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深度學習”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深度學習”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指引下,我們需要做好科學引導和教育,聚焦“深度學習”,開展好小學數學創新教學。
  一、巧妙啟發提問,促進深度思考
  提問是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創新思考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師調控課堂、啟迪思維的關鍵策略。為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教師有必要認真把握教學內容與目標,科學預設問題,對學生進行啟發性、針對性、創造性提問,讓學生學會創新思考,培養其理性思維、系統思維能力。
  如在講解“面積”概念時,教師不要直接讓學生閱讀、背誦課本上的定義,可先讓學生看一看和摸一摸樹葉,觀察課本和黑板的表面,說一說它們的大小。然后,啟發學生運用描述性的話語來闡述“面積”,并進一步提問:“這樣的物體有什么特點呢?”接著,教師畫一個不封閉的圖形和一個封閉圖形,讓大家比較面積。學生自然認識到二者不能比較,因為不封閉的圖形沒有盡頭,不知道其表面的大小。教師引導大家得出結論:“要比較物體的面積,物體一定是封閉圖形。”借助實際案例,學生逐漸明白了物體的面積可以描述、測量和比較。
  二、滲透思想方法,促進深度分析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知識體系的核心與靈魂。將數學知識與方法抽象出來,就形成了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運用,有助于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條件下的問題。
  如“雞兔同籠”屬于經典數學趣題,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引導學生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并不難,難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其中的數學思想,學會把該方法遷移到新情境中,解決同類問題。教師教學時應滲透“模型思想”,讓學生建立同類問題的解決模型?!半u兔同籠”涉及2個物體,它們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存在相似點和不同點:雞和兔都是1個頭,但雞的腿有2條,兔子的腿有4條,這是不同點。依據相關法則,建立兩個等式,求解即可。在一系列探究過程中,教師啟迪學生將“雞兔同籠”問題抽象出來,逐漸引導學生遷移到新情境中,解決新問題。
  三、關注活動經驗,促進深度探索
  數學新課標指出,要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收獲活動的經驗。在深度學習的理念下,教師有必要關注學生的活動經驗,設計動手操作活動、實地調查活動、游戲活動等,踐行“教學做合一”理念,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實現深度學習。
  如學習“周長”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拿著長方形、正方形紙型,通過對折,觀察到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到長方形周長只需要知道長、寬即可,也就是知道一對鄰邊的兩條邊長度,即可算出其周長。正方形知道其中一邊的長度,乘以4即可得出周長。
  總之,我們要關注對學生深度思維的啟發、引導和激勵,引導其創新思考、親身經歷、實踐應用,最終生成“有質量”的數學教學。
  (責 編 東 方)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75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