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  > 中國論文網 > 
  • 教育論文  > 
  • “學、練、想、秀、評”學習模式 在高中排球模塊教學中的運用

“學、練、想、秀、評”學習模式 在高中排球模塊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基層高中體育教師面臨眾多的困惑和挑戰,通過“學”“練”“想”“秀”“評”教學環節的組織與實施,讓學生成為學習、實踐和探究的主體,構建體育課堂學習模式,可有效促進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的形成。
  關鍵詞:高中;體育課堂;學習模式;模塊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9)05-0034-02
  通過對《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學習,基層體育教師感受到了課改中先進的思想和新的理念,但也面臨新的困惑和挑戰。為此,尋找學生愛學又有效的高中體育課堂學習模式,促進高中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的形成,讓學生通過體育課堂的學習而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就顯得尤其必要[1]。所以,在新課程核心素養背景下,探尋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下的高中體育課堂學習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學、練、想、秀、評”學習模式的構建
  本文的體育課堂學習模式以學生學習運動技術的過程來構思,設置了“學”“練”“想”“秀”“評”五個教學環節,目的是讓學生成為學習、實踐和探究的主體,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單純灌輸知識和傳授技能的教學理念。該課堂學習模式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和互動性,可以在歡快的氛圍中完成對運動技術的學習,促進高中學生運動能力素養的形成?!皩W”和“練”環節給學生提出了學習的內容和建議,“想”“秀”“評”環節給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思考、自主發展和自主提高的空間,有效促進學生健康行為素養的形成。五個教學環節相互支持、相互聯系、相互補充,可以為學生盡快掌握好運動技術、完成課堂學習目標和各階段的模塊學習目標提供有力的支撐,讓學生較好地掌握運動技能,也讓體育教學真正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一門課程。
  二、“學、練、想、秀、評”學習模式在排球模塊學習中的應用
  排球是筆者所在學校的傳統體育項目,但由于以往的排球教學基本上只局限于校運動隊的小眾教學,再加上我校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基本上未學習過排球,導致高中新生的排球技能零基礎,大部分新生只是從書本和媒體宣傳中認識過排球,但是高中學生有較強的創造能力和自學能力,在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下的體育課堂學習模式中通過“學”“練”“想”“秀”“評”等環節的學習,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有效學習,更好地促進排球模塊選項的學生實現學習目標。
  1. “學”和“練”環節
  講解示范后組織學生分組學習,以墊球的學習程序為例:
  a兩人一組墊固定球練習
  b兩人一組近距離的拋和墊練習
  c兩人一組近距離連續對墊練習
  d一人一球連續對墻墊球練習
  e3人一組三角墊球練習
  f多人一組一球互墊練習
  g2人一組接發球練習
  在教、學、練等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分層分組學練,熟練基礎技術和技能,盡可能地朝自己設定的學習目標邁進。
  2.“想”環節
  (1)教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墊好球應注意哪些細節,2人組對墊和3人組輪墊的異同點等等。通過教師的引導得出正確的墊球姿勢、手型、要領和小組合作的重要性。
 ?。?)自主練習,經過引導下自主體驗墊球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利用點評和提示尋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組織形式。
  3.“秀”環節
  選擇時機“秀”出課堂學習成果,增強學習和練習的信心,在學習初期可通過降低場地和規則要求運用比賽“秀”自己一把。比如:在田徑場跑道上沒有球網的情況下指定中線為界進行墊球比賽,學習初期允許本方4~5次觸球后再擊到對方場地,等等。隨著比賽的進行,根據實際情況在規則上可以進行相應調整。
  4.“評”環節
 ?。?)課堂學習評價。本環節學習常放在某段學習內容的末尾或課的結束部分,一般可先通過輕快的音樂情景設置促進肢體進一步的放松,逐步消除因激烈運動而產生的緊張情緒,同時鼓勵學生對展示的動作做出自評和互評,培養學生對學習結果的評價和欣賞能力。最后教師用概括性的語言總體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本課學習目標完成情況,誘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真、善、美的判別能力,促進高中學生體育品德素養的形成,體現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
  (2)模塊學習評價。一個模塊18課時,在模塊學習的后期,要對學生的學練情況做出檢測和評價:滿分150分,120分以上為優秀,100~119分為良好、60~99分為合格,合格可獲一個學分。以發球與接發球模塊的考核設置為例:兩人一組隔網站立,一人發球,另一人接發球,外加對墊一次,發球與接發球5次后互換,發球與接發球成功一次10分,對墊成功一次5分。學生通過類似形式的練習和考核,都能較好地形成運動技能,提高運動能力,掌握排球項目相關技能和比賽規則,為學生參加班際、段際或校際比賽奠定基礎,學生可在參與中感受到排球運動的樂趣,較好地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意義。
  “學、練、想、秀、評”學習模式以高中體育課程標準為依據,以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品德培養等核心素養的培養為目標。我校實施該學習模式以來,老師們的備課、課堂教學、課后反思等方面都產生了較大的變化,通過學法和教法等組織形式的改進,促進了體育課堂學習目標的實現,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大部分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學”“練”“想”“秀”“評”等課堂學習環節中來,特別是女同學也樂于參與到新型體育課堂教學中來,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明顯提高。但是我們還應清楚地認識到,在現行的體育課堂模式教學中,還有很多問題值得反思和總結。今后,該學習模式還將在我校繼續深入實踐下去,在體育組教師們的共同努力下,在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中滲透可持續發展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體現《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新理念,將“學”“練”“想”“秀”“評”這種可持續發展的課堂學習模式延伸到學生的課余體育活動中,培養高中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鐘秉樞.學習領會新的課程標準 通過體育打造人格完善的立體人[J].中國學校體育,2018(3):2-3.
  [2]孫鵬程.可持續發展教育在學校體育課程中應用的研究[D].揚州大學, 2007(6).
  [3]李亞非.學校體育課程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思想[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8(4):78-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292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