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品課題建設引領區域教育優質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提高中小學、幼兒園課題研究的品質,南京市玄武區根據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頒布的《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精品課題建設標準》提出的“精心選題”“精細設計”“精當操作”“精彩呈現”“精致管理”的“五精”要求,倡導研教相融的課題研究理念,加強課題研究制度的區域頂層設計,從篩選、論證、跟進、交流、成果提煉等方面,探索了“選題對話”“文本磨稿”“專家駐點”“活動推進”“科研簽約”有區域特質的精品課題建設舉措,以精品課題引領區域教育優質發展的先導作用。
【關鍵詞】精品課題;區域教育;優質發展
【中圖分類號】G52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34-0060-03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科研在區域教育優質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受重視,教育科研“兩張皮”的現象有所改善。但中小學、幼兒園的教育科研常常存在用經驗思維、工作思維代替課題研究的現象,大部分課題研究品質有待提升。針對上述問題,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于2018年頒布了《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精品課題建設標準》(以下簡稱《建設標準》),南京市玄武區根據要求,結合江蘇省重點資助課題《區域推進教育科研內涵發展的集體敘事研究》,將精品課題理解為“認證的精品課題”和“走向精品的課題”,既指向少數明確立項為江蘇省精品課題的課題,也包括即使最終達不到精品課題要求,但也力求向精品課題標準努力的課題,力求以精品課題引領區域教育優質發展。
一、倡導“研教相融”的價值導向
當前,以課題研究帶動區域教育優質發展已形成共識,學校申報各級各類課題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僅以南京市玄武區立項的省、市級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為例,“十三五”立項教育部課題3項、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92項、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128項,已覆蓋至全學科、全學段、全教育類別。這些課題大致分為區域引領類、學校主導類、學科研究類、教師專項類,幾乎都與教育教學實踐高度相關,課題研究往往呈現研究與實踐雙向建構的過程,即教育教學的過程就是教育科研的過程,教育科研的過程就是教育教學的過程。因此,玄武區強化“研教相融”的教育科研價值導向,強調課題的問題意識,強調研究要扎根實踐,強調成果的及時轉化,以體現“真問題研究”“真現場研究”的精品課題特質。
二、提升課題研究“五精”水平的實踐舉措
玄武區教科所根據《建設標準》提出的“精心選題”“精細設計”“精當操作”“精彩呈現”“精致管理”的“五精”要求,加強了課題研究制度的區域頂層設計,探索有區域特質的精品課題建設舉措。
1.細化“選題對話”,提高課題“精心選題”水平。
提升課題精品化水平,前提是選準能引領教育優質發展的課題。玄武區教科所強化科研服務意識,制定了完善的課題申報培訓流程:解讀申報要求、制定申報日程、行政宣講動員、提供學習樣例、組織集中培訓、安排選題對話、面批磨稿成文。其中“選題對話”重現場感、參與感、互動性,在對話中了解學校共性的問題,診斷學校特色發展的需求,幫助學校找準課題研究方向,凝練課題名稱并培養審題能力,深刻認識和理解課題關鍵概念及相互關系,為設計課題申報方案奠定基礎。
2.加強“文本磨稿”,提高課題“精細設計”能力。
玄武區教科所針對“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如何”等課題研究基本要素,形成微型培訓、提供樣例、組織磨稿的指導流程?!拔⑿团嘤枴奔丛O計科研微課程,科研培訓滲透在校本研修和學科教研活動中,幫助申報者了解基本規范和課題設計方法;“提供樣例”即選擇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不同類型的課題精心指導,形成“精當設計”樣本或案例,供所有課題申報者參考;“組織磨稿”通過“面批、面改”“網批、網改”幫助申請者明確究竟要研究什么,如何科學規劃研究方法與內容,這一過程保障了玄武區歷年課題申報工作的整體質量。
3.落實“專家跟進”,提高課題“精當操作”的質量。
提升課題精品化水平,關鍵是用科學方法引領教育教學實踐。鑒于中小學、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本身并非教科研專業者,因而,玄武區長期邀請“玄武教育發展智庫”專家進駐學校跟進課題研究,以科研方法樹立“精當操作”的實踐典型。一是專家指導研究者落實玄武提出的課題“五個一”,即以“一組專業學習、一組調查分析、一組實踐課例、一組工具研發、一組成果呈現”體現課題是否是真研究;二是專家參與玄武區年度“科研調研”,在約40天周期內,通過重點課題單獨調研、同類課題分片調研的方式,深入現場督促、檢查、指導,面對面與學校領導、骨干教師對話,幫助學校明確研究路徑,提升研究品質。
4.統籌“活動推進”,提高課題“精彩呈現”的品位。
課題的精彩呈現既要重視結題時的研究報告和最終成果呈現,更要重視階段性成果的形成、推廣和輻射:一是重結題預審,在學校提出結題后,區教科所深入學校調研是否達到結題要求,加強課題結題時研究報告撰寫的培訓、指導,幫助學校“一對一”一輪輪磨稿,努力提升研究報告的學理化表達,將預審過程轉化為研究成果凝練過程;二是重過程展示,區教科所統籌組織各級各類教科研交流、培訓、展示活動,如教學類課題研討活動、青年專項研討活動、教師個人課題培訓活動、學校精品課題展示活動等,以活動促進對課題的深度理解和階段成果表達;三是推進跨區、跨校主題性課題聯盟,如北京東路小學牽頭的“12歲以前的語文”聯盟;玄武高級中學牽頭的“周恩來風范教育”聯盟等,提升課題研究輻射面;四是依托區域性課題研究,開展綜合性學術交流活動,帶動全區課題向精品課題方向努力。
5.創新“科研簽約”制,提高課題“精彩管理”的層次。
提升課題精品化水平,基礎還在于科研管理要向科研專業服務轉型。不僅要強調課題管理的規范性,更要發揮好研究者身邊科研骨干的專業引領作用,讓教育教學的實踐研究能隨時隨處有榜樣可依。為此,玄武區創新性掛牌“教育科研名教師工作室”,開展“教育科研骨干教師簽約培養”,推出“課題研究導師簽約制”,建立同類課題主持人研究共同體,將區內分管教科研校(園)領導、區教科室主任、有豐富課題研究經驗的課題主持人組織成導師團,與在研課題團隊簽約,導師參與申報開題、過程研究、中期評估、結題論證,以走進校園、融入教師、立足課堂的科研服務與管理,夯實課題研究過程,豐富課題研究成果,努力提升全區課題“精彩管理”的水平。
三、建立完善精品課題研究保障機制
玄武區以“行政統籌,區校一體”的方式,不斷完善課題“五精”水平的保障機制。
1.建立玄武教育發展智庫。
智庫專家由三部分構成:一是長期聘請高校專家、各級教科院專家,跟進重點課題研究,重在把脈發展方向,形成有影響力的成果;二是組建本區科研指導團隊,主要由學科教培員、名師、名校長組成,重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指導課題研究;三是針對相對薄弱學校課題的研究內容,聘請“智庫專家”、選派素養較高的兼職科研員共同組成“課題指導小組”,長期扶持課題研究,整體提升全區課題研究品質。
2.搭建玄武課題展示平臺。
玄武區統籌科研、教研、培訓和信息中心“四位一體”,為研究者提供多渠道的交流、展示、推廣平臺。如推出“玄武教育科研發展高峰論壇”,每年邀請精品課題主持人登臺論研,聚力匯智。再如,建立玄武課題研究網絡平臺,設立“精品課題培育”欄目,定期提供前沿動態、活動信息、優秀成果供全區學習,線上線下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監測、服務指導,促進全區立項課題向精品化發展。
3.健全課題研究激勵機制。
中小學、幼兒園的立項課題一般除重點資助課題外,絕大多數課題沒有專項研究資金。為此,玄武區堅持兩項舉措:一方面,結合督導室對學校的年度考核,不斷完善區域層面的“學校教育現代化千分制考核”細則,其中教科研部分占70分;結合學??冃Ь唧w情況,督促各校建立“教科研獎勵機制”,以制度保障課題有考核、有經費。另一方面,與教育發展規劃配套,區教育局堅持五年一次召開“玄武區教育科研大會”,評比表彰教科研先進集體、教科研先進個人,撥出??瞠剟睿?017年召開的“玄武區第五屆教育科研大會”,專項資金與上屆相比增加了三倍。通過科研激勵制度和與教育發展規劃配套的教育科研大會,有效保障了各類課題研究有可持續的動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9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