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利用大數據打造可視化的校園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2017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教育大數據建設與開放共享”。大數據與教育的有效結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必然選擇。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中,有著各種信息數據產生。那么,如何把這些零散的數據使用起來,建立校園管理大數據呢?筆者在教師資料收集、家庭作業及后勤管理三個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 教師資料收集
  傳統的資料收集程序是教師定期把相關的證件復印或掃描送到負責人處,利用Excel匯總。該操作方式有很多不足,如負責人匯總統計耗時較長,其他部門查詢信息比較麻煩等。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負責人可以通過大數據平臺審批功能打造的“教師資料功能”模塊來收集資料。具體操作為:首先通過平臺審批功能進行數據表單設置,建立符合學校的數據采集表單,教師通過網絡將相關的資料按照要求提交,審核通過后,負責人就會收到教師提交過來的資料。通過上述操作,可以達到如下效果:①隨時登記和審核,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②通過分類查詢,能夠快速地統計出資料數量,方便了學校進行大數據匯總和分析。
  ● 大數據下的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是學校日常教學中一個基礎的環節,傳統的布置方法存在以下弊端:①往往會有部分孩子沒有及時記錄作業。②教學主管部門、備課組長、班主任如果想了解學生的作業情況,只能通過詢問學生或教師本人才能知曉;③班主任不能很好地了解每個班級、每門學科的作業整體情況。
  針對這些痛點,筆者所在學校通過大數據平臺的日志功能打造了“家庭作業”模塊。教師布置完作業后,可登錄平臺查看“家庭作業”模塊,了解作業完成情況,進而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合理監督。同時,教師通過查看功能,可以系統查看自己在一段時間內布置的家庭作業,為自己的教學提供有效的大數據支持。
  ● 大數據下的后勤管理
  在學校的后勤管理中,最常遇到的就是設備的維修,如果設備出現了問題,教師常通過電話、短信、QQ、微信等方式進行上報,負責人登記處理。這樣的方式往往會出現報修信息漏掉、沒有現場照片、表單不能自定義、不能自動分類到人、校長和管理部門、不能及時動態了解維修情況等問題。如今,筆者所在學校通過大數據平臺的“設備報修”模塊,能夠方便地進行信息上報、處理、分析、匯總。教師借助網絡可以隨時隨地提交報修申請,不僅可以提交文字還可以提交現場照片,并通過設置不同的設備分類,實現分配到人。例如,學校可以根據設備統計需要和人員安排的實際情況,設置電腦網絡、廣播音響、投影儀展臺、課桌椅、門窗鎖、水電和其他七個類別,通過設置不同的審批人,實現教師選擇報修設備的類別,進而報修信息就會自動發送到指定人員,專人處理。通過抄送設置,后勤負責人也會實時收到報修情況,了解處理情況。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768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