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初中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具有極其悠久的歷史和源遠流長的文化,漢語言就是其中最為耀眼、奪目的一支,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為久遠并且使用至今的語言文字。作為一名炎黃子孫,作為一名龍的傳人,必須積極學習漢語言文學,不斷傳揚漢語言文學,讓漢語言文學得以發揚光大,綻放出更為璀璨的光耀。在此對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創新策略;
漢語是我國歷史傳承的載體,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我國悠久傳統文明的傳播途徑。為了讓我國的歷史與文化能夠得到不斷的傳承、發揚,讓我國的歷史能夠在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手中不斷地延續并不斷書寫新的奇跡,我們就必須不斷加大漢語言文學的傳播力度,在更大廣度、更大深度上積極開展漢語言文學教育,保證學生能夠學好漢語言文學,能夠讓漢語言文學在時代的進程中發揮出其具有的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同步推動學生自身的更大發展。初中生正處于基礎教育階段,也是為日后的學習與進步夯實基礎的階段,在初中教學中開展漢語言文學教育對學生的進步與漢語言文學自身的發展來說,都具有極為突出的作用。
一、通過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開展教學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各項事業的建設水平與工作環境也在不斷改善,這一點反映在教學活動中,就是越來越多的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開始進入日常教學過程中,這讓原本抽象性、文學性更強的漢語言文學變得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大大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促進了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更快發展。例如在《岳陽樓記》一文的教學中,學生需要對岳陽樓的“大觀”景象進行感知,并對“遷客騷人”在“覽物”之后產生的不同感情進行體悟,這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理解難度。于是教師就采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從網絡中搜索了大量表現洞庭湖在陰雨天氣以及晴朗天氣的圖片、視頻等資料,讓學生真正欣賞到了湖上在陰雨天氣中濁浪滔天、陰風慘叫的景象以及在天氣晴朗、風和日麗的天氣中一望無垠、碧波萬頃的景象,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談一下自己在欣賞到以上截然不同的兩種景象時內心所產生的不同的心情與感受,讓學生對文章當中“遷客騷人”在欣賞到不同的景色之后所產生的“以物喜”“以己悲”的不同感情有了更加準確的感知,再與作者那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的感情進行對照,自然理解了作者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的曠達胸襟,實現了漢語言文學的有效開展。
二、通過翻轉性的教學形式開展教學
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都是以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為主要模式開展的,這樣的模式早已經使用了多個時代,學生也早已了若指掌,失去了學習的動機,學習效果自然不很理想。采用翻轉課堂的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在課前依據教師的指導開展更為深入地探究活動,實現漢語言文學教學的不斷發展。例如在學習《醉翁亭記》的過程中,教師就首先給學生分發了課前學習的導學案,給學生出示了當中需要重點探究的問題,給出了學生探究的具體方向,同時還給學生提供了一些網絡當中的授課視頻的網址以及某些參考資料的網址,之后組織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上網搜索資料、和同學進行探討等方式開展課前的預習工作。在課堂中教師要求學生進行預習結果的展示,并讓學生提出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由師生共同進行探究。這樣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對文中所描寫的“山水之樂”“宴酣之樂”“樂人之樂”三個場景以及“與民同樂”的主旨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感知,使得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
三、通過多樣型的探究活動開展教學
把學生的學習熱情從更深層次進行激發,讓學生以更為飽滿的熱情投身到學習中來,是保證漢語言文學教學高效實施的必要條件。例如在學習了《智取生辰綱》《范進中舉》等課文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了以名著閱讀為主題的讀書活動,首先讓學生廣泛閱讀《水滸傳》《儒林外史》《西游記》《三國演義》等古典傳統小說,然后組織了“讀經典,講故事”比賽、古典文學故事表演賽、精彩語段摘抄展覽、讀后感寫作、我為名著畫插圖、古典故事新編等多種形式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激勵下開展更加深入的閱讀活動,加強了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的多方面才能得以展示,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在初中階段的學科教學中,漢語言文學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初中語文教師應當高度重視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意義,真正認清漢語言文學教學在學生的發展、社會的發展、文化的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不斷開展教學改革,不斷引入更加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設備,組織學生開展更多形式的實踐探究活動,把漢語言文學教學推上一個更加嶄新的層面。
參考文獻:
[1]王愛芳.初中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的創新思路研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18).
[2]楊淑琴.淺談如何進行初中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工作[J]. 都市家教月刊,2017(7):18.
[3]朱周龍.初中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創新思路[J].課程教育研究,2014(31).
編輯 劉瑞彬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58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