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初中生物課堂問題設計的優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好的問題設計,能夠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并進一步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為此,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筆者認為,要提高問題設計的質量,可從“精準”、“適切”、“開放”上做文章。
  關鍵詞 初中生物;問題設計;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1-0081-01
  影響課堂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因素,可以說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課堂的質量。這一因素就是課堂上教師的提問。從課堂教學實踐來看,不僅可以讓引導學生學習課本知識,還可以激活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狀態,促進學生思維向縱深處發展。所以,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優化問題設計,追求提問質量。文章結合初中生物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己之見。
  一、問題設計要做到精準
  如果單純從提問這個角度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筆者認為,我們要促發學生認真地去學,深入去學、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我們教師的問題的設計。為此,我們教師要善于綜合多種影響問題設計的因素,創造性地設計問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的提問問得到位、問得恰切,那么,就能大大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反之,如果我們的提問設計敷衍,不僅不能對課堂教學帶來積極的影響,有時甚至會事與愿違,窒息課堂氣氛。而在這里,筆者認為,高質量的問題,應該首先做到要有明確而又精確的指向性和針對性。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于食物》這一章,共分為四節。教學第三節“合理的膳食”,教學時,我們不能孤立地進行教學。教學這一節內容,特別需要前兩節內容作為鋪墊。因為學生從前兩節內容的學習,對食物的營養成分和它的作用,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為此,教學第三節時,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為此,筆者設計了如下問題:(1)自己平時的飲食結構是怎樣的?請說出來給大家聽聽。(2)自己評價一下自己的飲食結構是否合理,是否科學。(3)小組討論:什么樣的飲食結構才是科學的?(4)通過以上的分析和討論,請各自提交一份食譜。要從科學性和合理性角度進行綜合考慮。
  這樣設計問題,針對性就很強,指向性亦很明確。這一方面能夠引導對合理膳食的原則進行了解;另一方面,又能夠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并在反思中修訂自己的食譜。不能如此,更為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明白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對于自己的身體健康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二、問題的設計要做到適切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很多問題的設計,毫無價值可言。比如,“這樣做好不好?”“這樣的設計對不對?”一類問題就是。這樣的問題,學生往往不假思索異口同聲的說出答案。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樣的問題,學生根本無需動腦就能回答出來。所以,這樣的問題有什么價值可言呢?所以,我們設計問題,一定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這樣設計出來的問題才能有一定的挑戰性。而只有這種挑戰性的問題,才能真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知識儲備,喚醒他們的想象,讓他們的思維活動呈現出積極狀態。關于“生物的分類”第一課時的教學,在應用與實踐環節,筆者就設計了這樣一個組問題:(1)生物分類的單位有哪些?請嘗試著按不同于課本的順序進行排列。(2)在這些分類的單位當中,哪一個是分類的最基本單位?(3)有人認為“一個物種就是一個生物”,這樣的說法對不對呢?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呢?(4)如果家鄉的公園,邀請你給園中的一些植物制作標牌,你將怎樣制作呢?請結合課堂所學,談談自己的設計思路。
  這樣的問題設計,四個問題逐層的鋪開,問題與問題之間有銜接,可以說是做到了環環相扣。從難易度來看,不難看出這四個問題是呈梯度的,高低起伏。這樣的設計,就照顧到了學生的思維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此可見,課堂上我們設計問題,要盡量做到讓學生經歷一個由簡到繁的過程。很多問題,如果要學生直奔主題,那么學生多會顯現出無從下手的現象。所以,我們不妨將一定的問題進行分解,這樣就如同給學生搭建一個思維的臺階,讓他們的思維得以逐步發展。
  三、問題的設計要做到開放
  課堂上問題設計,主要是促進學生思維。上文第二點,對此有了涉及,但還不夠。因此,在這里,筆者再予以拓寬進行闡述。筆者認為,結合生物學科的特點,以及初中學生知識儲備,筆者認為,我們設計問題要重點向學生多向思維的傾斜。為此,我們要多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教學“鳥類”,筆者首先確定好課堂教學的主線。這一主線就是對家鴿適應在空中自由飛行的特征進行探究。為此,一系列教學設計和安排都圍繞這一活動展開。首先,筆者先要求學生交流搜集到的相關鳥類的一些圖片。接著,筆者又引導學生通過交流、思考提出問題并作出合理性的假設,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究活動。在這樣的探究活動中,自然離不開高質量的問題設計。比如,筆者就這樣提問學生:“面對千姿百態的鳥類王國,你可能有很多的問題,你最想了解的是哪一個問題呢?”再如,“我們為什么說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呢?為了保護它們,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等等。
  這樣的問題,就具有開放性,沒有給學生設置什么障礙,沒有什么限制。這樣的問題,每個學生都能提出他們的問題,表達他們的想法。這就很好的促進了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要提高實效,離不開高質量問題的打造。為此,我們要做到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來設計。這樣,問題設計才能不流于形式,才能抓住點。也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薛洪勛.拓展課堂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實踐新課程,2007(12):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783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