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國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擬以四川外國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為研究文本,借鑒全國其他10所外語院校的課程設置經驗,分析其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以期探究適合四川外國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的可行之路。
關鍵詞:外語類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
在“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大時代背景下,社會對擁有全球化視野、國際化交流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愈發的明顯。外語類院校、外語類專業具有順應時代東風的發展優勢,相較而言,漢語言文學、教育學、新聞傳播學、法學等非外語專業學生的境遇略顯尷尬,特別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就業前景不容樂觀。據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在外語類院校所有專業中,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率為94.05%(教育學100%,漢語國際教育97.87%,日語、西班牙語、俄語等小語種專業97%以上)。[7]如何借助外語類院校的語言優勢,對現有課程設置進行革新,以培養專業、外語、實踐相結合的復合應用型人才成了必須要探究的課題。本文擬以四川外國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為研究文本,借鑒全國其他10所外語院校的課程設置經驗,分析其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以期探究適合四川外國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的可行之路。
一、外語類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課程設置基本情況
外語類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設置,是出于高等學校文科教育的核心和基礎、完善學科建設體制、培養綜合性人才等諸多因素的考慮。當前,全國16所外語外貿類大學中,除了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學院、信息工程大學等,已有10所院校開設了漢語言文學專業。
從目前各外語類院校開設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看來,英語課程是外語類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的一大優勢,有助于凸顯和培養“專業+英語”的復合型人才。但就專業課程設置來看,存在特色課程不突出,課程設置不完備等問題。可見,外語類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要想立足語言優勢,走出一條特色之路,還任重而道遠。
二、四川外國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情況
?。ㄒ唬┱n程結構(學分總數180)
(二)課程內容及教學進度安排
1.涉外文秘方向
2.中外文化交流方向
根據上述表格不難看出,涉外文秘和中外文化兩個方向的課程設置大體一致,共計必修課程108門,284學分;選修課程24門,48學分。只是學生根據自身興趣選取的選修課程存在不同。
三、四川外國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ㄒ唬┱n程設置相對模式化
根據四川外國語大學2018屆涉外文秘和中外文化交流方向的課程設置情況分析,其專業課程設置由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環節三類構成,課程設置比例較為科學合理,特別是通識課程學時、門類和實踐教學周期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的課程設置模式。但是,其模式相對較固定。兩個不同專業的課程設置大體一致,沒有根據方向設置特定的需求課程。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設置可以培養出一批專業基礎過硬的文科類人才,但是如果沒有實質性的差異化,人才培養效果必將大打折扣。換言之,兩個專業名稱僅是掛名,實則是同一個專業培養模式。加上綜合性、拓展性和創新性課程較少,也將導致學生“缺乏文理滲透、缺乏科學觀念和科學精神”[3],因而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需求。
(二)重理論性學習,輕實踐性教學
根據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方案,實踐內容由學生參加軍事訓練、社團等社會實踐活動、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周活動、寒暑假實習、畢業實習,撰寫畢業論文組成。表面看來,實踐課程內容豐富。實際上,根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問卷調查分析,實踐教學成效不明顯。調查發現,雖然專業培養方案里安排了30周、16個學時的實踐教學環節,但是存在重視不夠的問題。相較而言,理論性課程不僅課時和學分比重大,且每門學科有專門的老師進行授課指導,雖然學校層面每周有兩個課時的公共必修就業指導課程,但是對于培養應用型學生的目標而言,實踐教學仍舊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
?。ㄈ┯⒄Z課程設置達不到培養標準
根據2018年漢語言文學專業培育“較高漢語言文學應用能力和較強的英語和第二外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具備良好跨文化交流素質和能力”[6]的人才目標,結合涉外文秘和中外文化交流方向的課程設置,不難發現,英語課程在聽、說、讀、寫、譯能力的構建上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英語課程課時與學分安排不均,口語、聽力、寫作課程安排遠遠低于閱讀和語法課程。正如前面表格數據所顯示,英語課程主要為綜合英語、口語、聽力、閱讀,共計40學分。大一、大二時期,每學期開設三門英語課程,共計8學分。大三時期,每學期開設一門英語課程,共計4學分。其中,綜合英語課程開設了5學期,口語課程開設了1學期,聽力課程和閱讀課程分別開設了3學期,寫作課程開設了1學期。這樣的安排,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而言,僅僅是入門級英語,口語和寫作能力培養的弱化,使學生空有語言類大學的光環,實則是“啞巴英語”。
參考文獻:
[1] 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方案.
[2] 鄧齊平. 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談漢語言文學專業特色建設[J] . 懷化學院學報,2007(7):102-104.
[3] 郭秀敏,覃宏. 普通工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研究[J]. 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2005(3):85-86.
[4] 曲文軍. 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 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14(4):1-4.
[5] 天津外國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EB/OL]. http://sc.tjfsu.edu.cn/info/1140/2121.htm,2016-06-22.
作者簡介:藍啟紅,女,文學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
王 玲,女,文學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
溫 涵,女,法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
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外國語大學校級教改項目“外語類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課程體系研究——以四川外國語大學為例”(項目批準號:JY176029)的階段性成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