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玉米籽粒機械化適時收獲的經濟收益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在伊犁河谷,隨著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玉米的生產正逐步實現全程機械化,使廣大農民受益,但是對其收時期的把握上并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忽視適時收獲的意義,對適時收獲缺少定量的經濟分析,因而在收獲時期方面比較隨意。通過對伊犁河谷主推的3個玉米品種不同收獲期及籽粒含水率進行經濟效益的分析,提出3個品種適宜的收獲以籽粒含水率為標準,以期提高農民對適時收獲的認識,為農民適時收獲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 玉米籽粒;機械化收獲;適時收獲;經濟效益分析
  中圖分類號 S-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0-0225-03
  Abstract In the Valley of Yili, with the increasing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maize production is being mechanized, benefit to the farmers, but there is no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its harvest period, ignor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imely harvest. There is a lack of quantitative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timely harvest,so it is therefore more haphazard for the harvest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different harvest periods and grain water content of the maize with three varieties in Valley of Yili, puts forward that the suitable harvest of the three varieties is based on grain water content, so that to improve farmers 'knowledge with the suitable harvest. It provides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farmers to harvest of maize.
  Key words Maize grain;Mechanized harvest;Suitable harvest;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我國玉米生產方式正在發生急劇的變化,農業逐步實現集約化生產,機械收獲的面積占據主導地位。從筆者所在區玉米生產整體情況來看,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已達98%,而且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比以往的人工收獲方式大大提高了。但是,從目前的收獲現狀來看,廣大農民普遍能夠接受玉米籽粒機械化收獲,但是依然存在收獲隨意性很大多的情況。由于對其收獲時間并沒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忽視適時收獲的意義,對適時收獲缺少定量的經濟分析,因而在收獲時期方面比較隨意。筆者通過不同收獲期含水率、破損率、產量、百粒重以及脫粒時功率消耗數據的測定分析,同時根據實際進行機械收獲驗證確定玉米籽粒適宜籽粒機械化收獲期并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1 試驗材料
  3.4 田間機械試驗收獲比較
  提高對3個品種進行機械化試驗收獲分析如下,分別進行了6次不同含水率進行收獲,從表4數據顯示并與表2中數據顯示比較,機械脫粒得到玉米適宜收獲的含水率與適宜機械收獲的含水比較相近。進一步證明在生產中進行適時收獲時畝收益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與適宜期收獲時間相差越大,增收的效益越明顯。
  4 結論
 ?。?)通過進隊對收獲這一項計算,傳統的人工收獲、半機械摘穗收獲、籽粒直收獲這3種不同的收獲方式,不僅降低農民勞動強度提高收獲效率,而且在收獲成本上存在明顯的優勢,大大節約了玉米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玉米的種植效益。
 ?。?)適時晚收獲,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百粒重和產量,主要原因是增加了玉米生育期特別是籽粒灌漿期對積溫的利用,玉米推遲收獲后提高了積溫利用效率,有利于籽粒灌漿,提高百粒重,從而增加了產量[7-13]。在早期收獲的時候由于含水率較高,因而形成較高的破碎率,籽粒的百粒重也明顯的較低,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玉米籽粒的品質。3376在含水到20.04%,先玉335在含水到19.84%,KWS2564在含水到20.76%的時候比較適宜收獲,只要真正收獲時期與適宜期即含水率相差控制在上下1個水分以內,其單位經濟收益相差不是很明顯,并且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
 ?。?)在適時晚收的同時,其經濟效益明顯高于早收獲的經濟效益,以適時收獲與含水最佳時期收獲相比較,3376、先玉335和KWS2564這3個品種產量分別增加19.9%、16.9%和11.4%,收益分別增加33%、30.4%和16.4%,根據市場收購價位,適時晚收不僅僅是增加了產量,同時隨著含水率的降低,籽粒的破損減小,收購的價位也相應提高,從而增加經濟收入[14]。
 ?。?)從不同時期的收獲來看,不同含水率脫粒時所需的有效能耗也不同,當含水降低到一定水平時,所需的有效能耗會降至最低,并隨之有所增加。從能源消耗角度來講,若在一定含水率進行收獲,不僅節約收獲的成本,還可以節約能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通過筆者的分析:在玉米實施機械化籽粒收獲的過程中,要積極推廣玉米的適時收獲技術,通過對不同品種含水率的把握,以確定不同品種的適時收獲期,在現有的生產水平上提高玉米的種植效益和品質,以改變現實生產過程中收獲的隨意性和錯誤的認識——含水高則產量高,從而收益就高的觀念。   當然在籽粒適時收獲的過程中,無法準確按照含水多少時進行收獲。因為籽粒收獲時的含水還受到天氣、秸稈含水量等因素的影響,并不能完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效益最大。只有盡可能地接近這一含水率,以實現經濟效益更高。
  2 試驗設計與方法
  試驗選用當地主栽品種,種植密度為本地生產推薦密度(75 000 株/hm2),以品種成熟:即籽粒黑色層形成和乳線消失為成熟期為對照(以下簡稱 CK)[1],分別每隔5 d對不同含水率收獲。種植模式及農田管理按照一般高產田模式進行,5 行區,行長7 m,行距 60 cm,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其中測產收獲中間3行進行測產,主要試驗設備有5TY-32-85型玉米脫粒機、WE2101UR功率分析儀、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電子天平等。對收取的樣品采用PM8188水分測定儀,樣品種類記為KW,然后進行人工分揀分為籽粒和非籽粒兩部分,對籽粒取樣進行稱重KW1,非籽粒部分為NKW,再依據籽粒的完整性將籽粒分為完整粒和破碎粒并分別稱重,完整粒記為KW2,破碎粒重量記為BKW,由此可以計算出:
  3 數據分析
  3.1 籽粒直收與人工收獲、摘穗收獲成本
  過去農民在人工收獲過程中,要經過摘穗、集裝運穗、扒皮、晾曬、果穗脫粒等工序。為了搶進度、爭時間,農民在極度疲憊的情況下也要繼續勞動,而使用機械收獲玉米,一般 l  hm2的土地,僅用1 h就可收獲完畢,大大減輕了農民勞動強度[2-5]。在生產中,玉米種植通過勞動力的投入量進行計算,收獲環節所使用的勞動量占總投入勞動量的50%~60%[6]。按當地現有的勞動力成本,玉米籽粒直收比人工收獲、晾穗、脫粒降低成本約3 750元/hm2左右、比機械摘穗降低成本約1 650元/hm2左,同時可避免人工、機械摘穗拉運收獲、晾曬脫粒等過程的損失以及霉變、接地污染等問題,進一步提高玉米產品的收獲質量。
  3.2 3個不同品種不同含水率的分析
  3.2.1 品種3376分析。
  由圖1可以知,3376在脫粒的過程中隨著含水率的增加,籽粒的破碎率、脫粒1 kg果穗的有效能耗是呈現降低趨勢,產量和百粒重是在逐漸的增加;并且在含水到20.04%的時候,脫粒時的破碎率、脫粒1 kg果穗的有效能耗最低,百粒重和產量最高,但含水率再低籽粒的破碎率、脫粒1 kg果穗的有效能耗就出現了增高的趨勢。
  3.2.2 品種先玉335分析。由圖2可以知,先玉335在脫粒的過程中隨著含水率的增加,籽粒的破碎率、脫粒1 kg果穗的有效能耗盡管存在一定波動,但整體呈現降低趨勢,產量和百粒重是在逐漸的增加;并且在含水到19.84%的時候,脫粒時的破碎率、脫粒1 kg果穗的有效能耗最低,百粒重和產量最高,但含水率再低籽粒的破碎率、脫粒1 kg果穗的有效能耗就出現了增高的趨勢。
  3.2.3 品種KWS2564分析。由圖3可以知,KWS2564在脫粒的過程中隨著含水率的增加,籽粒的破碎率、脫粒1 kg果穗的有效能耗是呈現降低趨勢,產量和百粒重是在逐漸的增加;并且在含水到20.76%的時候,脫粒時的破碎率、脫粒1 kg果穗的有效能耗最低,百粒重和產量最高,但含水率再低籽粒的破碎率、脫粒1 kg果穗的有效能耗就出現了增高的趨勢。
  從以上圖1~3中不難看出3個玉米品種在脫粒過程中,籽粒的含水率與脫粒1 kg果穗的有效能耗、產量和百粒重之間是存在緊密的相關性,存在一致性關系。當籽粒的含水率達到一定的水平會出現一個最佳效果即脫粒時的破碎率、脫粒1 kg果穗的有效能耗最低,百粒重和產量達到最高值,所以3376的最佳收獲期是當籽粒含水率在20.04%,先玉335的最佳收獲期是籽粒含水率為19.84%,KWS2564的最佳收獲期是當籽粒含水率在20.76%。當籽粒含水率低于這個水平,籽粒變硬脆,易被擊碎,出現內部裂紋,強度提高,同時在判斷玉米成熟的過程中理論上講黑層出現后籽粒的干物質積累不再增加。但在生產實踐中,玉米適當晚收,有利于百粒重增加,產量增加幅度在5%~10%,這是玉米假熟性造成的,即籽粒未完全成熟;當籽粒含水率高于于這個水平,籽粒較飽滿且軟,表皮的柔韌性大,而且籽粒在果穗上排列較緊密,脫粒時經過沖擊籽粒間相互擠壓而破碎,同時在脫粒的過程消耗更多的能量。
  3.3 適宜期經濟效益分析
  3.3.1 3個品種成熟期與適宜期收獲含水率經濟收益。
  筆者采用當地市場的收購價進行計算,收獲籽粒含水率在30%為收購界限,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收購價增加0.015元/kg,以此類推,對含水率存在小數部分進行四舍五入計算,以市場收購為準,分析結果見表2。
  從表2可知,對3個品種而言其適宜收獲期都比較相近,并且在成熟期進行收獲與適宜期進行收獲相比具有明顯的增收效益,而且增收效益都超過10%以上,同時,當玉米籽粒黑色層形成后并不宜立即收獲,實現不了更好的經濟效益,說明其收獲越早經濟損失就越大,同時由于收獲期偏早也會不同程度影響到玉米籽粒的品質。
  3.3.2 3個品種適宜期與相近時期收獲含水率經濟收益比較。
  從表3可知,通過標的數據顯示,在進行機械化收獲與脫粒機進行脫離比較,3個品種在適宜收獲時期與其相近的收獲期進行收獲的收益比較分析,其收益沒有顯著的差別,即在收獲過程中還不同程度受到其他因素如天氣、收獲機等的影響,收獲時期并不能嚴格按照適宜期進行,往往會有所偏差,從表3中數據分析,只要真正做到收獲時期與適宜期即含水率相差控制在上下1個水分以內,其每公頃的經濟收益相差不顯著,并且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
  3.4 田間機械試驗收獲比較
  提高對3個品種進行機械化試驗收獲分析如下,分別進行了6次不同含水率進行收獲,從表4數據顯示并與表2中數據顯示比較,機械脫粒得到玉米適宜收獲的含水率與適宜機械收獲的含水比較相近。進一步證明在生產中進行適時收獲時畝收益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與適宜期收獲時間相差越大,增收的效益越明顯。   4 結論
 ?。?)通過進隊對收獲這一項計算,傳統的人工收獲、半機械摘穗收獲、籽粒直收獲這3種不同的收獲方式,不僅降低農民勞動強度提高收獲效率,而且在收獲成本上存在明顯的優勢,大大節約了玉米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玉米的種植效益。
 ?。?)適時晚收獲,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百粒重和產量,主要原因是增加了玉米生育期特別是籽粒灌漿期對積溫的利用,玉米推遲收獲后提高了積溫利用效率,有利于籽粒灌漿,提高百粒重,從而增加了產量[7-13]。在早期收獲的時候由于含水率較高,因而形成較高的破碎率,籽粒的百粒重也明顯的較低,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玉米籽粒的品質。3376在含水到20.04%,先玉335在含水到19.84%,KWS2564在含水到20.76%的時候比較適宜收獲,只要真正收獲時期與適宜期即含水率相差控制在上下1個水分以內,其單位經濟收益相差不是很明顯,并且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
  (3)在適時晚收的同時,其經濟效益明顯高于早收獲的經濟效益,以適時收獲與含水最佳時期收獲相比較,3376、先玉335和KWS2564這3個品種產量分別增加19.9%、16.9%和11.4%,收益分別增加33%、30.4%和16.4%,根據市場收購價位,適時晚收不僅僅是增加了產量,同時隨著含水率的降低,籽粒的破損減小,收購的價位也相應提高,從而增加經濟收入[14]。
 ?。?)從不同時期的收獲來看,不同含水率脫粒時所需的有效能耗也不同,當含水降低到一定水平時,所需的有效能耗會降至最低,并隨之有所增加。從能源消耗角度來講,若在一定含水率進行收獲,不僅節約收獲的成本,還可以節約能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通過筆者的分析:在玉米實施機械化籽粒收獲的過程中,要積極推廣玉米的適時收獲技術,通過對不同品種含水率的把握,以確定不同品種的適時收獲期,在現有的生產水平上提高玉米的種植效益和品質,以改變現實生產過程中收獲的隨意性和錯誤的認識——含水高則產量高,從而收益就高的觀念。
  當然在籽粒適時收獲的過程中,無法準確按照含水多少時進行收獲。因為籽粒收獲時的含水還受到天氣、秸稈含水量等因素的影響,并不能完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效益最大。只有盡可能地接近這一含水率,以實現經濟效益更高。
  參考文獻
  [1] DAYNARD T B.The black layer and grain maturity in corn[J].Cropc Science,1969,24:473-476.
  [2] 卲成海,宋小冬.玉米機收與人工收獲的效益對比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 2(6):109.
  [3] 郭銀巧,柴宗文,王克如,等.玉米收獲方式及其效益分析[J].農學學報,2017,7(12):8-11.
  [4] 原亞琴.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效益分析[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3(1):51-52,54.
  [5] 李久文.機械化收獲玉米效益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3(4):71.
  [6] 裴志超,周繼華,朗書文,等.北京市適宜機收粒春玉米品種篩選研究[J].農業科技通訊,2016(4):107-111.
  [7] 高連興,李飛,張新偉,等.含水率對種子玉米脫粒性能的影響機理[J].農業機械學報,2011,42(12):92-96,42.
  [8] 孟慶平,張玉權,常淑娟,等.玉米最佳收獲期的主要相關性狀研究初探[J].玉米科學,2007,15(S1):117-118,122.
  [9] 吳建宇,徐翠蓮,任和平,等.玉米不同收獲期的子粒品質研究[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1994,28(1):92-94.
  [10] 李義龍.不同收獲期對玉米產量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7(6):14,16.
  [11] 劉月娥,謝瑞芝,張厚寶,等.不同生態區玉米適時晚收增產效果[J].中國農業科學,2010,43(13):2811-2819.
  [12] 劉京寶,房志勇,趙霞,等.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獲期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11,40(6):46-48,55.
  [13] 徐德利,劉冬玲,李國權.蘇北地區玉米生產存在的問題及技術創新思路[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5):282-283,327.
  [14] 李少昆,王克如,謝瑞芝,等.玉米子粒機械收獲破碎率研究[J].作物雜志,2017(2):76-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0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