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年級聾生看圖寫話教學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看圖寫話是聾校中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對聾生所學習的詞語、句式及其它相關能力的一種綜合訓練,更是培養聾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聾生從三年級開始初步接觸看圖寫句,經過訓練,慢慢從寫幾句話向寫完整的一段話過渡,思維也由具體形象逐步轉向抽象邏輯。作為聾校教師,如何引領聾生入門,如何提高聾生看圖寫話的興趣與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掌握科學觀察方法,培養聾生觀察能力
 ?。ㄒ唬┌捶轿挥^察??梢允怯筛叩降?、由左到右、由前到后、由里到外、由近到遠或從中間到四周等等。
 ?。ǘ┌磧热萦^察??梢韵日w后局部,先中心后陪襯,先主體后細節。
 ?。ㄈ┌从洈⒁赜^察。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背景。
 ?。ㄋ模┌凑帐挛锇l展的先后順序觀察。先怎樣,再怎樣,最后怎樣。
  (五)在看一幅圖的基礎上過渡到看幾幅圖。先把幾幅圖連在一起看,把表達的大概情節抓住,知道每幅圖共同表現的主要對象是什么,然后再一幅一幅具體細致地看,要注意引導學生抓住圖與圖之間的聯系,這樣才能為進一步構思打好基礎。
  二、狠抓句式練習,形成良好思維習慣
  我們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讓聾生掌握看圖的方法之外,還要關注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然后慢慢深入到加上合理的想象。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概括能力,形成良好思維習慣。在學習基本句式時,我們應注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指導學生掌握句式,首先從“兩素句”開始,過渡到“三素句”“四素句”和“五素句”。
  “兩素句”——誰 干什么
  “三素句”——誰 在哪兒 干什么
  “四素句”——什么時間 誰 在哪兒 干什么
  “五素句”——什么時間 誰 在哪兒 干什么 結果怎樣(或心情如何)
  剛開始學寫話,“兩素句”和“三素句”最能激發聾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經常給孩子們搜集一些主題鮮明的圖讓他們進行說話寫話的訓練,他們只要能寫清楚圖中有誰,在哪兒,干什么就可以了。練習的時候要循序漸進,從“兩素句”開始,慢慢過渡到“三素句”“四素句”和“五素句”。如聾校語文第六冊有道看圖說話的練習《植樹》,教學的時候首先要引導學生根據圖畫確定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星期六早上,三年級的同學在馬路邊植樹。接著請學生們根據畫面以及自己的生活實際想象他們是怎么植樹的?聾生按照這種思維模式,按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的順序觀察,并根據觀察的順序進行大膽的說,然后書寫。有同學“說”和寫道:“星期六早上,三年級的同學在馬路邊植樹。有的鏟土,有的扶著小樹苗,有的澆水,還有的站在旁邊休息”。這樣的表達就顯得條理清晰。有的聾生還充分發揮想象寫到“植完樹,大家就坐公共汽車回家了”“植完樹,大家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多植樹”……這樣的練習形式多了,聾生就不會看著圖而感到無從下口、無從下筆了。同時,愛說、愛寫的興趣就更濃,良好的思維習慣也會逐步形成。
  三、挖掘教材資源,進行看圖寫話訓練
  巧用插圖,學習課文。聾校中年級的語文教材蘊含豐富的寫話資源,課文篇幅簡短、內容通俗,是由一幅或幾幅圖和表達圖意的幾組句子,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組成的。教學時,要圖文對照,指導學生按課文的順序觀察圖畫,學習課文,并借助圖畫理解語句意思。如第六冊的看圖學文《春天來了》,教師先指導學生觀察遠處的麥田、油菜花,再看近處的柳樹和青蛙,最后看校園。通過圖文對照,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課文的內容。但是有些語句圖中是沒有反映出來的,如:麥苗醒了,舒展著葉子,柳樹發芽了,青蛙在抓蟲,我們在教室里讀書等,我們就要啟發學生發揮想象,理解句子所要表達的動態。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重引導學生看圖復述課文。復述是通過內部言語形式,對課文的重新概括,必須建立在對課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基礎上才能進行,不但能使學生對課文印象更加深刻,還能使語言更加規范化,進行語言積累??磮D復述課文能避免盲誦枯記,提高效率。如第七冊《一只小羊羔》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要求教師指導學生背誦課文。我抓住文中所有的句子都能在插圖中體現出來這一特點,采用集體、個別競賽等形式,讓學生按順序看圖復述課文內容。通過訓練,課文內容已不知不覺深深地印在了聾生的腦海里,復述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達到背誦課文的目的。
  結合圖片,仿寫句子。著名的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曾說過:“模仿是學習的必經之路?!庇纱丝梢?,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包括母語學習。特別是聾校中年級學生,他們由于聽力障礙,無法形成完整的語言信號系統,再加上生活經驗貧乏,語言積累不豐厚,寫話對他們來說很困難。因此,我們要從聾生的身心特點出發,憑借文本教材,結合豐富多彩的圖片,從看圖仿寫句子入手,逐漸過渡到仿寫課文。聾校中年級語文的句子教學以仿寫為主。如在第五冊,我們學習了一個新句式:蘋果是水果,梨也是水果,它們都是水果。仿寫時,我從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開始,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圖片,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詞語進行仿寫句子練習。如出示一組蔬菜的圖片,學生則可以看圖仿寫出句子:芹菜是蔬菜,包菜也是蔬菜,它們都是蔬菜。除此之外,還可以出示文具用品、交通工具等豐富的圖片,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看圖仿寫句子訓練,從而使學生熟練掌握這些句式,積累句子,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還能為學生寫話能力創造自由發展的空間。
  畫寫結合,仿寫課文。作家秦牧曾說過:“繪畫可以說是用線條和顏色來表現的文學,文學也可以說是用文字來表現的繪畫。”聾校教材中有許多文筆優美的課文,根據教材的要求和聾生的實際,模仿例文練習寫話,這是讀寫結合的有效方法。教學中,我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借助有特色的段落,讓聾生進行仿寫練習,提高他們的寫話能力。如第六冊《我的家鄉》一文,要求學生仿照課文,描寫自己的家鄉。首先,我讓學生把自己的家鄉畫下來,并涂上美麗的色彩;其次,讓學生根據自己所畫的畫,仿照課文說句子;最后進行仿寫。這種畫寫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興趣極高,通過實踐,我們欣喜地發現孩子們的寫話興趣高漲,寫話能力也有了明顯提高。
  四、綜合實踐活動,提高看圖寫話能力
  寫繪畫日記。聾校的孩子在繪畫方面有一定的天賦,我充分利用了聾生的這一特長,指導學生寫繪畫日記。如:我們在教室的觀察角種了一盆花生,從種下花生的那一刻開始直到收獲的季節,我都要求學生把種花生的每個環節以繪畫的方式畫下來,并在畫的下方以文字的形式把花生成長的每一階段的情況記錄(描寫)下來。我也及時對寫得連貫、完整、語序通順、實際記錄的同學給予鼓勵。這樣的方式,同學們可喜歡了,爭著在記錄本上寫。把抽象的寫話訓練和形象直觀的繪畫有機結合,大大激發了聾生寫話的欲望。
  組織形式多樣的看圖寫話競賽活動。聾生有了寫話的基礎之后,要給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鼓勵他們敢于表達。我們每學期都開展形式多樣的看圖寫話競賽活動,如:“繪畫日記比賽”“仿寫課文比賽”“看圖寫話比賽”等。教師對寫得好的學生進行獎勵,并把每位同學的作品粘貼在教室的“學生個人秀”展示欄里,讓大家互相學習。通過這些競賽和展示活動,不但培養了聾生運用積累語言的能力,而且能有效提高學生看圖寫話能力,更增強了聾生的競爭意識。
  從看圖寫話向生活過渡。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的晝夜不息?!钡拇_,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看圖寫話的內容很多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場景,但聾生對生活中的場景不留心觀察,也不懂得用語言文字表達。因此,我們要善于引導聾生發現生活的點滴,嘗試說寫,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活學活用,讓聾生養成愛說話,常寫話的習慣。在學校木棉花開了的時候,聾生們都來告訴我:“花,開了!”“花,漂亮!”我馬上把握這一時機,鼓勵大家說一句完整的話:“學校的木棉花開了,真漂亮??!”我還利用課余的時間,讓聾生們把描寫木棉花開放的景象用文字記錄下來。有同學寫道:“木棉花開了,有紅的、有橙色的,好美??!”還有能力較強的同學寫道:“學校的木棉花開了,真漂亮?。∫魂嚧猴L吹過,木棉花紛紛落下來,同學們看見了,馬上跑過去撿花。”……中年級的語文課文還有很多來自生活的題材,如《秋天》《讓座》等。當生活中出現這些場景時,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課文中描寫場景的句子,同時運用自己的語言把所見到的,所感受到的來“說話”、寫話,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責任編輯 邱 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8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