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社會的變遷,身心發展的不平衡,使處于人生發展的一個轉型時期的高中生容易出現心理危機,對自己、家庭和學校造成不良影響。什么是心理危機?其產生的原因和干預措施有哪些?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高中生心理危機
心理危機是指當事人的認知或體驗,即將某一事件或生活境遇認知或體驗遠遠超過自己當下資源及應對機制的無法忍受的困難。2018年,我校通過《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對1504名學生從強迫癥狀、偏執、敵對、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等60個項目進行了調查,發現存在中度心理問題以上的學生共有71人,其中比較嚴重的占15人,與往年相比呈上升趨勢。這給我們敲醒了警鐘:學生的心理危機可能隨時發生,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做好高中生心理危機干預,這不僅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人格的發展,還關系到家庭的幸福、學校的教育和社會的和諧。
二、高中生心理危機歸因
高中生處于人生發展的一個轉型時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漸成熟,但這個時期的學生容易出現身心發展不平衡而引發心理危機。作為高中生,其產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難以適應學校的變化
尤其是高一學生剛從初中升上來,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從而產生恐懼感,尤其是比較內向的同學會變得更加郁悶和煩躁。另外,高中知識和學習方法又與初中大不相同,使學生產生一種挫敗感和無奈感。這些都可以使高中生產生“心病”。
2.學習壓力大,考試不如意
高中生學業繁重,每天都要面對著讀不完的書和做不完的作業,面對老師和父母的殷切期盼,壓力重重。尤其是考試失利后,有些學生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家長的責罵而變得焦躁不安、抑郁厭學、反應遲鈍和痛苦。
3.對手機和網絡的依賴心理
高中生自制能力比較差,面對手機和網絡的誘惑往往無法自拔,每天花大量時間甚至犧牲睡眠時間去上網聊天、游戲、網戀,甚至上一些不健康的網站,極可能使他們因長期處于虛擬狀態而影響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嚴重者甚至會發生人格分裂。
4.感情問題或家庭變故
如今高中生談戀愛已是普遍現象,但他們的心理和認知情感還是比較稚嫩的,有的沉迷于戀愛中無心向學,有的一旦失戀就會陷入痛苦中無法自拔,更有些人會因心理失衡而產生心理障礙甚至過激行為,給自己和對方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有的學生父母離異,孩子缺乏父愛或母愛,家庭缺乏溫暖,往往經受不住打擊造成心理傷害。
三、高中生心理危機干預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過:“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稚嫩的心靈,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加倍呵護?!蹦敲次覀冊撊绾芜M行高中生的心理危機干預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從班主任的角度進行分析。
1.多關注,早識別
首先班主任需要及時關注和了解班級里每一名學生,尤其是童年期有嚴重人際創傷(如父母離異、親友離去),學習成績特別差和人際關系差等情況的學生,當發現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時要尋求學校、家長和醫生的幫助。
2.注意談話技巧
據了解,很多學生最反感老師對他們說諷刺、貶低和挖苦的話語,而對于有心理障礙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心思更加敏感。因此,班主任在跟他們談話時要具備一定的談話技巧,要用關心的態度了解當事學生的想法并提供幫助,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積極關注”。
3.提高警惕,做好檔案
如果班里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班主任一定要提高警惕,預防危機隨時發生,并且對相關學生做好檔案記錄,這不僅是保護自己,更有利于對學生情況的跟蹤和治療。
記得一個晚上,我班有個抑郁癥的學生沒來教室參加晚修,我擔心他出事就去宿舍看看。當我走進宿舍時,里面漆黑一片。在手機電筒的照耀下,我發現該學生一個人坐在床上發呆,我問他問題久久也不見回答,而是盯著我看,一眨也不眨。在黑暗的燈光下,那一刻他的眼神真的讓我感到恐懼。當時宿舍就在五樓,周圍一個人都沒有,假如發生什么意外,后果不堪設想。這件事啟發了我,面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一定要提高警惕,預防危機發生,而且還要勤記錄,做好個人檔案,以便向家長反映和跟蹤情況。
4.正面引導,開展活動
學生的心理就像一池不斷上漲的水,宜疏不宜堵。高中生正處于叛逆期,如果他們犯錯了我們抓住他們的錯誤和不足不放,會使得他們內心更加反抗,教育寸步難行,也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性格的形成極為不利。如果我們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加以肯定和表揚,便會不斷強化他們正確的行為,形成健康的思想和心理。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心理游戲等活動對學生加以引導,讓他們打開心結。
責任編輯 黃博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