”教學模式,此種教學背景下,教師的整個教學總是圍繞機械劃分段落,簡單歸納中心思想等來進行,這樣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嚴重缺乏了學生的自主探索與思考過程,自然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果持續延續此種教學方法,那么只會局限語文教改的推進。而反思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就可以使得教師在課前對所有語文課程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能為學生營造最為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過度,整個教學過程中師生都可以從定勢思維中解脫出來,能夠順利使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得到優化與改善,為高效化課堂的構建奠基。
  三、反思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實踐策略分析
  1.教學設計方面。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激勵學生自主探究知識與參與語文實踐的欲望,從而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自身的思維品質能夠得到不斷的培養與提升。為此,教師在對教學設計進行反思的過程中,絕不能夠隨意進行,而是需要僅圍繞教材內容而推進,并要選擇出最符合教材內容及學生的教學方法,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以便于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及效率。
  比如在學習《背影》相關內容之時,較多教師進行教學設計之時,都會制定以下幾個教學目標:第一,讓學生自主解讀課文;第二,思考背影的深層含義,為什么要以“背影”為課本題目,這會讓你聯想到什么?此種教學設計背景下,當后續進行教學反思實踐的過程中,能夠發現此教學設計極為片面,只涉及到了課前及課中的部分內容,具體教學過程及課后教學這些方面并未有任何的涉及。這便是只注重預設而忽視生成的具體表現,想要確保整個教學過程更加的嚴謹與高效,在教學設計時就必須關注預設與生成兩大環節,以此來構建統一的系統,為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而奠定扎實基礎。
  2.教學過程方面。
  反思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之時,必須要將之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具體而言,教學過程反思實踐之時,教師必須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能力培養兩者之間的關系,唯有如此,才能夠確保學生得以真正意義上的發展。為此,對教學過程反思之時,必須要做好“以學定教”及“思維啟發”工作,確保各層次學生都有不斷發展的機會。
  比如在學習《白楊禮贊》課文之時,其教學目的就是要在啟發學生思維的基礎上,提高學生自主、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優化教學過程之時,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注重學生始終處于積極參與學習狀態。而想要實現此目的就需要教師基于學生的實情,選擇有趣的教學方法。如運用多媒體展示白楊樹的直觀形象,再輔以名家的朗誦,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二,注重學生的思維狀態。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合理分為多個小組,提出問題:根據課文8、9小節,思考:為什么要寫到“楠木”?讓各小組對此進行合作探究,這樣的探究過程中,不僅能使能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高漲,而且能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明白這是一種對比描寫手法,能更好的深化主題。第三,關注學生的達成狀態。要以小組分組中的優等生帶動差等生,以此來確保各層次的學生都處于不斷進步狀態。
  3.教學評價方面。
  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么是忽視教學評價環節,要么是只注重總結性評價,很難將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發揮出來。而將反思教學法運用到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時,教師就需要注重對科學、合理教學評價的反思,要使得教學評價從終結性評價及教師單一評價方面走出來,使得教學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都更加多元,這樣才能夠將教學評價的作用發揮出來。
  還以《白楊禮贊》課文為例子來分析。首先,為了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需要教師設計綜合性評價的題目,如為什么要用將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來寫黃土高原,豈不多于?從作者描述之中,能感知到作者旨在說明什么......其次,組織各小組開展互評活動,以此來不斷的取長補短。再者,還需要鼓勵學生勇敢的自評,正確看待自身的優缺點,以便于后續的改進學習更具針對性。最后,教師需要為學生布置有些課外的作業,如在家長的帶領下觀察向日葵、蓮等植物,鼓勵孩子對這些意象進行描寫,賦予意象以象征含義,之后由家長檢查。通過此種方式能夠形成家校合力,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及素養。
  總結
  綜上所述,反思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實踐,已成為今后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相信通過教師不斷對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及教學評價的全面反思之后,必能高效的組織及開展語文教學,能為初中語文教與學質量的持續提升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池靈巧.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反思[J].文學教育(中),2010(07):121.
  [2]胡宏偉.關于教師“教學反思”有效性的調查與思考[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2(03):73-76.
  [3]仲啟媛,譚立龍,何潤生.課后反思在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效果中的作用探討[J].高教論壇,2013(01):89-90+95.
  [4]李靖宇,萬永剛,金成,穆偉斌,沈煥泉.教師在反思性教學中成長[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04):76-77.
  [5]王坤娟.關于初中語文教學的若干思考[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07):27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50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