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玉米免耕播種機械化技術推廣前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免耕播種技術可以減少農業生產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同時有助于農作物產量的提高。通過對玉米免耕播種機械化技術應用情況的分析,以促進玉米免耕播種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
關鍵詞:玉米;免耕播種;機械化技術
中圖分類號:S34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31/j.cnki.njwx.2019.06.066
我國北方地區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氣候干燥,水資源短缺,長期以來不合理的農業生產經營造成水土流失嚴重,土壤嚴重沙化,黑土層逐年減少,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地生產能力受到了極大的威脅。為了恢復土地的生產能力,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國家在旱作農業區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保護性耕作技術是利用秸稈覆蓋田間土壤,通過少耕或免耕技術來保護土壤減少風蝕、水蝕,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墑能力,使作物不論在干旱季節還是洪澇季節都可以順利生產,達到降低成本,增加產量的目的。保護性耕作主要包含以下四項重點技術:①秸稈、殘茬處理技術;②免耕播種技術;③雜草及病蟲害防治技術;④機械深松技術。
保護性耕作的關鍵技術在于免耕播種,秸稈、殘茬粉碎還田和機械深松都是在為免耕播種打基礎,免耕播種應用不好,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工作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玉米免耕播種是旱田保護性耕作的核心內容和重要舉措,主要技術模式為玉米收獲后不整地,秸稈覆蓋地表,第二年春天使用免耕播種機直接進行播種,可以同時完成開溝、播種、施肥、鎮壓等多道工序,具有搶時搶墑、蓄水保墑、培肥地力、抗旱防倒伏等多種優勢。玉米免耕播種機械化技術推廣過程中會面臨很多不利因素和問題,正確認識這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對免耕播種技術推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免耕播種實施情況
吉林省自2006年開始正式有組織地開展保護性耕作技術示范推廣工作,經過多年實驗示范,研究改進、推廣完善,已基本形成了技術可行、模式實用、機具配套、效果明顯的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體系。2015年吉林省農委決定,開始在全省大力推廣應用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并開展相關技術的推廣,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對實施秸稈還田覆蓋免耕播種或免耕播種40 cm以上高留茬免耕播種每畝補貼25元,2019年每畝補貼增加到29元。
吉林通化二道江區耕地面積38 096畝,玉米種植面積22 000畝。2018年正式開展保護性耕作技術示范推廣工作,該年實施免耕播種作業700畝,實際驗收合格500畝。目前二道江區玉米秸稈覆蓋還田免耕播種技術推廣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玉米收獲機收獲,30%秸稈覆蓋,免耕播種機播種;一種是玉米收獲機收獲,收獲時秸稈留茬高40 cm以上,免耕播種機播種。實行以上兩種模式播種,沒有焚燒秸稈行為,沒有其它耕作行為(深松作業除外)每畝享受政府補貼29元。
2 玉米免耕播種機械化技術應用效果
2018年鴨園鎮慶陽家庭農場利用農機購置補貼購買了一臺免耕播種機,為吉林省康達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2BMZF-3型,當年免耕播種作業700畝。2019年鐵廠鎮茂林畜牧養殖有限公司購買一臺吉林省康達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2BMZF-2型免耕播種機。我們對玉米免耕播種技術應用情況進行了分析。
2.1 主要優勢
?。?)實施玉米免耕播種技術可以起到減少土壤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的顯著作用。由于秸稈覆蓋還田,長期應用,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團粒結構改善,培肥了地力,土壤蓄水保墑能力增強,相對傳統種植模式,抗旱效果明顯,同時也避免了焚燒秸稈造成的空氣污染。(2)抗春旱性強,出苗全,不易倒伏,還具有抗夏旱、秋旱,作物生長狀態良好,化肥利用率提高,糧食增產幅度提高。(3)應用免耕播種機在有秸稈覆蓋的耕地上進行免耕播種,由于播種前不清理秸稈、不滅茬旋耕整地,省時省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經濟效益。據鴨園鎮慶陽家庭農場農場主說“實行免耕播種機播種作業的玉米,每畝可增產50 kg左右?!?
2.2 存在的問題
由于免耕播種技術是一項新興技術,在推廣和使用的過程中會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現階段免耕播種作業常見以下問題:(1)雖然2BMZF系列免耕指夾精量施肥播種機有“切斷清理種床秸稈機構”,但遇有秸稈比較長、多的情況下,會出現秸稈拖堆現象,造成種子覆蓋不嚴,出現吊干種子現象。(2)由于免耕播種技術有別于傳統的耕作技術,其在施肥量上應嚴格按照免耕播種的要求進行,否則易出現底肥不足或底肥過多現象。(3)免耕播種的深度一般要求在3 cm左右,現階段的部分免耕播種作業達不到標準要求,往往出現播種過深或過淺的現象。
3 玉米免耕播種機械化技術推廣前景
玉米免耕播種作為保護性耕作的一部分,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作業中一個重要環節,其作業質量對農民增產增收會產生決定性影響。免耕播種可在不清理秸稈的情況下一次進地完成開溝、施底肥、播種、覆土、鎮壓等作業環節,減少了秸稈清理、施肥、滅茬、起壟、鎮壓等環節。可促使秸稈腐爛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縮短農時,降低成本,提高糧食產量。因此說,免耕播種技術的推廣在農機化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
免耕播種技術未來的發展,還應大力依靠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成熟的免耕播種機械在能夠解決播種、施肥等一系列問題的同時,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農業勞動生產效率。未來的免耕播種機在設計和技術路線的選擇上,還應注意對田間雜草的防治,加強對機械防堵塞及防纏繞等方面的設計,使得農藝新技術能夠與農業機械良好融合,實現現代化的農業規模生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6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