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有“問題”的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網絡上、朋友圈流傳的書單千千萬,告訴人們該讀什么書,那么,什么樣的書應該少讀或者不讀呢?
嚴鋒答:人生有涯,千萬不要不加選擇地讀書,這里提供一份我心目中不必讀的書的清單。
首先,我從來不認同“開卷有益”這種說法。讀書并非開卷有益,有些書無益,有些書無聊,有些書還有害。讀書要做減法,從前如此,現在更如此?,F在讀書的時間本來就被微博、微信擠掉那么多,剩下的就更要小心使用了。信息時代,如果什么都看,人就被信息淹死了。
專業閱讀與非專業閱讀的差別非常大。專業人士需要搞清楚與自己研究相關的一切文獻,有趣無趣都得看,也是沒有辦法。非專業人士就沒有必要受這個罪了。
我也不認同要多看經典的空泛說法。很多經典的意義,僅僅是一種歷史意義,它們推動了歷史的發展,照亮了人類的道路。但我們對之頂禮膜拜就可以了,今天就不用真的去讀了。比如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等等。
我是中文系的,所以主要談談文學方面不要讀的書。
第一,很多中國古典小說不必讀。我這么說會激起很多人的強烈反感,但小說真的不是我們的強項。具體原因這里就不展開了。除了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聊齋》“三言二拍”以外,好的真是不多了。
第二,絕大多數從1949年到1976年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不必讀。這段時期的作品,非文學的因素占比例太大,而這些非文學因素也已經時過境遷。
第三,很多當代中國人寫的歷史小說不必讀。歷史小說是最難寫的小說之一,需要經歷、學識、性情、沉浸,最吃細節、韻味、筆力、文字功夫,這些對于當代中國人來說,尤其困難。
第四,絕大多數西方通俗小說不必讀。因為真正好看的也就那么少數。請注意,我這里說的還僅僅是好看,還不是好。絕大部分都是垃圾,真正的垃圾,包括許多知名作家和知名作品。
第五,所有名著的續書不必讀。無論古今中外,名著的續書都很失敗,都完美解釋了一句成語的含義叫狗尾續貂。道理很簡單:此作者非彼作者。
第六,一些古老的哲學著作也不必再讀了。這條會引起很多人的強烈反感。但哲學著作往往很晦澀,有很多功能又正在逐漸被科學所替代,所以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淡出普通讀者的視野了。
第七,所有的成功學、心靈學、雞湯類書都不必讀。騙人的,沒用。
?。ㄗ髡呤菑偷┐髮W中文系教授,原文題為《我心中認為的一份不必讀的書單》。選登時有刪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8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