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的創新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職教育是我國人才的重要來源之一,高職院校為我國輸送了很多的技術型人才,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社會發展至今,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高職院校除了對學生的技術培養,文化課教學也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漢語言文學這門課程,既能夠讓學生對我國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樹立文化自信,同時還能夠從我國優良的文化中吸取高尚的精神品質,為學生步入職場的人際交往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诖?,本文探究了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的創新策略,希望能夠提高高職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漢語言文學 教學方式 創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27-01
漢語言文學具有培養學生文學素養和語言能力的重要功能,漢語文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可以從事新聞出版、語文相關的教學工作、宣傳工作等。漢語言文學是一門傳統的人文類學科,其表現出了重要的文化傳承的意義,體現了我國文化的豐富精神內涵,肩負著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它還表現出了重要的人文關懷價值。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思想迅速的變更,為了培養優秀的人才,高職漢語言文學的傳統教學方法很難為社會輸送需要的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提高漢語言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
一、創新高職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多數采用的是一言堂的方式,教師在講臺上枯燥的講,學生在臺下被動的聽,這樣的教學形式枯燥,氛圍沉悶,長此以往學生會產生厭煩情緒。因此,為了提高高職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效率,教師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增加互動,創建活躍的課堂氛圍,教師要與學生多互動交流,從學生的反映中找到學生學習的問題,并能夠為學生提供指導性的建議。教師還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借助信息技術的便捷性,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等多種形式為學生展示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更清晰的思路,在輕松的環境中掌握漢語言文學知識。漢語言文學教師受到了很多傳統文化的熏陶,因此他們不同于一些具有現代性學科的教師,這些教師身上有一定的傳統性,所以他們多少會有固守傳統的思想,他們不容易發生改變,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很難改變。所以,為了能夠促進教師教學方法的變革,需要經常與優秀的同行進行經驗交流,積極學習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同時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多與外界交流溝通,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進而形成創新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二、創新高職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內容
語言文字是人們日常思維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漢語言和漢字在我國的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經過了幾千年的轉變,在歷史的進程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民族文明和國家命運一直起到了重要的維護作用,但是在當前的生活中,很多學生應用漢語言文字時受到了當前的文化沖擊,沒有繼承到我國漢語言文化的精髓,加上地域不同、文化差異等方面的影響,漢語的使用中會出現錯別字、不規范用語的現象。面對這樣的現象,高職漢語言文學必須要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內容創新。第一、改變當前高職教學的課程結構,將最前沿的教學理論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體系中。第二、應當綜合各門課成,充實各個科目之間的內容,并且要避免各科之間出現內容重復。
三、完善高職漢語言教學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人員,應該根據漢語言文學的課程特點,結合高職院校的自身教學特點,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課堂體系在構建的過程中,要避免想當然,而是要對漢語言文學本身的特點和問題進行分析,之后建立結合實際情況的課程體系,最終實現教學目標。課程體系在建立完善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切實的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對新課程體系的接受,讓學生在這樣的體系中樂于學習,有熱情學習,并且在適當的情況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漢語言文學素質,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四、強化高職漢語言文學的實踐
漢語言文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它是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交流工具,漢語言文學的學習能夠拓寬學生的就業途徑,同時強化學生在工作中的實踐能力。因此,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對學生讀、寫、說等應用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這些能力都是學生在今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所以高職教師必須要注意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招聘模擬聯系,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人的重要素質,同時也能夠體現一個人的內在涵養,通常企業在面試的過程中會通過交流判斷一個人的能力,所以這樣的口語鍛煉對學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還可以加入一些公文寫作,總結報告等文章的寫作,這樣通過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的方式,提高漢語言文學的學習效果。
五、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創新的意義
首先,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陶冶情操。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進行創新,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多個方面的創新,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我國的文化精髓,提高文化自信。學生在漢語言文學學習中學習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我國文化千百年來的精神品質,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可以讓學生的胸襟得以開闊,提升思想境界,對語言文字中的美有更深的體悟,提升學生的專業情操。其次,促進學生的藝術素養提升,培養學生的審美眼光。在漢語言文學教學創新中,注重學生的實踐機會,加多學生對文學的欣賞品鑒機會,能夠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最后,漢語言文學的改革,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加強對學生交際能力的鍛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高職漢語言文學創新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實踐體驗是一項重要的創新內容,通過為學生創建實際機會,讓學生能夠將知識轉化能力,在不同的模擬場景中,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訓練,學生可以提前感受到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社交場景,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學生可以不斷的完善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為自己今后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謝奇勇.從專業出發認識特色的基本特征促進特色專業建設——以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2(3).
[2]鄒宛言,王麗萍.課堂教學有效性影響因素略論[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1).
作者簡介:
王波,女,漢族,本科,畢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高級講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