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教學資源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遵循“先學后教、少教多思、學思結合、快樂學習”的教學理念,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個有助于學生終身學習的生態環境。結合翻轉課堂理念,根據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特點,我們為學生準備了可以自學的微視頻、導學案等不同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課內自學,教師適時點撥,最后師生共同交流總結,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學資源從以往只關注信息呈現轉變成為學生自主學習支架,改變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生態。下面,我們將以《創建超鏈接》《Excel中創建圖表》兩課為例,談一談如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使用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
● 游戲學習資源引發學生積極學習
初中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是十分感興趣的,他們喜歡有趣的作品和生動的效果,但卻不愿被動接受過多專業術語和理論知識,對單一的演示教學方法也比較厭倦,更渴望自己動手操作,獨立創作表達自己?!胺哺挥谐尚У膶W習,學生必須對要學習的材料具有濃厚的興趣”,教育家陶行知主張“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提供游戲化資源,實現游戲化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轉化為習得知識的動力,在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信息素養的基礎上,全面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綜合素質。
例如,在《創建超鏈接》引課環節,我們使用的是一款鼠標小游戲,是根據學生特點和本節課教學目標自己開發的。規則是拖動鼠標不要碰到障礙物,最后單擊鈴鐺就勝利了,第一關很好過,第二關學生基本過不去,很容易碰到障礙物。這一款鼠標小游戲是參考學生平時比較喜歡玩的游戲,根據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把教學內容,尤其是教學重點、難點與學生的生活實踐、個人經驗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設計他們能接受的設疑、挑戰。然后,學生可以在教師提供的半成品游戲上進行再創作,最后欣賞評價,給學生提供運用所學發揮想象自主創作的機會。教學各個環節中對游戲的運用,不僅是讓學生按照游戲規則去完成一定的任務,更重要的是實現教學目標,尤其是最后學生創作游戲和互相挑戰的環節,使信息技術操作不再像以往那樣枯燥、乏味。課堂氣氛民主、開放,溝通愉快,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激發探索欲望,從而敢于質疑,能獨立思考并敢于發表見解,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 微視頻資源輔助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利用微視頻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完成教學,學生主動掌握整個學習過程,自發、自覺地投身學習,自己對自己負責,學習的主動性大大增強。教師再和學生一起梳理要點,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以共同體為單位,經過合作探究自主完成兩個遞進的任務,從而完成學習,突破教學難點,達成教學目標。其實,整個過程是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執行力。正如北京師范大學何克抗教授所說的,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督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例如,在講授《創建超鏈接》中心環節時,針對超鏈接的制作方法以及動作設置的方法,我們都是請學生依據導學案,自學教學微視頻,完成任務一、任務二。兩個教學微視頻是用屏幕錄像專家錄制的,教學微視頻中有操作步驟和教師講解,直觀明了地呈現了超鏈接創建的相關知識點,降低了學習難度,突破了教學難點。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可以針對自己掌握的程度,隨時調取觀看教學微視頻。本節課從游戲引課到利用教學視頻自學到最后創作游戲,充分運用了教學資源,改變了傳統的“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教學方式,全面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
● 生活化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提供的很多教學資源離學生原有教學經驗較遠,學生難以激發學習動機。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利用好生活化教學資源,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關鍵和重點。
例如,在《Excel中創建圖表》一課中,我們用到的教學資源是人民網關于浪費的調查數據(http://www.people.com.cn/32306/355718/357150/index.html),看到這些數據學生很震撼,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應用環節,我們實際調查了班級學生午餐就餐情況,應用的調查表如上表所示。這些數據資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聯系,學生體會到所學習的知識能夠學以致用,為教學內容找到了很好的落腳點。
● 使用學案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要想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如何自主學習,我們教學工作的重心就應該由教師如何教轉移到如何讓學生學會、會學,用具有公開性和透明度的導學案來溝通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給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探究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使得自主學習成為必不可少的學習階段,這樣能初步實現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技能內化的目的。
例如,在《Excel中創建圖表》一課中,我們使用了如左圖所示的導學案。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結合各個環節逐一完成,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教師作為啟發者、點撥者,和學生共同學習、探究、訓練、檢測、拓展。以上教學環節,混合多種學習方法,借助不同的學習資源,提升學習效率,確保學習目標實現。這種組合型的學習方式即融合性學習,它是把各種教學要素進行優化組合,以達到教學目標。
教育的目的,在于激發生命意識。生命意識靠生命自身來激發,就像一棵樹的搖曳帶動了另一棵樹。愿我們每一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都能做好一棵大樹,深深地扎根于教育這片沃土,沐浴著陽光雨露,不斷地汲取大地的營養,最終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7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