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受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當前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機械單一,即教師只是一味地注重知識性和技巧性教學,這便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十分僵化,進而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認識,進而極易導致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在此背景下,如何扭轉小學數學課堂低效的教學現狀,以切實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理應成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當前應重點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 三角形;有效性;導入
中圖分類號:O123.6,O61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095-01
在新課改之風大力盛行的今天,“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已然成為廣大教學工作者的共識和共同追求目標。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一定要及時掙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并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和尋求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使數學教學長期“高耗低效”的現狀得以及時扭轉,從而獲取高質量、高效化的課堂教學效果。下面,就以“三角形”教學為例,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做些總結。
一、精心設計導入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作為一節課的開端,它雖然所占時間很短,但卻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關乎著學生對于一門學科的好惡程度。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當在充分認識到課堂導入重要性的基礎上,貼合學生特點與教學內容,對導入環節進行靈活設計,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為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以“三角形的分類”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在導入環節,我先是利用課件向學生出示了一扇“神秘”的大門,并說道:“笑笑和淘氣來到了一個神秘的王國,他們很想去這個王國里面一探究竟,你們想一起去嗎?”待得到學生肯定的答復后,我繼續說道:“接下來,就讓我們幫他們打開這個神秘王國的大門吧,門上有一道密碼,旁邊的提示語是:紅領巾、圖形、穩固性?!痹捯魟偮?,學生便齊聲說道:“是三角形!”隨后,我向學生出示了王國里面的情景,并說道:“開啟密碼后,就讓我們進入到三角形的王國吧,它們非常熱情好客,派了很多代表來迎接我們。它們長得可真像,笑笑和淘氣眼都看花了,但仔細一看,還是有區別的。這節課,就讓我們一同來研究三角形的分類?!比绱藢?,趣味橫生,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二、創設直觀教學情境,降低學生理解難度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思維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他們更易接受直觀的知識或事物,而數學學科卻極具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特征,這便為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帶來了一定的阻礙。而信息技術,憑借自身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獨特優勢,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對此,我們不妨借助信息技術來創設直觀教學情境,以使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得以轉化得更具形象化和生動化,進而達到突破教學難點內容,降低學生理解難度的目的。
例如,三角形的“高”歷來是教師公認的教學難點。從以往的教學情況來分析,教學難點往往集中在什么是“高”,以及如何畫“高”等內容上。為此,我先是在新課導入環節向學生播放了相關視頻短片,以便在勾起學生大腦中對三角形的記憶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待學生建立起對三角形的直觀認識之后,我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出示了三幅圖,并引導學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高必須具有兩個條件:“是垂直線段”和“從頂點開始畫起”。待學生理解了三角形高的概念之后,我結合教材內容并輔以課件進行直觀演示,以加強學生對這一概念的認識,如此便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內容,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
三、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大多是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即只是一味地向學生講授和灌輸課本內容及相關考點,這便使得整個教學過程成了教師與學生各自的單向活動過程,進而不利于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也不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對此,我們不妨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來對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行親身參與,以便在實現師生良好互動的同時,還能夠切實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認識。
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這部分內容時,我向學生問道:“你有什么辦法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待學生自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即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對本組的猜想進行驗證。其中,有的小組用量角器量出了三個角的度數,再將其加起來就得到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有的小組采用了拼的辦法,即把三角形的三個角剪下來,拼到一起得到了一個平角,這樣也能證明;還有的小組選擇了折的辦法……如此一來,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了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
總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將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當作孜孜不倦的教學追求,并在充分尊重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大膽革新,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充分激發,核心素養得以有效培養,從而促使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能夠在最大幅度上得到提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景川.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J].才智,2017(13):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