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創新課型,做學牛課外閱讀的點燈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加強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課外閱讀,可以用創新的課外閱讀指導課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課外閱讀中去二在推薦閱讀課中,可以通過設置懸念的方法激活學生好奇心,用品味鑒賞的方法促進學生共鳴,用相互介紹的方法促使學生相互影響。在交流互動課中,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時空,令其主動交流;可以結合主題讓學生個性展示;可以指導學生思辨,促進學生隱性參與到閱讀中。
  【關鍵詞】課外閱讀 創新課型 小學語文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教師不僅要促使學生多閱瀆,還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教師可以將課外閱讀和課堂教學結合在一起,用創新的課外閱讀指導課促使學生激發課外閱讀興趣,掌握課外閱讀方法。
  一、推薦課,感受神奇
  培利·諾得曼提出,學生喜歡閱讀不是因為看書有好處,而是因為喜歡閱讀,而這樂趣來源于閱讀方式和內容使學生思考并感受。教師可以利用推薦課激發學生興趣,感受閱讀的神奇。
 ?。ㄒ唬┰O置懸念,激活好奇
  小學生天生充滿好奇心,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懸念的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閱瀆中去。教師可以截取書本中具有懸念性的片段,組織學生閱讀,也可以利用書本中的插圖引發學生猜想,用書本的目錄促使學生推理書籍的內容是什么,這些方法都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 一課后,教師成功地利用設置懸念的方法促使學生對《水滸傳》產生了濃厚的閱讀興趣。教師提問:“在閱讀課文后,大家是不是都覺得林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呢?但是這么好的人卻遭受了高太尉的陷害,兇此身陷圇圄。大家想不想知道林沖是怎樣遭到陷害的呢?想不想知道林沖后來是否沉冤得雪呢?”這些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教師趁機給學生介紹《水滸傳》中的相關章節,引導學生進行品讀。學生閱讀了“誤入白虎堂”“風雨山神廟”等相關片段,對林沖為何會被陷害,又如何被逼上梁山等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時,學生也對《水滸傳》中魯智深等其他英雄人物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于是又展開了進一步的課外閱讀。
  在猜測文本情節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得到激發,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繼續閱讀前先說出自己的猜想,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能有所提高,接著再通過閱讀驗證自己的猜想。
 ?。ǘ┢肺肚槿?,點燃共鳴
  芮瓊在探究課外閱讀指導課型時提出,兒童是感性的,具有想象力,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促使學生品味書本的情趣,與作者產生共鳴。例如,可以尋找和書本內容契合的生活切入點,如學校場景、家庭場景等,引發學生聯想,從而促使其品味文本情趣。
  在學習《我和祖父的園子》一課后,教師組織學生閱讀原著《呼蘭河傳》中的片段,這本小說展現了小城呼蘭的人情百態,展現了當地的封建陋習。然而,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本小說距離他們的生活較遠,很難引起共鳴。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品味文本的情趣,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嘗試進行對比。文章雖然展現的是多年前的場景,但是其人情卻與今同。如其中祖父這個人物,遇到小孩子,每次都會開個玩笑,這樣的長輩
  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也會遇到,可以讓學生嘗試聯系生活,分析祖父的性格特點。
  教師要避免學生基于功利層面的閱讀,而應該促使學生多感受閱讀情趣,在閱讀中進行思考和感受,令學生的生命生動起來。
 ?。ㄈ┙榻B影響,傳遞景仰
  心理學研究表明,要激發閱讀興趣就要提高閱讀期待,而閱讀期待不僅來源于書本本身,而且還來源于讀者對作者的崇敬喜愛,對作品影響力的好奇心。因此在書籍推薦課上,教師還可以給學生介紹書本的影響力,在信息傳遞中讓學生對書本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在閱讀了《-本男孩子必瀆的書》后,教師組織學生閱讀<魯濱孫漂流記》。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本書的影響,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啊遏敒I孫漂流記》不僅對楊紅櫻一家有很大的影響,對其他人也有很深厚的影響。早在19世紀末時,第一卷的不同版本已經出版了將近700版。”在學生感受到震撼的同時,教師又介紹道:“大思想家盧梭也曾經說過《魯濱孫漂流記》對自然作了滿意的論述?!苯處熯€可以給學生介紹作者丹尼爾·笛福的情況:“作者丹尼爾·笛福被稱為英國與歐洲的小說之父,他的作品對英國乃至歐洲的小說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引發了學生的景仰之情,進而積極展開閱讀。
  課外閱讀是一種個性行為,教師不必要求學生閱讀相同的書,而應該在書籍介紹中將學生引入到愉快的閱讀中,促使學生接受優秀書本的影響。給學生介紹書籍的影響正好能做到這一點,令學生接受書籍的影響。
  二、交流課,提升品質
  在閱讀書本的過程中或閱讀書本完畢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交流互動課中,提高學生的閱讀品質,激發學生下一步閱讀的興趣。
 ?。ㄒ唬┙o予時空,自主回應
  學生對于書籍的回應展現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對世界的認識,體現了自主閱讀的本質屬性。教師在交流課中要給學生構筑自由的互動交流平臺,讓學生進行自主回應,說出自己的閱讀想法,并自主回應其他人的想法,進行心靈的交流。
  在學習了《姥姥的剪紙》后,教師組織學生參加“童年生活”閱讀活動,讓學生積極閱讀《城南舊事》等與之有關的書籍。由于該主題和學生的生活較為貼近,所以學生閱讀后有不少感受。教師給學生搭建了平臺,令其主動進行交流。如有學生談到了自己閱讀此類書籍的感受:“我覺得這類回憶童年的作品都有一個特點,要不就是展現對家人的思念,要不就是展現鄉愁情懷?!边€有學生提道:“我感覺閱讀這本書時,內心體會到了寧靜的意境,書中不著痕跡地體現了鄉土情懷,這是如同散文般淡雅的小說?!痹诨咏涣髦?,學生主動進行回應,積極表達了自己閱讀后的情感,和同學進行了交流討論。
  封雷在研究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提出,教師要給予學生交流時空,構筑好的閱讀欣賞課,讓學生的賞析不只是停留在情節上,更要進行深入揣摩和涵泳。這樣能讓學生在自主回應中更好地接受書本的熏陶和感染。  ?。ǘ┙Y合主題,個性展示
  專題性閱讀指的是將一些相同主題的書本結合起來,讓學生進行整體閱讀,在組織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某一主題進行個性展示,談談對某一主題書籍的閱讀感受。特級教師周益民曾組織學生參加“巧女故事”的主題閱讀,便是這種類型的交流課。
  在學習《揠苗助長》《鷸蚌相爭》等寓言故事后,教師Ijr以組織學生進行和寓言故事有關的課外閱讀活動,并組織學生參與個性化展示活動。有學生將和動物有關的寓言故事都整理出來,給同伴講述“十二生肖故事大串燒”,如“羊”生肖的“狼和小羊”的寓言故事,“猴”生肖的“朝三暮四”故事等。還有學生將某主題的寓言故事整理起來,并進行對比,分析其主題有何不同。如有學生將和“驢”有關的寓言故事整理起來,并加以分析,闡述《黔之驢》之中的“驢”和伊索寓言中《驢與騾子》里的“驢”在性格上有何不同之處,這兩個寓言分別闡述了什么哲理等。大家各展所長,體
  現了對成語故事的獨特認知。
  徐鳳玲在研究課外閱讀教學時提出,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核心引領,促使學生自主閱讀。組織學生圍繞某主題閱讀也是對學生進行引領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在引領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適當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質疑之心,促使更好地閱讀。
 ?。ㄈ╇[性參與,指導思辨
  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還處在有待開發的階段,教師可以利用課外閱讀的機會促使其思維能力得以發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辯論類互動,圍繞書本的矛盾處進行辯論。這種方法看似主要提高的是學生的思辨和表達能力,其實學生表達的前提一定要是很好地閱讀了文本,這樣就促使學生參與到隱性閱讀中去。
  在閱讀了《盧溝橋烽火》后,不少學生對日本帝國主義產生了憤恨之情,教師利用這個機會組織學生閱讀展現二戰結束后日本生活狀態的小說《佐賀的超級阿嬤》,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思辨中,有學生提出:“在讀了《盧溝橋烽火》后,我覺得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壞人,但是在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后,我意識到普通的日本百姓其實也是戰爭的受害者?!边€有學生提出:“我覺得這部小說主要講的是一種在戰后的困苦環境中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在思辨討淪的過程中,學生的歷史觀得以端正,同時,學生也激發了閱讀興趣,又嘗試閱讀了其他相關主題的書籍,對“戰爭”進行更加客觀和全方位的思考。
  除了辯論活動以外,演講活動等也有助于學生進行隱性閱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著對問題進行辯證分析。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要探究如何用創新課型和創意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在設計課外閱讀的推薦課和交流課時,教師也要不斷研究創新方法,促使學生提高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芮瓊.初探課外閱讀指導課型與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小學(C),2012(3).
  [2]封雷,課外閱讀課型的五種范式研究[J].師資建設,2016(2).
  [3]徐鳳玲,論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八種課型[J].語文教學通訊:小學(C),2017(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452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