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外國語學校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建立“三美”教研模式,推進美育區域均衡發展
美育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胸襟,激勵人的精神,溫潤人的心靈。為加強美育教學交流,引導廣大美術教師進行美育、美學、美感課堂的研究,提高區域中小學美術教師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推動學校美育特色發展,進一步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廣州市各區均圍繞著“以美學涵養教師,以美育涵養學生”的主題,搭建美育教育發展平臺,推進美育區域均衡發展。
在現代教育中,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改進美育教學作出重要部署,明確提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國務院的《意見》從國家層面把學校美育工作提升到關乎國民素養和民族興旺這樣一個重要的位置。在素質教育全面深化的今天,重視和加強學校美育工作,已經刻不容緩。
一、美育的現狀、問題及教育現代化對美育工作的新要求
學校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渠道,但在過去很久的一段時間里,由于一些教育的主管部門對美育不夠重視,也由于一些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錯誤地把美育看成是德育的一部分,或僅僅把美育看成是實施德育的手段,這種認識造成了作為美育主渠道的藝術教育成為學校教育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主要表現在一些地方和學校對藝術教育育人功能認識不到位,重應試輕素養、重少數輕全體、重比賽輕普及,應付、擠占、停上藝術課的現象仍然存在;資源配置不達標,師資隊伍仍然缺額較大,缺乏統籌整合的協同推進機制。
在推進教育現代化過程中,美育處于特殊地位,發揮著重要作用。教育現代化,需要美育;教育現代化,離不開美育;教育現代化,因美育而鏗鏘前行。教育現代化的核心要求就是培養現代化的人,而美育就是使人成為“人”的教育。教育現代化對人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要通過美育來實現。所以,美育是教育現代化的標志性參量。在推進教育現代化過程中,美育要擺在突出位置,只有美育健康發展,教育現代化才能順利推進。美育捉襟見肘,教育現代化就深陷泥潭;美育漸入佳境,教育現代化才會如日中天。筆者根據廣州市在基于美育改革背景下中小學美術教育開展建立“三美”教研模式,推進美育區域均衡發展進行的研究闡述分析。
二、美育、美學、美感課堂的“三美”教研模式建立
1.以美學涵養教師,以美育涵養學生
為加強美育教學交流,引導廣大美術教師進行美育、美學、美感課堂的研究,提高區域中小學美術教師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推動學校美育特色發展,進一步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在廣州市中小學美術教研會的策劃引領下,全市各區均圍繞著“以美學涵養教師,以美育涵養學生”的主題,美感課堂活動依托著美術課堂豐富的視覺、行為及心理體驗,充實了美育師資力量,豐富了美育課程形式,在專業發展、課堂教學、美術專用場室建設等實施美育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全市十一區在打造全新的美感課堂過程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推進美育進程取得喜人的成果。
2.美育場室,美感空間
為配合第三屆廣州市中小學美感課堂教學交流研討會活動的開展,促進美術專業場室的文化建設,提高場室使用率,營造優質的美育環境,推動學校美育特色發展,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和藝術教育內涵發展,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于2017年10月至12月舉辦了“美育場室·美感空間”為主題的廣州市中小學校美術特色場室評選活動。全市各區學校圍繞“美育場室·美感空間”的主題,進行美術專用場室的文化內涵建設,設計、布置特色美術專用場室。營造賞心悅目的美感氛圍,陶冶學生情操,真正起到“潤物細無聲”的美育作用。經過評委會對參評作品進行評選,最后全市中小學共評選出13所學校獲美育場室設計一等獎、23所學校獲二等獎、35所學校獲三等獎,其中榮獲一等獎的學校美育場室設計展板也在美感課堂研討會會場進行展示交流,并頒發獲獎證書與獎牌。
3.美的論壇,美的分享
為加強美育教學交流,引導廣大美術教師進行美育、美學、美感課堂的研究,提高我市中小學美術教師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推動學校美育特色發展,進一步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2017年12月15日和2018年6月22日,由廣州市教育研究院美術學科和廣州市中小學美術教學研究會共同舉辦的第三、第四屆廣州市中小學“美感課堂”教學交流研討會在廣州市育才中學高中部和廣東華僑中學學術報告廳舉行。這兩屆中小學“美感課堂”教學交流研討會圍繞著“以美學涵養教師,以美育涵養學生”的主題,探討美術教學審美理念的體現,循分步推進,高品質研討的原則。由白云、南沙、增城、荔灣、天河、省市屬學校共推選展示了18節優秀課例,每節授課時間20分鐘。同時邀請以上三個區的美術教研員圍繞如何推進本區美感課堂教學開展的經驗,進行美育論壇的主題演講,演講時間為20分鐘。研討會全市近2000名中小學美術教師參加了研討會。課堂上,老師們美的著裝、美的教學語言、美的教學演示、美的情感交流、美的作品展示以及自己各具特色的構思,都以美的形式帶領著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體會到課堂當中所蘊含的人文美感,同時充分展現出美術視覺形象與美術文化內涵的獨特魅力。
為更好地傳播活動的研討成效,活動組委會不僅將執教教師展示課例的教學設計同步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發布,還運用媒體直播的形式進行推廣,力求讓更多的老師關注參與到研討活動中來。
4.美學講堂,美展交流
積極策劃了“美學大講堂”活動,邀請學科課改專家和社會名家學者舉辦教育與美學專題講座活動,不斷提升學科教師專業素養和藝術素養。籍借“廣州市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的平臺,充分發揮美術專業社的作用,開展各類美術創作活動,舉辦畫展、參觀考察、學術研討等,指導教師提高業務水平。鼓勵與支持教師專業社團的建設,逐步規范與加強對教師專業社團的管理,定期開展不同內容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切實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三、美育、美學、美感課堂的“三美”教研模式建立的現實意義
美育、美學、美感課堂的“三美”教研模式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含美育講堂、美感課堂、美展交流、美育論壇、美文分享、美育場室等),以健全人格發展為目標,全方位推進并提升師生的審美素養,逐步體現模式實施的效果,美感虛擬課堂研究行動具有可仿性,可普及和可持續發展,展現廣州市美術教師教學能力、教學素養,強調課堂美感在課堂教學中的感染力作用。美感課堂呈現了在核心素養的環境下,回歸美術課堂的本質審美的感受,這種概念的感受落實到課堂中,具體地體現了美術學科的特點和美育功能。對獨具特色的“三美”教研模式,極大推進了美育區域均衡發展,然而今后繼續加大廣州美術教育政策以及推進成果在全國的輻射作用,總結出更多的成功案例和經驗,給予其他地區起到示范和借鑒作用。然而目前仍以“美術教育”作為“美育”研究基礎,今后在拓寬“美育”的研究范圍方面亟待加強。
綜上所述,找準切入口,精準發力,堅持把美育作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積極推進美育教育均衡化發展是我們今后常抓不懈的方向?!咀ⅲ罕疚南祻V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項目課題“美育改革背景下中小學美術教育區域推進策略的研究——以廣州市為例”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黃博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9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