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收獲盡在體驗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利用體驗式閱讀,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能夠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在體驗式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演一演、做一做、畫一畫、仿一仿,積極地去動口、動腦、動手,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將文本信息不斷內化為自身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閱讀教學;體驗式;內驅力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6-0054-01
  小學階段開展體驗式閱讀,既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符合學生好奇模仿的心理認知規律。實際閱讀教學中,不少教師由于缺乏目標定位和具體指導,使得體驗式閱讀僅僅停留在趣味、熱鬧的膚淺層面,未能觸及學生內心,引領學生深入文本的內涵。那么,怎樣利用體驗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從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呢?
  一、演一演
  喜歡模仿和表演是孩子的天性。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根據課文的特點,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表演中完成對語言的感悟體味,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變被動讀為主動演、品、體驗、感受,對文本的體驗感悟將更加深刻。
  《小馬過河》一文的情節美、事物美、構圖美,教師就可以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個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小馬,還有老馬、老牛伯伯、松鼠。這些人物的語氣、語言的感情色彩都不相同。老馬是媽媽,說話時該用親切的語氣,教師可鼓勵學生加上動作和表情,把課文中的對話表演出來。扮演小松鼠時,學生可以蹲下來,繪聲繪色地勸小馬別過河,將那種為朋友擔心的形象鮮活地展現出來。扮演老牛時找個高的學生,讓其邊讀邊比劃水位。在直觀形象的表演中誘發學生的對比想象思維,化靜為動,能使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這樣做,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受,又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在濃厚的情感氛圍中學習字詞,將事半功倍,效率大增。
  二、做一做
  學然后知不足。只有在做的過程中才能發現問題、學會思考和感悟,并且獲得知識的鞏固和提高。
  教學《畫楊桃》一課,我特地從水果超市挑選了一個楊桃,并有意將楊桃放在教室的中間,讓學生從各自的角度去畫自己看到的楊桃。學生的興致很高,都轉過身靜靜地畫起來。讓學生親身實踐、親自體驗課文所講的事實,他們就能進一步理解其中所蘊含的道理:人們要做到“是什么樣,畫什么樣”,并不像說起來那么容易,必須像課文中父親和老師說的那樣“不要想當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須像文中的“我”那樣“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些道理,經過對比、思考與實踐體驗的結合,學生的理解會更深,學習效果會更好。
  三、畫一畫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如果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畫畫其中的人物、動物、事物之間的關系,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會倍增,閱讀理解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如教學《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課,我讓學生畫大樹指示的方向,枝葉稠的一面是南,枝葉稀的一面是北。學生在作畫過程中再現生活中見到的大樹的樣子,通過比較內化了認知,加深了記憶。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把課內與課外知識相融合,將學生對文本知識的感悟上升為學習動力,引領學生達到學以致用。
  四、仿一仿
  陸游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睂ξ谋镜纳钊敫兄蛻摲诺綄W習實踐過程中,借助體驗的方式調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認知感受,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特別優秀的文章。每一篇文章從修辭方法到布局謀篇都是學生學習的優秀范例。有經驗的教師很注意利用這一資源引導學生仿寫句子、片段,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
  《趙州橋》一課“總分”的結構段式就是引領學生寫話的好范例。如第二自然段開頭先總寫堅固,再分別從結構等方面寫如何堅固;第三自段突出寫橋的美觀,也是先總寫后分寫,寫了三種姿態不同的龍。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并體驗此段式的表達效果,然后聯系生活讓學生仿寫一段話。學生寫出了許多“總分”段式的話:
  “媽媽是我學習上的引路人。在溫暖的春日里,她給我講春風、春雨的神奇。在夏天乘涼時,她給我講星空和大樹的美麗。在寂靜的秋夜,她給我講月宮和神話傳說。在冬天的火爐旁,她給我講美妙的雪花和寒冷的北極?!?
  “山上的景色美極了。翠綠的松樹,像一位位戰士,桃樹被花打扮成粉紅色,杏花透著高潔亮麗,野花遍地開,山上像鋪著五顏六色的地毯?!?
  學生在實踐中提高了對文字的理解運用能力,也提高了語文素養。
  體驗式閱讀是一種有效的閱讀形式。學生在演一演、畫一畫、做一做、仿一仿的親身體驗中,積極地動口、動腦、動手,調動了主體參與意識,長此以往,學生會將文本信息不斷內化為自身的語文素養。
 ?。ㄘ熅?劉宇帆 )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325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