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實踐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生活化教學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也就是說,教學生活化是為了將教學的目的要求轉化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內外需求,并將生活中的知識融入到學習中,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本文就高中語文作業教學生活化實踐進行相關的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實踐;分析探討
對于高中的語文作文寫作來說,生活中的實例是非常重要的,在作文中加入真情實感可以讓作文生動起來,從而更加動人。而且,寫作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僅是為了學習和考試,更是內心情感和精神層面的一種抒發,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將知識融會貫通地表達出來。對于高中語文作文的寫作來說,素材的積累和寫作的實際經驗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對于語言的表達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在對高中語文作文進行相關教學的過程中,更多的需要將學生帶入進去,實行生活化教學,以便讓學生對作文的創作更加自然,并且能夠為此后的寫作和學習打下基礎。
一、 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概述
對于教學來說,只根據課本知識進行講解是不行的,更多的需要將課本知識融入生活實際中,將知識的講解靈活起來,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尤其對于我們語文知識的教學來說,語文是我們的國語教學,其中非常多的內容都可以聯系實際來進行舉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而對于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來說,將教學內容聯系實際更為重要。眾所周知,在高中語文成績中,寫作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對高中語文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提高對作文教學的重視程度。實際上,高中語文作文更注重真情實感這一方面,將一些素材融入到生活實際中,并且加入一些時代的特色和社會層面的問題,更能提高作文寫作的層次。當然,在對高中語文作文進行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教師的生活閱歷和體驗的抒發,以及讓學生接觸到的一些關于自然、社會、人生哲理的感悟和學生自身內心世界情感的表達都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以及寫作的實踐。就比如一些課本中的文言文和一些名言警句,高中生在寫作運用的過程中可以將這些知識轉化為白話文或者是聯系社會一些實事來進行更好的表達,這就是教學生活化的一種體現。
二、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及相關對策
當前,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要求不斷地在提高,而且對于一些寫作技巧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但是,當前我國在對高中語文作文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寫作,更多的是抒發情感和表達思想,是從不同角度看世界之后的體驗和感悟,而且具有一定的自我特色的表達。但是,當前很多高中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千篇一律,沒有相應地素材積累,且對于一些事件的感悟也過于幼稚,導致很多學生的作文水平不高,難以贏得教師的青睞。且很多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過于重視課程標準要求,沒有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和特長,更沒有相應地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素材、積累素材的一種習慣,導致很多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情感的表達太過虛假,對一些事情胡編亂造,導致華而不實的文風盛行。而且很多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過于注重對學生立題的培養,大力引導學生對選材的獨特性、立意的新穎化以及構思的巧妙化的培養,反而忽視了教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題材,多關注日常生活的習慣,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進行語文寫作的過程中缺乏一些生活上的東西,缺乏真情實感。
所以說,教師在進行語文作文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培養學生多關注生活實際的習慣,從日常生活中選材,將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認識融入到寫作的過程中。就我國很多著名的創作和文章來說,對生活中一些事件的論述和其中情感的表達都比一些夸張不實的文風更加吸引人,且文章中蘊含的真情實感更加動人。而且,對于高中語文課程中一些文言文知識的運用,比如比較著名的《離騷》和《燭之武退秦師》等素材的運用,都可以結合生活中的日常實際內容加以表達,從而抒發一些不同的感悟。教師在進行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還有學生對作文的自檢能力。盡管高中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很多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還是不會運用實例,而且文章內容缺乏實質東西,過于空洞。所以說,教師在進行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寫作技巧,通過引導他們關注生活中的實際內容來積累素材經驗,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從而幫助他們提高寫作能力。教師不應該只注重自身的“感覺”,更多的需要根據課程標準來對他們的作文水平進行評分,以避免他們過于習慣“另辟蹊徑”。盡管往年的優秀作文中標新立異的概念層出不窮,但是更多的還是需要在作文中帶有真情實感才能稱得上是寫作,不能忘記寫作的標準,也不能為了博人眼球寫一些不實的東西。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進行語文作文教學時,教師應該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帶領學生感受生活和自然中的事件來培養他們的寫作熱情,通過積累生活中的一些素材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寫作,而并非為了應付考試來進行寫作。所以說,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改變教學內容,將課程化教學變為生活化教學,從而為學生日后的寫作能力打下基礎,讓學生的寫作也能變為生活化寫作,而并非是為了完成任務進行寫作。
參考文獻:
[1]朱一唯.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22):219-220.
[2]梁起.解析高考作文的生活化教學及備考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28):94.
[3]齊夢慧.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的寫作訓練內容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4]周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實踐探索[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7(8).
作者簡介:
李冬,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立人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7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