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論社會調查在《經濟生活》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以活動型學科課程落實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是目前大家公認的一個重要途徑,而其中的社會調查這一方式卻是較少應用到課堂中,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引入社會調查的方式,認為它具有真實性、針對性、時效性、綜合性,是一種能很好培養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選擇。
  關鍵詞:社會調查;經濟生活;核心素養
  一、社會調查活動
  新課標改革以來,普遍形成這樣的共識,要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方式,開展活動型學科課程?;顒拥男问綉撌嵌鄻拥?,可以是校內的辯論賽、角色模擬等,也可以是校外的社會調查、參觀游學等。所謂的社會調查,是指人們為達到一定目的,有意識地通過對社會現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來了解社會真實情況的一種自覺認識活動。它是針對一定的社會現象用一定的方法達到某種認識目的的活動。當然,社會調查是一項較嚴謹和講究的研究方法,復雜的社會調查包括從問卷的設計到試調查,調查及這過程中的測量、樣本、抽樣、信度、效度、追蹤等等。還要運用“問卷星”之類的技術手段協助調查,訪談要提前對訪談對象的選擇,訪談問題和時間的設計等進行科學嚴謹的準備,這并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掌握的方法。但高中學生開展的社會調查可能只是針對學習的需要,是簡單小范圍的,有時可能是小調查、簡單的訪談、實地觀察等。由于社會調查具有實踐性、真實性、綜合性、時效性,所以在實踐過程中,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認識,提升綜合運用知識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社會調查活動在《經濟生活》的適用
  在必修一《經濟生活》中,很多章節的學習我們都可以用到社會調查或問卷調查這一方式學習,讓學生更清晰了解現實中的情況,實事求是,用數據說話。在進行調查、分析的過程中,學會全面、深入、辯證地看待一些經濟、社會現象,進行正確的判斷和合理的選擇,從而培育理性思維和科學精神。如在第二課《影響價格的因素》,讓學生周末回去調查市場上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情況,歸納哪些因素影響了它的價格變化,并繪制一張價格變化圖,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現實生活中哪些因素會影響價格的變動,從而學會消費、學會生活。在第三課消費的問題中,可以讓學生調查家庭一個月收支狀況,從而知道家族消費結構,算出恩格爾系數等,也會更關心家族財務開支,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在消費觀念調查中,先讓學生設計一份小問卷,調查班上或學校的同學的消費情況,把調查情況匯總歸納,在課上匯報討論,讓學生在數據中更直觀地了解自己的消費觀念,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在第五課《新時代的勞動者》中,可以設計問卷調查,如:你畢業后是接受家里安排還是自己就業或者創業?畢業后,你有信心跟機器人競爭工作崗位嗎?你的理想職業是什么?等問題,了解學生的就業觀,從而引導學生及早做好生涯規劃。在公司經營一課中,讓學生分組調查一家公司或企業或工廠或超市。為了解這家公司的組織機構、營銷情況、企業文化等,并為該公司設想一份營銷計劃或公司將來發展經營計劃。在第六課,可以讓學生調查家庭投資理財情況,了解投資的去向、總額、收益情況,嘗試為家庭制定一份理財規劃。后面的內容同樣是可以設置問卷調查的,關鍵是看老師和學生如何運用這一方法,老師要指導好,學生要落實好,長期鍛煉下去,相信在調查分析中既提高學生實事求是的研究精神和科學、理性精神,也提高學生消費、理財、稅法意識等財經素養。
  三、社會調查在教學實施中的注意事項
  中學思想政治課怎樣開展社會調查?一般的步驟而言,首先,確定調查課題或議題,找準社會調查結合點讓學生以實踐為“明鏡”,以社會為窗口,選擇最佳的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點,特別應著重了解他們存在的疑問和迫切要求解答的問題,要有針對性,典型性和時效性。其次,擬定提綱,老師指導學生或老師自己擬定提綱時,應設想預期效果,努力使調查達到“實際與效果”的統一。再次,擬定好調查提綱后,就開始實施調查,可以采取觀察,訪談,聽報告,參觀,問卷等直接或間接調查方式了解客觀對象,獲取所需的信息。這時教師應發揮高度自覺主動性,切實指導,并需認真組織,確保社會調查和實踐的效果。最后,歸納材料,總結收獲,寫出調查報告和小論文。老師要啟發學生閱讀有關資料,相互切磋各種觀點,充分查找論據;結合學生需要,介紹寫作的一些技能;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引用事實材料,做到觀點和材料相統一地闡明問題。當然還要做好社會調查評價工作,評價是調查工作中很重要的內容,它有利于調動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在社會調查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第一,可以把社會調查成果引進課堂,第二,努力開辟第二課堂,實現兩個課堂的結合,形成“政治課→社會調查→小論文,演講,對話等形式。第三,社會調查的開展,切忌放羊式,趕鴨式,必須落實到位,社會調查的管理工作要有層次進行,可以由教師去聯系、安排、落實調查對象、內容,然后帶學生去進行活動;或由教師間接聯系,然后請學生自己去聯系落實,也可全部由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由學生組織負責,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受到的鍛煉更大。
  總之,社會調查的活動方式不僅在《經濟生活》中普遍運用,而且在高中必修和選修的課程里也是適用的。通過教師設置的調查任務引導學生親自調查研究,在現實了解中培育政治認同,在數據分析中提升科學精神,在甄別體驗中提高法治意識在比較運用中增強公共參與,從而達到核心素養的培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9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